分享

【离婚难道是女性发现丈夫出轨后的最好选择吗?】

 独钓秋江雨 2016-12-04





笔者大学的时候念的是法律,因为兴趣选修了心理学,导师是犯罪心理领域著名的熊云武老师。课上老师告诉我们一个数据,我国离婚率已经高达45%,当然这是几年前的数据,现在离婚率恐怕更加惊人。由于那时年轻,脑子里直觉奇怪,这日子过的好好的,干嘛这么多人离婚?


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为此笔者在上海专门和婚姻家庭领域的心理咨询师交流过,无非是快餐化的社会导致群体性焦虑,在婚姻中不愿投入,离婚成本小。笔者总觉得这个结论太表面,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


笔者现在是一名婚姻家庭律师,每天直接面对离婚的男男女女,离婚理由很多,对方吸毒、嫖娼、家暴、出轨、三观不合、父母干涉等等。大多数主动离婚的是女性,作为律师当然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作为心理工作者,大多数婚姻并没有走到非离婚不可的绝境。


婚姻不是满足女性安全感和情感恐慌的解药。


在这些离婚的当事人当中,为了结婚而结婚的人其实不少,有些是父母催促,有些是自己觉得到了要结婚生子的年龄,就匆忙进入了婚姻,也有的是因为爱令智昏,一时冲动就组建了家庭。


这样的仓促其实给婚姻带来了巨大隐患,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爱情的三个要素是激情、亲密感和承诺。“承诺”对于幸福的婚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双方在婚姻关系中共同遵守的精神契约。


然而热恋时的你侬我侬,在进入婚姻后,激情消退,我们总会面对这样的时刻: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你为什么总是这么晚回家?你为什么不能考虑一下我的感受?你以前不是这样的!这是我们很多女性朋友应对婚姻危机的态度,这个态度最终将自己极力挽留的婚姻推向了深渊。


婚姻、家庭、责任不是要求对方必须作出改变的筹码。


婚姻的危机总是在彼此越来越真实时才会出现,我们都没有勇气去面对那个从未认识,如此陌生的自己,这种真实让我们失去曾经的安全感。



那么,为了维护这份安全感,我们通常会采取这样的方式――争吵、控制、和回避,强烈要求对方按自己的意愿作出改变,否则就是负心汉,最后双方身心俱疲,分道扬镳。


情感危机的出现,离婚真的是一种解脱,能让你重获自由吗?


如果在发生婚姻危机而匆忙离异之后不改变自己,那么很可能他与下一个伴侣之间的关系也会很快陷入同样尴尬的境地。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能把矛盾做为关系升华的必经阶段,真正投入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彼此,包容彼此的不足, 并且一直怀有尊重和善意的伴侣少之又少。


很多夫妻在正式交流之前,就已经对对方做出了评判,如果他们早就陷入了一种对彼此消极解释的思维中,他们的沟通还没开始,就预示着失败的结果了,这种对伴侣消极解释的思维,是在两人相处中一点点形成的。 


克制情绪本能,了解对方真实需求,避免情感缺位。


那么女性朋友可能会问,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去解决呢?其实,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叫做角色扮演,我们是母亲、女儿、妻子、闺密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社会这出戏中所扮演的角色。


所以在亲密关系中只要你透过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看清彼此最真实的内心世界,你才能看到自己和对方最真实的内在需求,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够产生理解和共情。


然而,大多数女性朋友们看不到这一点,导致对方的精神需求无法满足,这种“情感缺位”才是婚姻危机的罪魁祸首。


在亲密关系中深入了解自己和对方,打破原生家庭的惯性心理模式。


危机是让真相暴露、情感生升华的催化剂。在这里我要告诉女性朋友们,要想改善已经陷入危机的亲密关系,一定要先“内观”,这一点心理学已经告诉过我们了。可是我们究竟该怎么做?


记住,你一定要清醒的有意识的去控制自己,不要做无谓的争论,学会打破原生家庭既存的惯性思维。对方“遗弃”你的这个行为让你经常感受到孤独,那是因为你的潜意识里存在着对他的批判,你的内心被不断弥漫扩散的恐惧所占据,是的,这就是你内心最真实的自己,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我们将潜意识意识化以后,原来真相是如此的可怕。


危机出现后,要给对方足够的空间去做他自己,这样才能慢慢产生一种新的磨合方式,不管是因为你的改变还是因为你们先后的改变,过不了多久,你们的婚姻又会恢复到良性的状态。




情感缺位是大多数婚姻危机的根本,而情感缺位的症结不是社会快餐化、群体性焦虑,而是我们失去了耐心,失去了和人深入相处的能力。


若一段婚姻不是因为幸福开始,那么这段婚姻很可能变成一个错误;若一段婚姻是为了幸福开始,记得保持耐心,用心经营,学会投入精力去相处,因为婚姻是一个相爱相谅的过程。


猜你喜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