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行蔡师采药记六:乌饭子、猕猴桃、刺楸、五味子、野蔷薇

 lin-lian 2016-12-04

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

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去去独吾乐,无能愧此生。



在那烂漫山花、苍翠林色的山间,正安青培计划蔡锦芳老师师承班第一批学员跟着蔡师顺着溪流欣赏山花,采摘鲜药,何等悠然自得……


嘉宾老师:蔡锦芳

蔡锦芳老师,江西九江人,中医世家,精研本草,擅长中医内科、疑难杂症和蛇虫咬伤。从医五十余年所用中草药全部自采,自制。长期免费收徒带徒上山采集辨认草药,临症应用。曾参与编写《九江地区中草药汇编》《庐山中草药》《江西植物志》等书作。





乌饭子、乌饭树(吴婉莹整理)



1、特征

1.1富含花青素

霜后的乌饭子是最好的,这时它的叶绿素可转化为花青素,有效成分更多。花青素是对人体特别好的东西,乌饭子就是花青素含量最多的植物。农学家为此做过研究,调整花青素的生长,比如西兰花、紫薯,都是改变基因调整出来的。花青素在低温条件下不易破坏,随着温度的升高,叶绿素含量就升高;随着温度的降低,花青素含量就升高。每种植物的花青素含量不同,植物变色程度也不同。比如黄栌的花青素含量低,它就是以橙色为主。江南枫树花青素含量多,所以它的颜色就是以紫为主。乌饭子因为所含花青素的浓度很高,所以它的颜色更接近乌色。

1.2表面蜡质

乌饭叶表面有一层蜡质,这是它可以过冬不落叶的原因之一。其它植物比如松树、樟树也有此特性。

2、生长环境

乌饭树为喜酸性植物,喜湿润怕积水,萌发力强,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

师父说乌饭树一般长在贫瘠的砂石土地上,为小灌木,这种地上长不出什么高大乔木。茅膏菜一般也是长在这种土地上。由于农民不砍柴了,乔木(大树)逐渐长起来了,所以现在乌饭树也正在逐渐减少。

3性味

乌饭的叶子性温,其果实性凉。

4功效

助阳补阴,明目

5、使用

5.1使用和配伍

师父一般在癌症病人恢复期或者化疗后使用。配伍:乌饭叶3-5g,蝉花3-5g。

5.2乌饭子在道教和少数民族使用非常广泛。

①道家修道辟谷,会以乌饭子制成的乌米饭(晒干)为养。

②少数民族以五种植物作五色米,其中一种植物染料为乌饭子。少数民族以此避瘟,增强抵抗力。

③江南地区一般在清明时也有制作乌米饭的习俗,用以提高免疫力。



猕猴桃(张涛整理)



1、特征

猕猴桃为雌雄异株的大型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其藤皮或叶,具有药用价值。

1.1枝的特征: 猕猴桃枝呈褐色,有柔毛,髓白色,层片状。

1.2叶的特征: 猕猴桃叶为纸质,无托叶,倒阔卵形或阔卵形至近圆形,网状小脉不易见;被灰白色茸毛或黄褐色长硬毛或铁锈色硬毛状刺毛。

2、采收和储藏

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或鲜品捣汁。

3、性味

甘;寒。师父说:猕猴桃的叶是温的。

4、功能主治

和中开胃;清热利湿。主消化不良;反胃呕吐;黄疸;石淋等。

师父说:其叶子和藤的作用相等,尽量在采摘的时候保护其根。由于其通破作用,可以通中焦,所以普遍用于食道癌、胃癌(包括胃喷门癌梗阻)、肝癌病人。一般用于癌症病人,该药的“通破”作用很强,尤其是出现梗阻的病人用效果好。

5、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捣取汁饮。

6、生态环境:生长于山地林间或灌丛中,常绕于他物上。



刺楸(伍海燕整理)

1、特征

五加科的刺楸,在小树的时候,它的刺是针的样子生长;到了长大的时候,就是鼓钉的样子。叶子象五指,又叫五裂叶。树的刺,可分成皮刺(象刺楸、海桐一样)、茎刺(有分枝,象山楂那样)、叶刺(象枸杞那样)。

2、性味:甘,温。

3、功用

风湿,壮筋骨,活血止痛。可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也可以用于偏头痛、肩关节周围炎;脱力劳伤,四肢无力中风后半身不遂。师父说它通而补(和五加皮一样)。


五味子藤、叶(张玉华整理)

1、南五味子藤皮的形态特征

常绿攀援状灌木,长7尺到1丈2尺,小枝条紫褐色,表面有棕色的皮孔,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约1寸半到3寸半,边缘有锯齿,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花淡黄色,生在叶腋,浆果聚合成球形,成熟时暗红色,果柄细长下垂。

2、花果期

五味子5到6月开花,9到10月结果。

3、分布和生活环境

南方各地山区都有分布,生在山坡杂林中,或林缘及溪坑边的灌木丛中。

4、老藤和幼藤的区别

老藤的皮纵向有深的似切口状的裂痕,皮厚干枯,嫩的枝藤则没有,全株光滑无毛。

一般使用五味子果实,不过叶子和藤一样可以入药;根也有同样的医用价值,但是根不能挖,为繁衍生息。老藤的皮刮下是红色的,在阳光空气的氧化作用下慢慢变成青紫色,所以南五味子的皮又叫紫荆皮。

5、功用

南五味子藤皮(紫荆皮)有很好的活血化瘀,消食的作用。然而应用于中药里面治疗活血化瘀的物种很多,而五味子皮稀少,故活血作用很少选它。紫荆皮又具有消食之功效,可以用于食积,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病。



野蔷薇(程琦整理)


1、特征

野蔷薇是落叶灌木,枝细长,上升或蔓生,有皮刺。羽状复叶;倒卵状圆形至矩圆形,叶柄和叶轴常有腺毛;托叶大部附着于叶柄上,花期4-5月,果熟9-10月。师父说:野蔷薇的藤皮,有大量网状纤维。


2、生长环境

蔷薇喜生于路旁、田边丘陵地的灌木丛中,分布于华东、中南等地。于5—6月间,当花盛开时,择晴天采收,晒干作药用。 蔷薇花,花色很多,有白色、浅红色、深桃红色、黄色等。

3、食用功效

有清暑化湿、顺气和胃、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暑热胸闷、口渴、呕吐、不思饮食、口疮、口噤、腹泻、痢疾、吐血及外伤出血等。治疗暑热吐血,口渴,泻痢,疟疾,刀伤出血。师父用于治疗烫伤、烧伤、口腔溃疡(刺激上皮细胞愈合作用)。

师父说:玫瑰花大量用于美白。

4、性味

味甘、凉。清暑,和胃。果:酸、温,无毒。根:苦、涩、寒,无毒。







蔡爷爷的公众号现已开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