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喜欢 | 西子湖畔,素食善地

 为什么73 2016-12-05






「吾舍」,直說就是我家。


我家,家在哪裏?正如黃龍慧南問學人:「人人盡有生緣,上座生緣在何處」般,答案人人不同,可又人人皆同。


人人不同,因落地的因緣不同,所以妳在浙江,我在臺灣。人人皆同,是因本心人人皆具,回到此,就回到那離於起落、不生不滅的故鄉。


從不同回歸那同,是以壹朝風月回歸萬古長空;從同再映現不同,是從萬古長空映現壹朝風月。宋.中際善能說;「不可以壹朝風月不明萬古長空,亦不可以萬古長空昧卻壹朝風月」,道人行儀正就是這「萬古長空,壹朝風月」。


而說行儀,則也不只在語默動靜、行住坐臥,行儀,也在空間。


這空間,讓人想起京都的寺院:無論是以枯山水名世的龍安寺或道人幽居的高桐院,在寂靜中起幽玄之美,於極致中見壹期映現,總予人「以壹朝風月映萬古長空,從萬古長空起壹朝風月」之嘆!


空間,原不只在日本有,日人禪院亦多有襲自中國者,但宋以降,禪門寥落,人間雜踏,於寺院壹角或有得其自然者,但總體卻難有處處到位的。


不處處到位,空間的能量就消蝕,大化無形的接引乃不可能,這是比較於中日禪院者常有的感慨。


感慨的彌補,在臺灣,許多人想到的是「食養山房」,這堪稱兩岸極致的禪空間,既有著日本禪院的靜寂,又有著中國生命的自然,難怪許多人在此會興起「喝克至此」之嘆!


感慨的彌補,在大陸,我相應地就想到了「吾舍」。


這「吾舍」,是專有名詞,座落在杭州趙公堤四號的清凈空間。


「吾舍」的房舍是典型的江南建築,江南建築雅致,但不小心就流於生活玩賞,美則美矣,卻往往令人喪身失命,但「吾舍」不然。


靜寂是「吾舍」予人的第壹印象,趙公堤連許多杭州人都不熟悉,「十.壹」季節這裏仍幽然獨處,但「吾舍」的靜寂卻不只因於它座落的位置,而是從建築、院落到空間、擺設以迄茶席、禪房,皆予人「就自在那」的感覺。


「就自在那」,是美感的處處到位,「就自在那」更是壹種生活態度、壹種生命觀照,原來,不假外求,就是這般存在。


說不假外求,「吾舍」還是以餐、以茶,要與大家結緣的,但結緣正須有緣,所以「吾舍」的茶席是我在大陸少見,沈靜從容的茶席,識得此,才能有緣。


「吾舍」的餐是有機的,有機不只指食材的有機,有機還指心情的有機,所以都以當令時蔬制成,不只要人體得現前美味,更在自然淡雅中讓心情能直接對接於時節。


心情的對接,在茶、在餐、更在主人巧紅的待人接物。壹種以純然之情應物的本性、壹種生命返觀後的體貼,使吾舍在依於道的簡素、抖落後的端正中,處處映現著初心,不致讓人生起雅俗的對立乃至世情的迎拒。


正是這樣,這個我眼中大陸最好的禪意茶館才讓許多朋友能壹坐終日︰妳可以與主人喝茶,領略那份親切﹔妳可以坐於二樓,望院外的種種,靜與四時風月對接﹔妳也可以就在禪堂,或領略幽居獨處的安然,或直體萬緣抖落的寂照。許多朋友就因到了「吾舍」,才知道西湖生活也可別有壹番風貎,才感嘆人世間竟可有這種純然。


這純然,在大陸的空間簡直就是個異數,因修行而有的靜寂與朗然、簡素而親切,相對於日本禪空間的幽玄極致,映照的正就是中日那點情性的不同。


這不同,讓我們在日本禪院「體露金風」,在「食養」得見道人安頓與大化的對接,而在「吾舍」,妳的生命卻更貼近於這種感覺:真正回到了「我家」。


這家,妳有緣就來!








有食兮,有善兮

  • 茶事

    吾舍深入茶葉原產地,精心選取壹手茶源,以茶味參禪,以禪心品茶。“七碗受之味,壹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在吾舍體驗茶禪壹味的境界。


  • 素食

    “ 讓食物回歸自然” ——吃得簡單(烹調法簡單、杜絕浪費); 吃得清淡(盡量減少調味);吃得天然(註重食材的有機),以節氣養生為主導,引導大眾健康飲食方式;感懷生命,悲憫蒼生,倡導素食低碳生活。


  • 器物

    “器之所成,精神所至,機緣而化。”  於空間內,呈現、展示、感受來自器物的美學。


  • 講習與雅集

    點茶、插花、焚香、掛畫,體驗文人風雅。禪修關照 、養生教習、與善知識零距離交流、從修行人體得放下、共締吾生因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