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珠宝鉴定证书真伪判别五部曲

 来二两爱情 2016-12-06

珠宝鉴定证书作为珠宝的“身份证”,是判别珠宝真实性的证明。有道是“内行看东西,外行看证书”,普通消费者难以练就专业鉴定师的火眼金睛,这也让珠宝专属的鉴定证书成了外行人的定心丸。殊不知珠宝鉴定证书也会有造假情况出现,那该如何判别珠宝鉴定证书的真伪呢?

■标志

我们可以通过证书上的标志确认出具证书的检测机构获准的是哪些专门的资质认证,一般证书上会出现的标志有:“CMA”。“CMA” 是中国计量认证/认可(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的英文缩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及可靠性进行的一种全面的认证及评价,这是任何出具珠宝鉴定证书的单位都必须具备的资质。有“CMA”标记的检验报告可用于产品质量评价、成果及司法鉴定,具有法律效力。

■外观描述

确认选购的珠宝玉石是否和证书所描述的样品一致,包括:样品的照片、标签上的重量和证书上的重量、饰品的外观与描述是否一一对应。

照片是区分不同珠宝玉石的直接证据,鉴定证书照片清晰准确,会大大增加伪造的难度。但是有些情况下,由于珠宝首饰款式雷同,照片特征相似,难以区分。这时,精确的重量就是另外一个可以验证的有效数据。除了照片和重量,鉴定证书还会提供一些有特色的外观特点,例如玉器的糖色、手镯的手寸等。

■检测内容

不同类型珠宝鉴定证书的内容也会有所区别。就镶嵌钻石分级证书而言,最应关注的是钻石的颜色级别和净度级别,有些证书上还有钻石切工比例;贵金属饰品纯度检验证书最重要的是贵金属的种类及其含量;珠宝玉石鉴定证书检验结论最重要。

国家标准规定,天然珠宝玉石不再标明“天然”二字,而经过人工处理或是人工合成的宝石必须明示,如:结论为“红宝石”,说明这颗红宝石为纯天然产出;“红宝石(处理)”是注明了具体的处理方法,表明这颗红宝石为天然宝石,但为改善其外观经过了某种方法的人工处理;“合成红宝石”则表示非天然产出红宝石,而是纯人工的实验室合成品了。

“备注”栏:一般检测过程中碰到一些相对特殊状态的样品,都会在备注上加以解释注明。例如和田玉的鉴定证书中,一旦涉及到表面处理的情况,则会在备注中注明具体的处理方式。

■公章

为防止鉴定机构证书被假冒,鉴定证书上须盖有单位公章,红色公章作为检验标识,往往不是与证书一体印刷的,是检验后加盖的印章。

现今一些大的鉴定机够更是进行重重防伪,比如新疆岩矿宝玉石质检站在2007年启用的新版证书中,还新增上网查询功能。查询时需要输入批量验证码和企业验证码,让消费者可用便捷的方式进行核实,在网上查询了解所购珠宝玉石的相关信息。

■了解标准

一般鉴定证书上还会标注珠宝玉石鉴定判别的依据标准,现行国家标准具体有:GB/T 16552 珠宝玉石名称、GB/T 16553 珠宝玉石鉴定、GB/T 16554 钻石分级、 GB/T 18043 贵金属首饰含量的无损检测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GB 11887 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等。

证书会明确标出珠宝玉石是按照哪一标准做的检测。另外,证书上还应有两个以上的鉴定师签名以及证书的鉴定日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