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林州 姚村镇北杨村

 博物洽闻 2016-12-05

  与时俱进北杨村 时代发展活话本

   

  北杨村地处姚村镇北部,和任村镇井头村接壤。全村8个村民小组,397户,1540口人,总面积3600亩,其中耕地面积892亩,在姚村镇属于中等村。据村上上年纪的老人讲,明代洪武年间,杨姓人的祖先从山西洪洞县迁移至此,取名杨家庄。同在姚村镇距离该村南十几里的柴家庙村西,也有一个杨家庄。行政区划定名时,为便于区分,就将南面的杨家庄叫南杨家庄,北面的杨家庄叫北杨家庄,一直延续至今。

 

  苍龙庙里有故事

 

  北杨村虽然不大,但却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文保单位——护国苍龙庙,这苍龙庙虽然在水河村,却属于北杨村的村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北杨村村中的小苍龙庙,有一块石碑记录了这个故事。

 

  明代中期,邻村李家岗村的李平世在朝为官时,遭奸臣陷害,被命令以文官身份挂帅出征云南平叛。李平世担忧奸臣会利用出征平叛对其下手,但又找不到拒绝出征的理由。夜晚,李平世郁闷之时昏昏入睡,梦见苍龙对他说,不要怕,我给你一把伞,可以帮助你。出征之日,天上有一朵乌云一直伴随着李平世,给他遮盖毒辣的太阳;等到打仗时,天上乌云密布,苍龙借来磁县彭城的瓦缸片,从空中飞下,打击叛军。叛军不敌,大败。李平世回朝奏明实情,皇上不信,说,哪有这种事,你要我相信,除非一夜间把我东花园里的花打花留叶,西花园的花打叶留花。李平世无奈,只得深夜祷告苍龙。是夜,狂风大作,一阵冰雹过后,果然东花园的花打花留叶,西花园的花打叶留花。皇帝见状大喜,封苍龙为护国苍龙,久旱祈雨,无不灵验。李平世感念苍龙的功德,在北杨村西北,杨家寨山下,建立苍龙庙,历经千百年,香火不断,远近闻名。故事中的李平世,其实叫李瑞,是明代嘉靖年间的林县举人,后官至云南按察司副使。

 

  清代道光八年,北杨村人又在村里建了一座小型的苍龙庙,即现在村委会东侧的苍龙庙,作为苍龙来北杨村的一处临时休息地,此苍龙庙距今已存190年左右。

 

  时代发展活话本

 

  北杨村的发展有着明显的时代痕迹。计划经济年代,北杨村人遵规守纪,踏踏实实耕种田地,农业生产连年先进,受到上级表彰,后来,上级号召发展副业壮大集体经济,北杨村积极响应,开办起加工厂,支起了炼铁炉。进入市场经济年代,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北杨村紧扣时代发展主题,在原有副业的基础上抓信息、跑项目,将企业发展壮大。村民们相互影响、相互带动,家家办起了小企业,形成了以汽车配件、铁道配件为主的配件生产基地。北杨村人依靠企业盖起了楼院,修宽了街路,过上了舒宜的日子。

 

  北杨村的整体规划是从北向南发展。原来的老村在最北面,其房屋大部分建设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用材以土木石材为主。村中间的房屋大多创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筑用材以砖木石头为主。村南面为2000年左右新建设的房屋,建筑用材以混凝土,钢筋、铝合金为主,建筑设计更合理,造型更美观。如今,在北杨村南北走一趟,单从建筑风格上就能看出不同时代的影子,也能感受到人们在不同时代的生活水平。村支部书记杨保生说:村里准备利用这一明显特色进行旅游开发,通过展示村落变迁,来教育后人勿忘历史,珍惜当今。

 

  近年来,北杨村依托村里的企业,不仅富了民,还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从2010年开始对街道进行硬化,并安装了路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2014年,村民们用上了天然气;2015年,建起了两个健身广场,配置了健身器材。从去年到现在,村里集中精力美化亮化街道,使村容村貌更加靓丽。村民从内心感叹:生活在北杨村,真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