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 广地花园黑幕全披露

 择日南飞 2016-12-05

广地花园黑幕全披露
国际信用监督网:www.iso900.org
信息内容: 广地花园黑幕全披露
[03-11-28]

假按揭重复卖楼涉资上亿,出逃前疯狂套现,华南板块元老轰然倒下

  杨勋崇出走的准确时间,据知情人回忆,最可靠的应是14日晚。

  一位负责人说,杨去了一个和中国没有建交的小国。

  共约200余户涉及重复抵押购房,涉及金额可能上亿。

  同一别墅“两个”产权人,一套房子在同一银行两次按揭,开发商大玩分拆术,形形色色假按揭防不胜防。

  几乎所有员工都参与假按揭,老板杨勋崇的住宅以别人名字做按揭,涉及贷款余额162万余元。


  [声音]住在春天里,春天在哪里?
  一切都可能改变。

  在各大报和电视上常见一个绿茵茵的楼盘广告:“住在春天里”,这个广告打动了许多渴望亲近生态绿色的都市人。这就是第一个举起“生态”旗帜的广地花园,因而有“广州生态第一盘”之称,它位于番禺迎宾路西路段,是华南板块最早开发的项目,号称“八大金刚”之一,规划总建筑面积近百万平方米,以“都市人的生态家园”为居住理念,广地花园董事长杨勋崇对此最为自豪:“走遍全国,你能不能看到比广地花园更多绿地的楼盘?”这个楼盘还投资400万元建起污水处理系统,河堤两岸遍栽荔枝树,甚至在楼盘中保留了原耕地的百亩桃树林。

  数年前广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丽娜就曾经说过:“我有信心让每一位关注广地花园的客户都知道,他们的选择是值得的”。

  然而,一切都已改变。

  近日,广地花园爆出的假按揭和重复卖楼事件,让业主们不得不得出一个残酷的结论: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而且是大错特错。他们从来就没有住在春天里。

  回过头来反思这一事件得以发生的根源,看来还是得从制度——预售制上去寻找原因。因为如果在制度上有漏洞可钻,消费者无论如何小心都是没有用的,信息不对称决定了开发商在市场交易中处于优势地位,只要它想骗一把,总是有办法的。

  其实,预售制本是从香港借鉴过来的,其正常运转需要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其一,商品住宅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现象;其二,社会信用体系完备而有效。但在目前看来,至少在广州,这两个前提条件都不存在,因为商品房空置率上升已经说明广州的住宅市场绝非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至于社会信用体系怎么样,那就不用我再说了,这方面的例子已经太多了。

  因此,商品房预售制可以考虑终止(至少暂时中止),所有的商品房均以现楼出售,即时办理住房产权证,所谓“一手交钱,一手交证”,相信类似事件将会从此销声匿迹。斯文


  广地事件再揭预售制风险
  近日,广地花园的业主们感觉自己不是“住在春天里”,而是住在一个陷阱里。

  一觉醒来之后他们突然发现老板不见了,高尔夫练习场、龙湖公园大部分不再属于自己了,更可怕的是不少业主买的房子早就抵押给银行了,随时面临被查封的危险。

  董事长人间“蒸发”

  记者22日来到广地花园,小区很安静,丝毫看不出有半点异常。售楼部的售楼小姐(华隆公司)依然很热情,不断的向记者推销剩下的房子,并向记者信誓旦旦的保证:要是办不了产权证的话可以根据补充协议退款,不过没有违约金的赔偿。

  而就在一周以前,广地花园的董事长杨勋崇突然失踪,去向不明。

  至今仍然没有人知道杨勋崇出走的准确时间,不过最可靠的应该是14号晚上。据广地花园某业主介绍,这些天他一直在催杨办理房产证的事情,但是在15号早上,杨的手机突然打不通,里面传出先是英语说手机不在服务区,然后是另一种语言,李后来听别人说那是泰语,那时候他也没有很在意,就去找吴副董事长了。

  另外一位业主王先生现在才恍然大悟。王先生的房子也是由于产权问题一直没法办理房产证,11月12日,王去杨董事长办公室签协议换产权清晰房子,看到杨在一张单位非商务活动出国的表格上盖章。“那时可能就是在办理出国的手续。”王先生对记者说。

  据广地花园业主筹备小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获知杨出走后,负责广地花园销售的华隆公司一位负责人对他说,杨蕫去了另外一个和中国没有建交的小国。而杨在出走之前,曾经和现在物业管理华隆公司有个协议。

