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与脏腑的关系

 吟月白鸽 2016-12-05

1、肾与心   心居胸中,属阳,在五行属火;肾在腹中,属阴,在五行属水。心肾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之为“心肾相交”。这种关系遭到破坏形成病理状态,称之为“心肾不交”。心与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阴阳、水火、精血的动态平衡,相互协调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方面。

1)水火既济: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在上者宜降,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心位居于上而属阳,主火,其性主动;肾位居于下而属阴,主水,其性主静。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与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与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火不亢。故曰:“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炎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傅青主女科》)在生理状态下,这种水火既济的关系,是以心肾阴阳升降的动态平衡为其重要条件的。所以说:“人之有生,心为之火,居上;肾为之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穷无尽,故生意存焉。”(《格致余论》)水能下,火炎上,水火上下,名之曰交,交为既济。心与肾上下、水火、动静、阴阳相济,使心与肾的阴阳协调平衡,构成了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的关系。

2)精血互生:心主血,肾藏精,精和血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精血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转化,血可以化而为精,精亦可以化而为血。精血之间的相互滋生为心肾相交奠定了物质基础。

3)精神互用:心藏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神可以益精。肾藏精,精舍志,精能生髓,髓汇于脑。积精可以全神,使精神内守。精为神之宅,神为精之象。人的神志活动,不仅为心所主,而且与肾密切相关。所以《推求师意》说:“心以神为主,阳为用;肾以志为主,阴为用。阳则气也、火也。阴则精也、水也。凡乎水火既济,全在阴精上承,以安其神;阳气下藏,以安其志。”精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精的外在表现,神生于精,志生于心,亦心肾交济之义。

在病理上,心与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阴阳水火精血之间的动态平衡失调。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或心火亢盛,下劫肾阴,常表现为心烦失眠,心悸怔忡,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或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的心肾阴虚火旺的“心肾不交”证。若心阳亏虚,不能下温肾水;或肾阳虚衰,不能温化水液,可表现为水肿尿少,形寒肢冷,面色白,心悸怔忡,甚至喘咳不得卧等“水气凌心”证。

2、肾与肺   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肺主呼气,肾主纳气;所以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等方面。

1)呼吸方面:肺司呼吸,肾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运动,虽然由肺所主,但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协助。只有肾气充盛,吸人之气才能经过肺之肃降而下纳于肾。肺肾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呼吸的生理活动。所以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2)水液代谢方面: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肺主行水通调水道,水液经过肺宣发和肃降,才能使在上之水精宣降有度。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中去,浊液下归于肾而输人膀胱。所以说,小便虽出于膀胱,而实则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有气化升降水液的功能,又主开阖。下归于肾之水液,通过肾的气化,使浊中之清升腾,通过三焦回流体内;浊中之浊变成尿液而输入膀胱,从尿道排出体外。肺肾两脏密切配合,共同参与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两者在调节水液代谢过程中,肾主气化水液的功能居于重要地位,所以说.水液代谢“其本在肾,其标在肺”。

在病理上,肺肾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呼吸异常,水液代谢失调方面。如肺气久虚,有肃降失司,久病及肾;或肾气亏虚,摄纳纳无权,均可出现呼多吸少,气短喘促,气不接续等“肺肾气虚”之证。若肺失宣降,水道不调,累及于肾;肾阳虚衰,气化失常,水液内停,上泛于肺,肺肾同病,水液代谢障碍,可表现为咳嗽气喘,咳逆倚息而不得平卧,尿少水肿等“水寒射肺”之证。

3、肾与脾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气化水液。脾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反映在先后天相互资生和水液代谢方面。

1)先后天相互资生: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本;肾藏精,主命门真火,为先天之本。脾的运化,必须得肾阳的温煦蒸化,始能健运。肾精又赖脾运化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才能充盛。故曰:“脾胃之能生化者,实由肾中元阳之鼓舞,而元阳以固密为贵,其所以能固密者,又赖脾胃生化阴精以涵育耳。”(《医门棒喝》)即先天温养后天,后天补养先天。

2)水液代谢方面:脾主运化水湿,须有肾阳的温煦蒸化;肾主水,司关门开阖,使水液的吸收和排泄正常。但这种开阖作用,又赖脾气的制约,即所谓“土能制水”。脾肾两脏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水液的新陈代谢。

在病理上,脾肾病变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肾阳不足,火不暖土,或脾阳虚久,损及肾阳,均可形成脾肾阳虚之证,表现为腹部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腰膝酸冷等症;脾肾阳虚,脾不能运化水湿,肾气化水液失司,还常导致水液代谢障碍,出现小便不利,肢体水肿等症。

4、肾与肝    肝藏血,肾藏精,肝主疏泄,肾主闭藏,肝与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和阴阳承制三个方面。

l)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相互资生。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肝血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依赖肝血的不断补充,肝血与肾精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精与血都化源于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故有“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乙癸同源”之说。

2)藏泄相关:肝主疏泄,肾主闭藏,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相互调节的关系。因为疏泄与闭藏是相反相成的,肝气疏泄可使肾气闭藏而开阖有度,肾气闭藏又可制约肝之疏泄太过,也可助其疏泄不及。这种关系主要在共同调节女子月经来潮、排卵和男子泄精功能。

3)水能涵木:肝在五行属木,肾在五行属水。阴阳承制,水能涵本。肝主疏泄和藏血,体阴用阳,肾阴能涵养肝阴,使肝阳不致于上亢。肝阴充足,疏泄功能正常,则能促进肾阴充盛。肝阴和肾阴之间相互资生,共同维护阴阳的动态平衡。就五行学说而言,水为母,木为子,这种母子相生关系,亦称为“水能涵木”。

因此,在病理上,肝与肾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于阴阳失调、精血失调和藏泄失司等方面。如肝血不足,可导致肾精亏虚;反之,肾精亏虚,也可导致肝血不足;从而表现为头晕目眩,耳呜耳聋,腰膝酸软等肝肾精血两虚之证,表现为头目眩晕,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烦失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等症。

5、肾与膀胱   肾为水脏.膀胱为水腑,在五行同属水。两者密切相连,又有经络互相络属,构成脏腑表里相合的关系。

肾司开阖,为主水之脏。膀胱贮存尿液,排泄小便.而为水俯。膀胱的气化功能,取决于肾气的盛衰,肾气促进膀胱气化津液,司关门开阖以控制尿液的排泄。肾气充足.固摄有权,则尿液能够正常的生成,并下注于膀胱贮存之而不漏泄,膀胱开阖有度,则尿液能够正常的贮存和排泄。肾与膀胱密切合作,共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

在病理上,肾与膀胱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水液代谢和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失调方面。如肾阳不足,气化失常,固摄无权,则膀胱开阖失度,可出现尿聘多尿,余沥不尽,遗尿,甚至失禁等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