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病怎么应对?这些心药收好了!

 源源不断 2016-12-05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说起残疾,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身体方面的缺陷,可能很少有人会联系起“精神残疾”。事实上,很多生理健康的人都是心理上的“残疾人士”。在国际残疾人日到来前,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专访了青岛市立医院副院长、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教授王冠军,他通过门诊上接触的事例剖析了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四大心理问题,并给出了实用的应对方式。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张琰


孩子们的成长压力
▼▼▼▼▼▼▼▼▼▼▼▼▼▼▼▼▼▼▼▼▼▼▼▼▼▼▼▼▼▼▼▼▼▼▼▼▼▼▼▼▼▼▼▼▼▼▼

小陈今年上高一,考的是寄宿学校,自从开学,非休息日一直住校。不久前的一天上晚自习时,小陈忽然觉得不舒服,但又说不出哪不舒服。下晚自习回宿舍后,想家的情绪和这种不舒服感交杂在一起,小陈把自己蒙在被里偷偷哭,哭着哭着便睡着了。第二天又这样,第三天依然如此……

熬到周末,小陈回了家,告诉父母自己不想上学了。看着一直挺优秀的孩子变成这样,小陈的父母急了,立马带他来到王冠军副院长的门诊。王副院长见到小陈后问:孩子你为什么不愿意上学?小陈说:我不想学习。很多“心灵鸡汤”不都说成长是快乐的吗?为什么我觉得不快乐反而感觉很痛苦?王副院长告诉他:孩子,你喝了有毒的心灵鸡汤了。

▲▲▲▲▲▲▲▲▲▲▲▲▲▲▲▲▲▲▲▲▲▲▲▲▲▲▲▲▲▲▲▲▲▲▲▲▲▲▲▲▲▲▲▲▲▲▲▲▲▲▲▲▲▲▲▲▲▲▲▲▲▲▲


压力是成长的“伴侣”


“目前因成长压力来门诊的孩子约占全部病号的10—20%,跟五年前相比,孩子的问题明显在增加。 ”王冠军副院长告诉记者,来咨询的孩子以初中、高中生为主,性格都较敏感、要强,往往是忽然因为某件事,比如怕考试失败、怕老师批评或与其他人冲突,于是变得心烦意乱,表现出拒绝成长的状态。


王副院长分析,孩子拒绝成长、怕压力,与家长有很大关系,这些家长包办太多。他建议家长从小不要剥夺孩子的成长经历,比如让他承担适量的家务劳动,通过完成这样的事来学会担当责任,以自然的方式成长,“把孩子当动物养,别当宠物养,不要溺爱”,不同年龄段要经历的事就让他自己去经历,并且帮助孩子学会分辨“成长是纯粹快乐的”这种“心灵毒鸡汤”,一定要告诉孩子,成长就是有烦恼和压力的,要学会适应和接受,有理想有目标就要承受压力,以后所处的位置越高压力越大,高处不胜寒,让孩子做好准备。



成年人的焦虑抑郁
▼▼▼▼▼▼▼▼▼▼▼▼▼▼▼▼▼▼▼▼▼▼▼▼▼▼▼▼▼▼▼▼▼▼▼▼▼▼▼▼▼▼▼▼▼▼▼

市民宋女士(化名)从二十多年前起,有时一天腹泻至少4次,有时又便秘。胃镜、肠镜做了多次,都没查出大问题,最后被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大把药吃下去,宋女士的病没有好转。后来宋女士又总感觉肚子痛,以为是胆囊有问题,还把胆囊切了,依然无济于事.在宋女士为肠胃问题苦恼时,新问题出现了,她频繁心慌、胸闷、憋气,CT、B超等检查都做了,都查不出问题!之后睡眠也成了问题。就这样,二十多年里,宋女士不上班,不时到医院“报到”,可症状反而更严重了。后来经人介绍,宋女士到市立医院临床心理科就诊。

“大夫快救我,我心慌……”没等宋女士说完,医生面带微笑打断她:“你的症状很多,我替你说。你失眠、头痛、头晕、咽部梗阻感、心慌、胸闷、憋气、腹痛、腹泻、便秘……”医生分析,她正是因为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导致了躯体症状。

▲▲▲▲▲▲▲▲▲▲▲▲▲▲▲▲▲▲▲▲▲▲▲▲▲▲▲▲▲▲▲▲▲▲▲▲▲▲▲▲▲▲▲▲▲▲▲▲▲▲▲▲▲▲▲▲▲▲▲▲▲▲▲


情绪是为人服务的


要清醒地认识到情绪是为人服务的,所以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时,不要盲目一味拒绝。确实控制不了,第一学会接纳,第二采取有效行为。针对抑郁、焦虑两种情绪,王副院长给出了更详细建议。

对付抑郁:

抑郁常表现为不开心,对什么都没兴趣,也不爱见人,抑郁的人生活在昨天,比如一个月前被领导批评了,到现在还不开心。要消除抑郁,先停止自责,要明白情绪调整需要一个过程,不是马上就会好的,需要多久才能平复心情要看调整能力。先自己调整,调整不了就找信任的亲朋好友帮自己渡过难关,等待“起效”时间。还不行,就寻找社会资源,进行心理重建。

抑郁往往是因为目标太高,所以不要想太多。简化自己的生活,简化到什么程度?活着就行!在情绪不好时,要认可小的进步,比如想想“虽然今天还不好,但比昨天好多了”。好转过程中,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打扫卫生、购物等,让自己打起精神来。