  吴、邱之争

  据业主介绍,华隆公司是今年4月份被建行请来卖楼的,主要负责销售那些抵押给银行的房子。8月份,华隆公司以物业管理混乱为由进入了广地花园,开始了广地花园的物业管理工作。不过据业主反映,华隆公司并不具备物业管理的资质。而华隆公司邱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华隆接管了广地花园物业管理公司,当然有资质管理广地花园。

  当记者就杨某和华隆公司的委托协议事情采访邱林时,他承认确实有这个协议,但是具体的内容属于公司内部事情,不便透露。

  据业主委员会筹备小组的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杨离开广地花园之前,杨曾经在13号和华隆公司签订了一个委托协议书,主要内容是杨将自己的在广地花园的55%股份委托番禺华隆公司总经理邱林全权管理三年,并且在15号等到了番禺公证处的公证。而事实上,杨在14号已经离开,并且15号正是星期六。

  据知情人士透露,邱林在15日晚上约请吴吃饭,给他看了杨的委托协议书,并决定在16日宣布这个决定,由华隆公司全面接管广地花园的事宜。但是吴认为该委托书没有经过董事会讨论,是无效的,并于16日全面封锁了公司的资料并撤走了所有的工作人员,当天双方还因为争夺财务公章而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冲突。

  17日,吴向番禺警方报案,然后不知去向,广地花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员工已经离开,所有经营活动全部停止,目前只是华隆公司暂时维持广地花园的日常管理。当广地花园业主陆续知道杨某已经逃逸之后,麻烦开始接踵而至。

  涉嫌骗贷重复卖楼上亿

  就在业主为开发商的“不辞而别”而惶惶不安的时候,他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因为不少业主这段时间一直为房产证的事情和开发商闹得不可开交,很多房子产权纷繁芜杂。记者在从业主手里拿到的中国工商银行番禺支行要求法院查封的112户业主的名单上看到,除了3户属实之外,29户业主名字和银行贷款合同上的名字不一致,而剩下的业主要么是未收楼,要么根本就找不到。

  据记者统计,3户属实的银行按揭款共122.6万,贷款余额115.9万。而剩下的贷款总额约1.24亿,贷款余额约1.14亿。这也意味着开发商从银行套现了1亿多元。而其中查实的29户住宅被开发商从银行办理假按揭之后又卖给了业主,不管业主是一次性付款还是从银行按揭,开发商又骗得千万。

  目前有统计数据还只是工行。据说最早进入广地花园的是建行,现在委托华隆公司卖房的正是他们,据业内人士透露,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随后还有交行、农村信用社、民生银行等金融机构进入广地花园,最后的数字肯定十分惊人。据业主委员会筹备小组统计数据,共约200余户涉及重复抵押购房,涉及金额可能上亿。

  绿地、龙湖不翼而飞

  开发商号称广地花园占地1200亩,里面有高尔夫练习场和龙湖公园,绿化面积达到40%,广告语“住在春天里”在广州家喻户晓,很多人当时卖房就是冲着这点去的,可是22日,业主发现原本“属于”他们的绿地和湖水被别人“侵占”,大部分可能永远不再属于他们了。

  记者在高尔夫练习场看到,那些发球机器已经锈迹斑斑,根本不能使用了。而高尔夫周边的围网已经被拆除,一些物业管理公司的工人正在从外往里搬运苗圃。而在龙湖,几个老人还在安静的垂钓,一些路灯被推倒放在一边。记者从业主委员会筹备小组负责人了解到,广地花园实际征地只有500亩,而高尔夫和龙湖的大部分土地是从塘西村租来的。  

  塘西村村委会主任邵豪英告诉记者,当时塘西村和广地花园签定土地租赁合同,租用塘西村土地1.8万平方米,主要集中在高尔夫练习场和龙湖一带。租金每年84万元,共30年。但是由于广地花园从去年开始已经欠村里87万元,塘西村8月份把广地花园告上法庭,判决结果9月份下达,从11月27日起,塘西村有权收回自己的土地及附属物。


  形形色色假按揭防不胜防 政府管理职能如何到位?
  在对广地花园假按揭和重复卖楼事件的调查采访中,记者发现开发商办理假按揭如此之容易让人吃惊,而这些已经抵押过的房子能够再次抵押或者再次出卖则让人莫名其妙,除了开发商资金短缺急需套现不顾一切之外,银行和政府有关部门也难辞其咎。

