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家与私家怎能“傻傻不分家”

 凡乐仙人居 2016-12-05

在近两日被网友热议的《湖南一机关3成职工系亲属 称别家不要我们子女》一文中,湖南常宁市畜牧局水产局办公室主任李文君有一段很“经典”的话:“我们单位的子弟,我们自己不去消化和解决的话,人家单位是不会帮你去消化和解决的。其他单位只会解决和消化自己单位的子弟,不会吸收我们的子弟。人家单位不照顾我们的子女,我们自己还不照顾呀!”

李主任经典语言让人感到一股浓浓的“家”的味道,即湖南常宁市畜牧局水产局是他们家的,而其他单位是别人家的.可这“家”的味道又明显的让人感觉到有股异味. 畜牧局水产局本是国家一局级单位,姓“公”非姓“私,所管辖的事务,局里干部职工所应该履行的工作职责等,都由其“公性所决定,即使有特殊情形也应以不违背“公为前提。该单位李主任口中的单位人事招聘情况却与国家的招聘用人制度相去甚远,甚至是背道而驰。单位干部职工各显身手,尽力把自己的亲人亲戚弄到身边,抢食公家编制这块肥肉,于是几经“拼爹“拼妈之后,单位出现了“父子兵近亲繁殖“部门家庭会议等私人化怪象。

本是机关公职人员,在单位应该履行各自的公职;本是国家事业编制,需通过国家人事招聘制度选拔录用合适的人才;在这“家”的味道的影响下,公职人员不好好履行公职而竞相损公肥私,国家编制竟然神奇地变成了单位“自家”的编制。

在经济大潮的影响下或者冲击下,有些公职人员公与私界线不分,甚至还把公私太分明的人认为是“异类”,这些人热衷于把公当私。为了私人或者小圈子的利益,不惜假公济私,在私人利益与公家利益相冲突时,这些人更在乎的是私人利益这种时候,他们往往公家与私家便傻傻不分家,看看那些: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购物、公家的职位私人分配、公家的财产私人霸占等等,有人连日常的柴米油盐都用公款支付,认为自己是公家的人,所有的一切用公家的钱理所当然;有人拿公款让子女到国外留学,认为这也是在为国家培养人才;有人把公家的职位当做“人情”对亲友慷慨相赠还觉得理所当然。正因为存在这种公、私不分的怪现象,才会演绎出丁书苗的“发家传奇”,给领导洗内裤,纯属私人之间的事,领导一感动,公家的火车皮就成了表达私人感情的物件了……

公家与私家“傻傻不分家”,不但破坏社会公平,败坏社会风气,还会损害国家机构形象影响恶劣,后果严重。刘志军滥用职权、丁书苗损公肥私最终受到了法制的制裁,公车私用、公款吃喝被免职者被刑法处罚者也比比皆是。

公家和私家傻傻不分家,有制度不健全落实监管不到位的原因,也有权力运行不透明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是一些公职人员思想腐化堕落,不把“公家”与“私家”的本质区别当回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