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危险穴位解剖
2016-12-05 | 阅:  转:  |  分享 
  
危险穴位解剖结构与针刺意外一、头颈部危险穴位—风府、风池、哑门、睛明、承泣椎弓间的连结风府
经过有枕大神经和第三枕神经(第三颈神经后支)分布的皮肤,针刺时有韧感,并有一定阻力。经皮下组织,内有第二、三颈神经的皮支和
皮下静脉。针刺时,阻力较皮肤小,并有松软感觉。达项韧带,阻力较大,针刺该穴最深不得穿透项韧带。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针尖不可向上,以
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风池经过有枕小神经分布的皮肤,针刺时有韧感。至皮下组织,内有第三颈神经
的皮支和皮下静脉。针刺时韧性较皮肤差,并有松软感觉。再经斜方肌外侧,头夹肌外上部,至深面的头半棘肌,达枕下三角有枕下神经从其深面穿
出。不可深刺,尤其不能向对侧目外眦、耳屏或耳屏前缘方向深刺,以防止刺入颅腔损伤延髓或脑部。也不可向同侧眼部的目内眦方向深刺,以免损
伤椎动脉。哑门经过有枕大神经和第三枕神经分布的皮肤至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及皮下静脉。针刺通过该层时阻力
较小,并由松软感觉。经左右斜方肌之间通过至项韧带,再经左右头夹肌、头半棘肌之间刺入。睛明经过有滑车上神经、
来自眼动脉的眶上动脉及来自面动脉的终支内眦动脉及其伴行的内眦静脉所发支分布的上睑内眦部皮肤、皮下组织,再经眼轮匝肌、眶脂体,深面可
达内直肌与眶内侧壁。患者闭目,医者左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右手缓慢进针。不捻转、提插,以防伤及内眦动脉造成出血。承泣
经过有上颌神经的终支眶下神经及来自面动脉的终支内眦动脉所发分支分布的下睑皮肤、皮下组织,再经眼轮匝肌、眶脂体,深面可达下直
肌与眶下壁。进针前可先嘱病人将眼球下转,使眼球后组织偏转至上方,以免被刺伤。二、躯干部危险穴位—扶突、缺盆、
天突、俞府、中府、梁门、上脘、日月、肩井、心俞等。人迎在胸锁乳突肌前缘平喉结处取穴。向深部触压劲总动脉的
搏动,避开动脉,在其前方或略向内直刺,深度0.2-0.4寸,最深可达1寸。缺盆在锁骨上窝之中点,有颈阔肌,肩
胛舌骨肌;上方有颈横动脉;布有锁骨上神经中支,深层正当肩丛的锁骨上部。浅刺,避免超过第一肋骨,以防造成气胸。刺及臂丛时出现电击感并
向上肢放散。如用手指向下垂直按压缺盆时,可将臂丛和锁骨下动脉压迫于拇指与第一肋骨之间,这时既可使上肢麻木而止痛,又暂时阻断了动脉血
流,所以当放松按压的手指后,上肢部可感到有股热流通过。天突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深层左右为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
;皮下有颈静脉弓、甲状腺下动脉分支;深部为气管,再向下,在胸骨柄后方为无名静脉及主动脉弓;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针刺不可向左右刺,以
防刺伤锁骨下动脉及肺尖。如刺中气管壁,针下有硬而轻度弹性的感觉,病人出现喉痒欲咳等现象;若刺破气管壁,可引起剧烈的咳嗽及血痰等现象
。如刺中无名静脉或主动脉弓时,针下可有柔软而有弹性的阻力或病人有疼痛感觉,应立即退针。俞府在胸大肌中;有胸内动、
静脉的前穿支;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只可横刺,不可直刺,以防造成气胸。中府浅层有头静脉经过和锁骨上神经中间支、第1肋
间神经外侧皮支分布;深层有胸前神经内侧支和外侧支、胸肩峰动脉和胸外侧动脉分布。针刺注意不要伤及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干。不可向内侧肋
间隙方向深刺,以免误入胸腔损伤肺脏。日月有肋间内、外肌,肋下缘有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有肋间动、静脉
;布有第七或第八肋间神经。梁门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深层为腹横肌;有第7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当第8肋间神
经分支处(右侧深部当肝下缘,胃幽门部)。上脘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肝下缘及胃幽门部;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七肋间
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此三穴不宜深刺,以防伤及腹腔脏器。心俞
布有第五、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外侧支,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桡动脉降支。夹脊穴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
浅肌层(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深层肌(竖脊肌、横突棘肌)。分布有第一胸神经至第五腰神经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
、静脉。深层布有第一胸神经至第五腰神经后支的肌支,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天突操作方法视频胸腹部层次上脘矢状断层
背部危险穴位背部心俞、夹脊穴视频操作方法颈椎颈椎间连结及颈侧部X线片寰枕关节后面观颈部侧面观颈部正中矢状
切面平寰枕关节横断面平风府、风池断面风府操作方法视频风池操作方法视频平哑门断面哑门操作方法视频右眼眶内结构平睛明横断面睛明操作方法视频平承泣横断面胸腹部危险穴位颈部胸腹部颈部颈根部及腋窝结构颈部肌肉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