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西名刹一一香山碧云寺(二)

 wodedoc910 2016-12-04

                                                  京西名刹一一 香山碧云寺(二)

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二)

                               金刚宝座塔全图                                           (此图来自网络,谢原摄影师)

   碧云寺的第六进院也是寺内最后院落,称塔院。清乾隆年间,对寺进行大规模修建,除对原有殿宇重加修葺外,复于乾隆十三年(1748),按西僧所贡奉的图样建金刚宝座塔,这是北京市最高的金刚宝座塔。

 

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二)

   五进院的中山纪念堂后,在高台上建有一座木牌楼,这就是六进院的第一座牌楼。

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二)

 

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二)

     木牌楼后是雕工精致的三洞汉白玉牌坊

 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二)

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二)

     石牌坊 两侧各有八字形石雕照壁,照壁正面刻八个历史人物浮雕,并有题名,左有蔺相如为节,李密为孝,诸葛孔明为忠,陶渊明为廉;右有狄仁杰为孝,文天祥为忠,赵壁为廉,谢玄为节。照壁小额枋刻有八个大字,左为“精诚贯日”,右为“节义凌霄”。

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二)

     石牌坊后是一座石桥。

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二)

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二)

   石桥正中面有座三洞拱券砖牌楼。

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二)

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二)

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二)       砖牌楼前南北两侧有两个八角形碑亭,南北相对,亭内放乾隆御制金刚宝座塔碑,左亭内为满、蒙文,右亭内为汉、藏文。

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二)

      穿过砖牌楼,面对的就是 金刚宝座塔。很遗憾,不对游人开放。

 

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二)

  

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二)

         金刚宝座塔                                          (此图复制于香山公园展览图片,谢原摄影师)

      金刚宝座塔位于全寺最高点,建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 塔仿北京五搭寺形状建造。这种塔北京地区有三座,另两座是西黄寺的清净化城塔和真觉寺的金刚宝座塔。 塔座上有两座小型喇嘛塔和五座方形十三层密檐式石塔。在总体造型上属于印度形式,但在细部结构上往往融入了中国建筑特有的传统风格,成为中国建筑和外来文化互相结合的创造性杰作。

 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二)

 

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二)

       碧云寺金刚宝座塔高34.7米,分塔基、宝座、塔身三层,气势宏伟。塔身全部为琢磨过的汉白玉石砌成,上刻乾隆御书“灯在菩提”,四边还雕刻有藏传喇嘛教的传统佛像。整个金刚宝塔满布精致浮雕,有大小佛像、天王、力士、龙风狮象和云纹等。   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二)

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二)

    塔基呈方形,砖石结构,外以虎皮石包砌,台基两侧有石雕护栏。

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二)

     塔基正中开券洞,券墙上有一汉白玉石匾额,金字“孙中山先生衣冠冢”,1929年孙中山的灵柩移往南京后,为其特制的楠木棺和停灵时穿戴的衣帽封于洞内,故为其衣冠冢。

 

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二)

     在塔基石墙上贴嵌记录民国年间修缮塔院内建筑的石碑。

 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二)
   1983年,将颐和园东门外因拓宽马路而委弃路旁的孙中山画像纪念碑,移建寺内金刚宝座塔前空地上。

 

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二)

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二)

          连战先生在塔院内栽植纪念树。

 

京西名刹一一 <wbr>香山碧云寺(二)

    寺院布局充分利用地形,空间大小不一。最后一进院落,空间着意扩大。乾隆十三年(1748)建金刚宝座塔的同时,还新建了寺北侧的乾隆皇帝行宫和水泉院。有关行宫和水泉院的详情下文介绍,敬请关注。


【注】图除注明者外,分别拍摄于2016年11月22日和27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