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优秀的人不爱发朋友圈?

 翻滚吧静宝宝 2016-12-05

摘要

他们是真的觉得没。有。什。么。好。发。的。


朋友圈里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很少发朋友圈,最新状态甚至停留在年初,而且多是转发和工作类,记录生活的内容甚少。奇怪的是,他们都很优秀。

 

我也问过:为什么你不发朋友圈?

 

回答:没什么好发的。

 

他们是真的觉得没。有。什。么。好。发。的。

 

我是看个段子就能哈哈哈,尝个美味就想嘚瑟,看个风景就想狂晒照片,看到牛文就想喷几句,不刷存在感简直丧失了活着乐趣的人。但这些人和我不一样,他们的经济水平和个人能力都很好,真的就是懒、得、发。


生活里的快乐不外乎两种。一种是真遇到了开心事,吃了好吃的、穿了好看的,受到表扬,涨了工资;另一种,是成功证明了自己很快乐。

 

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说:没有爱,只有对爱的证明。幸福也是如此。别人觉得你快乐,比快乐本身更让人满足,这就是虚荣。

 

以上两种快乐,对应两种心理倾向,一种是知足常乐;另一种是越匮乏越炫耀。比如,有男朋友的妹子都懒得晒幸福,恨嫁的姑娘只要发生点什么暧昧都恨不得全世界知道。

 

而优秀的人,这两方面都没有。


优秀的人,很难满足。永不满足,是其优秀的核心。他们的身体里像有一台马达,总在鞭策自己不可以停下来。

 

读书时认识一位开挂的师姐,气场外露,硕博全保,工作能力极强,男朋友比她还优秀。她是那种一本书能从晚上读到早上5点,然后面不改色去工作的人。

 

我有一位远房亲戚大姐,结了婚生了娃下了岗,40多岁发现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毅然考托福出国工作,带着孩子重新开始,现在在加拿大过得好好的。

 

因为写公众号,微信里多了很多做内容的朋友,朋友圈和微信群里白天黑夜冒出各种文章。他们大部分人一边做跟写字全然不同的工作,一边在业余时间疯狂码字。

 

有人会说,这些最后成功的人都是少数,你怎么不说那些累得半死还一无所获的人?我只能说,一开始就怕输的人,怎么都很难赢。

 

优秀的人之所以不满足,不是为了成功的结果,而是不放过那些可能导致结果的希望。


他们也失败过,一次、二次、三次,但依旧会一次次尝试。对他们来说,追求过程本身就是快乐,是一种对生命物尽其用的世界观在支撑他们,而不是结果。

 

任何事都一分为二:容易满足的人,自我驱动力往往不高,所以活得轻松;不易满足的人,自我鞭策能力强,也容易陷入焦虑。人生无所谓好坏,只有适不适合自己。

 

在优秀的人眼里,没什么事值得炫耀。炫耀这种行为有个前提:炫耀的事件,大大超出炫耀者的日常。

 

月薪2000的妹子,有一天被土豪带着灭了一顿高大上晚宴,饭桌上的她很难按捺,得赶紧发个朋友圈。她很清楚,这事儿在自己的生活里多罕见,自己朋友圈里的人多么难以企及。

 

炫耀,本质是对自我圈层的超越与否定。但到了优秀的人那里,为什么就不值得炫耀了呢?

 

不是说优秀的人不喜欢比较与超越,恰相反,他们很在意比较——比较过去与现在、变好与变坏、进步与退步,但他们的比较,是建立在真实性之上。优秀的人很务实,对于什么是实实在在的拥有,什么是偶然性的虚幻,非常清楚。


另一方面,越优秀的人越是拼命努力。不满足的背后,是焦虑与害怕。

 

他们知道,得不到的美好永远没有尽头,已得到的美好可能随时坍塌。炫耀,暗含着一种懈怠、自满、享乐以及好运即将用尽的意思。

 

所以优秀的人会将欲望转化成自律,克制虚荣心,放大自身不足,保持饥饿,维持苦修。

 

上帝给了你一颗饥饿的心灵,你必将忍受如坐针毡的煎熬。

 

生活里总有一种声音:活得那么累干嘛?相夫教子不也很快乐吗?健康、善良、开心就好了,其他的就别折腾了!

 

好像那些努力的人过得有多惨似的。

 

但人活着的快乐,无法用某一类“通常”、“应该”的生活方式统摄。生命的快乐,在于奔头。

 

奔头,对不同人来说不一样。你觉得陪伴孩子快乐,因为孩子的幸福快乐就是你的奔头。你觉得旅游画画快乐,因为这些修行就是你的奔头。你觉得投资赚钱快乐,因为看着数字一点点上涨就是你的奔头。

 

优秀的人更难感到快乐,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快乐。只不过他们的快乐,跟世俗定义的快乐不太一样。

 

在世俗看来,有福不享就是傻。在优秀的人看来,努力行动获得相应回报,这种验证自身能力的过程才快乐。而压抑自我真实感受,为了外界眼光而试图活得“聪明划算”, 不是真正的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