对付焦虑: 

焦虑的人活在未来,总为将来的事担心。心理学曾经有个统计,担心的事中,40%不会发生,30%是别人对你不恰当的评价让你没有自信,12%与健康状况有关,10%与个人经历有关,只有8%的担心才是有道理的,只要集中精力把这8%解决好就可以了。然后分析一下自己的担心是否在这8%里,然后告诉自己,不要杞人忧天。



职场人社会适应不良
▼▼▼▼▼▼▼▼▼▼▼▼▼▼▼▼▼▼▼▼▼▼▼▼▼▼▼▼▼▼▼▼▼▼▼▼▼▼▼▼▼▼▼▼▼▼▼

市民小臧(化名)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从小学到大学,读的都是名牌学校。大学毕业后,考取公务员,被分到街道办事处工作,单位专门派了师傅带她。跟师傅相处了几天,还挺融洽,小臧想:既然我是学霸,那给我派的师傅肯定也是学霸。于是她笑嘻嘻地问:师傅,您是哪个大学毕业的?师傅乐了:我是高中生。小臧感觉一瓢凉水浇到头上:我堂堂一个重点大学的学霸,你一个高中生凭什么当我师傅!自此小臧打心眼里瞧不起师傅,还不时“修理”他。因为认为这个单位不尊重学霸,小臧没干多久就辞职考研了。学霸实力强,小臧顺利考上了重点大学的研究生。三年后毕业,没合适工作,她又继续读博士。博士也毕业了,还是没好工作,整天在家犯愁也不是个办法,于是小臧的妈妈带着她到临床心理科来咨询。

小臧如实跟医生讲述了自己的困惑,面对医生建议她要学着适应社会时,她的答复是:从小我就不需要适应别人,都是大家捧着我,为什么要我学着适应?

▲▲▲▲▲▲▲▲▲▲▲▲▲▲▲▲▲▲▲▲▲▲▲▲▲▲▲▲▲▲▲▲▲▲▲▲▲▲▲▲▲▲▲▲▲▲▲▲▲▲▲▲▲▲▲▲▲▲▲▲▲▲▲


学会适应学会变通


王副院长告诉记者,我们的健康有三种: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社会适应不良表现也多种多样,像这位学霸只是其中之一。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都必须与社会接触,虽然会有痛苦,但是必须要学会适应、学会变通,慢慢去习惯这种不适的感觉,不要拒绝、抵触,那样没有任何好处。



婚姻亲子关系矛盾
▼▼▼▼▼▼▼▼▼▼▼▼▼▼▼▼▼▼▼▼▼▼▼▼▼▼▼▼▼▼▼▼▼▼▼▼▼▼▼▼▼▼▼▼▼▼▼

事例1.市民小李(化名)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后,经人介绍认识了男友,在谈了一段时间的恋爱后,两人走进了婚姻殿堂。恋爱时,两人志趣相投,几乎没出现过矛盾,小李认为自己的婚姻生活一定会浪漫美满。可是,面对生活中琐碎的鸡毛蒜皮时,小李和先生的争吵拉开帷幕,她对婚姻的美好憧憬完全破灭了。在临床心理科就诊时,小李坦言自己特别喜欢看《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文学作品,认为爱就应该是一成不变的。

事例2.小朱(化名)是岛城一所初中的学生,是被父母逼着到临床心理科咨询的。一方面小朱的父母为了他辛勤工作,为的是给他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以便让他好好学习;另一方面则是小朱沉迷于网络,成绩一团糟,不时跟父母冷战,也不愿沟通。双方无法达成妥协,只得向心理医生求助。作为家长,小朱的父母很气恼:我们疼爱你,让你衣食无忧,怎么就不长进呢!作为孩子,小朱很委屈:你们根本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

▲▲▲▲▲▲▲▲▲▲▲▲▲▲▲▲▲▲▲▲▲▲▲▲▲▲▲▲▲▲▲▲▲▲▲▲▲▲▲▲▲▲▲▲▲▲▲▲▲▲▲▲▲▲▲▲▲▲▲▲▲▲▲


在家讲情讲爱别“讲理”

对付婚姻矛盾: 

“在家里可以讲情讲爱,就是别‘讲理’。 ”王副院长说,很多人对婚姻充满期待,但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完美爱情只在小说里,爱是多变的。夫妻关系经营好了是最亲密的关系之一,经营不好充满变故。很多夫妻冲突就是讲理讲的,男人、女人思考问题不是同一标准,吵架时应把对方的理看明白了,而不是把自己的理强加给对方,遇事站在对方角度考虑。对于新婚夫妻,要明白婚姻有周期:第一是甜蜜期;第二是权力争斗期,彼此想征服对方,很多离婚发生在这个时期;第三是妥协期,谁在家顾全大局,谁就处在“劣势”;第四是共同创造期;第五是螺旋上升期。把握好了这个规律,也有利于正确看待婚姻中的矛盾。

对付亲子矛盾:

教育孩子没有固定的、成型的规则,因为不同孩子性格不同,要求也不同,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就像农夫与蛇的故事,农夫认为自己救了蛇,可蛇却认为他打扰了自己冬眠,亲子关系其实与这个故事有共通的地方。要做称职的家长,就别做农夫,做玩蛇人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