  同一别墅“两个”产权人

  据业主陈小姐介绍,她于2002年底从广地花园购买了雍景豪园B3、B4、B5三栋别墅,已经付款三分之二,但是开发商承诺的房产登记手续一直没有办理。于是她在2003年5月26日到广州市番禺区国土房管局查询B4栋的权属人,房管局证明是广东省番禺广地花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7月8日,陈小姐还是不放心,托熟人从广州市番禺区房地产交易所查到:广地花园雍景豪园B4号别墅以周杰华名字在本单位作合作登记,合同号:0067099,登记日期:1999年6月1日。

  同一别墅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在房管局查到两个权属人,而这中间并没有发生产权变更,确实让人匪夷所思。

  一套房子在同一银行两次按揭

  记者从广地花园B区18号业主孟先生提供的资料看到,他从2001年起以工程款抵房款按揭购买了这栋房子,并在番禺区国土房管局产权地籍科办理了抵押登记证书,按揭的银行是工行番禺支行。

  而让孟先生吃惊的是,前些时候工行申请法院来广地花园查封的112套房子中,他的房子赫然在目,而他一直以来都在供房款。后来才发现,房子早在卖给他之前以顾伟的名字在工行作了抵押贷款。

  开发商大玩分拆术

  据业主肖先生介绍,他在今年1月28日购买了广地花园F1-6B别墅,一次性付清房款65万元。2月15日正式签定了商品房买卖合同,开发商答应一个月内办好房屋登记、过户手续。但是后来在房管局电脑资料查到一个名为“吴冰莉”的人通过工行番禺支行以按揭方式购买该房。但是两个房号并不完全一致,他的是F1-602(或F16B),面积是205平方米。而吴姓业主房号是F1-6012,面积408平方米。

  后来他在房管局只查到F1-6(整栋共4套房)登记资料,无显示有银行抵押的记录,也查不到F-602或F1-6B的房号。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整栋的别墅由于太大而没有市场,后来开发商把它分成几套来卖,而这些资料购房人根本查不到,上当受骗也理所当然。

  老板也做假按揭

  记者从工行查封的业主名单上看到广地花园的董事长杨某名字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以杨某的名字按揭购买的广地花园B区5栋,而实际上的住户是陈先生,涉及贷款余额281万。而杨自己住的广地花园B1栋是以别人的名字在工行番禺支行做的按揭,涉及贷款余额162万余元。

  而一位原来在广地花园工作的朋友告诉记者,这次工行假按揭中就有他的名字,当时几乎所有的员工都参与了假按揭,老板当然也不例外。


  出逃前疯狂套现
  种种迹象表明开发商在2003年4月华隆公司进来卖楼之前采取各种手段卖楼套现。低价卖楼,一次性付款,承诺在11月底之前办好房产证,事实上这些房子绝大部分都已经抵押给银行,开发商出逃显然不是偶然的行为。

  据业主陈小姐介绍,她2001年买的那套别墅是288万,而今年开发商卖同样的别墅价格只有120万。记者从工行番禺支行提供的按揭表格中查到,卖给陈小姐的这套别墅办理按揭时的原价320万,银行贷款192万,现在的房价还不到原来银行按揭的部分。

  据业主李先生介绍,他在今年3月8日一次性付款20万买了一套洋房,5月份开始装修,然后一直催开发商办理房产证。杨在8月30日写给李的书面保证称“公司有信心在10月底把房产证办好,如拖延时间愿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

  10月19日,杨又批文表示最迟11月20日办好手续,如超期公司按已付房款的万分之四支付违约金。11月1日,杨还在补充协议上表示11月20日未办好房产证,除支付违约金之外还一次性赔偿5万元。然而杨某在15日不见了,忐忑不安的李先生在吴副蕫事长那里看到法院查封的100多套房子,自己房子早在2002年4月被查封,根本不可能办理房产证。

  另外一位业主王先生的经历更复杂。在一次性付款购买了A-7A之后,他发现不能办理房产证就找到开发商,董事长杨某同意换房,本来准备换到E区11栋7C房,结果开发商自己发现这套房子也不能办理房产证。11月12日,王先生和杨达成协议,杨同意在11月22日前为乙方调换产权清晰、无任何产权纠纷和债权债务纠纷相应价值的房子,结果是没有等到这一天,杨就下落不明。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杨某在给所有的业主承诺是11月份之前办好房产证,而他恰好在11月14日失踪。而这些业主买房时间大约在2002年底或者是2003年初,而且都是一次性付款,房价非常之低,开发商明显想捞一把走人,因为他们知道承诺在11月份办好房产证是不可能的,而一次性付款显然比从银行按揭要捞得更多,拿到钱之后就“三十六计走为上”。

  来源:粤港信息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