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厉害了我的“皴”,确实很中国

 文武不全 2016-12-04


   厉害了我的“皴”,确实很中国    


山水之美,不仅体现在清幽空水蒙的气韵和可居可游的意境上,还表现在山形石质所呈现出的势态和肌理美上,这就是:“皴”。


 “皴法”是用不同的笔势和方法 :表现山石树木表面肌理的一种方法,是中国画的一种特殊表现语言。“皴法”是古代画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根据各地不同的地质和地貌,分析其表面所呈现的不同组织结构关系和形状,并进行总结概括而形成的。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中国地域辽阔,地质结构 复杂,地貌的形式多种多样,因而为了适应表现的需要,其“皴法”的种类也就丰富多彩。古人根据不同皴法所呈现的形状和结构,用形象的名称,总结出十六种不同的被法:“古人写山水, 皴分十六家。曰披麻,曰云头, 曰芝麻,曰乱麻,曰折带,曰马牙,曰斧劈,曰雨点,曰弹涡, 曰骷髅,曰矾头,曰荷叶,曰牛毛,曰解索,曰鬼皮,曰乱柴, 此十六家皴法,即十六家山石名目,并非杜撰。”(郑绩《梦幻 局学画简明》)皴法虽然名目繁多,但是运用较多的主要也就三四种。总结不同皴法的组织结 构和形状,无外乎点、线和面的 不同组合。如“芝麻皴” “雨点皴”“马牙皴”等为点状皴;“披麻皴”“乱麻皴” “折带 皴”“荷叶皴”等为线状皴,而“斧劈皴”则为面状皴。从结构 上看,所有这些传统皴法都是 点、线、面的不同组合方式,因 此,在具体运用时,可以根据画 面的需要,进行灵活变化。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披麻皴

“披麻皴”是线状皴的典 型代表,也是传统山水画中运用 最多的皴法。

 “披麻皴”源自于五代的董源、巨然,比较适合表现江南土质较多的山丘。至南宋, “披麻皴”的技法已经十分成熟,并成为当时山水画的主要表现语言。描绘时因线条的长短不同,可以将“披麻皴”细分为“长披麻皴” “短披麻皴”,又因“披麻皴”线条的组织结构的变化,而演化出 “乱麻皴”“荷叶皴”和“乱柴皴” 等。“披麻皴”由线组成,往往以中锋为主,运笔时切忌绵软无力,一定要注意线条运行的节奏变化。线条穿插要长短交替,粗细相间,交错变化,不可均齐规整。“披麻皴”最容 易易画得凌乱,作画时要注意线条的让就关系,交替运笔,由组连片,这样才不会出现碎散之感。


董源《夏山图》



巨然《秋山问道图》局部



折带皴

此皴为元代倪云林所创,发展至清代已经相当成熟,是山水画常用皴法之一。“折带皴”适宜于表现层 叠岩,画水岸平坡有独特的表现力。


倪瓒《秋亭嘉树图》



倪瓒《秋亭嘉树图》局部






斧劈皴

“斧劈皴”是中国传统山水画 表现山石的主要技法之一,与“披麻皴”一起,完善了山水画皴法中线与 面的两大不同类别,也由此演化出了 其他不同组织结构和形式的皴法。因 用笔角度和力度大小的差异,“斧劈 皴”又分为“大斧劈皴”和“小斧劈 皴”两种。


马远《踏歌图》局部



夏圭《长江万里图》局部


“大斧劈皴”盛行于南宋,以马远和夏圭为代表的画家,喜欢用这种 皴法描绘孤峰奇崛的雄奇和哨壁深渊 的险峻。明代早期的浙派画家因继承 南宋马远、夏圭的“斧劈皴”而极盛 ?时。明代中期唐寅以后,在董其昌 “南北宗”论的影响下,“斧劈皴” 遂渐消融在“披麻皴”中。“大斧劈皴”与“小斧劈皴”不仅是笔触大小的差异,还表现在笔触的组织结构上。“大斧劈被”适宜表现体量硕大的岩石,下笔要求力透纸背,画石力求棱角分明。画“大斧劈皴”时先用侧锋定其大形,接着在石纹结构处横卧笔锋,如刀砍斧劈之势直扫而出,恰似经过砍削之后留下的痕迹。



李唐《万壑松风图》局部


“小斧劈皴”最 早出现在宋代李唐的作品《万壑松风图》 中,其运笔方式和笔 触痕迹与“大斧劈 皴”相似,但是,其 表现的对象却与“大 斧劈皴”描绘的秦 岭、太行山不同,它 适合表现黄土高坡石 化的土层和泥土相间 的石块,似雨点皴般点琢。


   中国山水画皴法与现实版对比    


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局部



现实版照片对比


沈周《京江送别图》局部


现实版照片对比


马远《踏歌图》局部


现实版照片对比


范宽《溪山行旅图》局部


现实版照片对比


倪瓒《枫落吴江图》局部


现实版照片对比


倪瓒《幽河寒松图》局部


现实版照片对比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


现实版照片对比


拿出毛笔皴起来吧!

皴!皴!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