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不懂珠宝鉴定证书 消费者会被坑

 来二两爱情 2016-12-06

万多元买来的和田玉镯,鉴定证书上的电话打不通、网址查不到,拿去一检测,居然少了5克;因为看不懂洋证书,托朋友从国外带回来10万元的天然钻石,经检测竟然是人工合成的,二者价格相差近十倍。

珠宝鉴定证书号称“珠宝身份证”,是普通消费者购买珠宝时的重要参考。可是光有证还不保险,看不懂证上的内容、分不清证书的真假,消费者同样可能被坑。

如何慧眼识珠?连日走访市场,邀来国家注册珠宝质检师和工商部门,教你看懂小证书背后的大文章。 

【事件】看不懂洋证书十万买回人工钻

今年2月中旬,泉州市民苏先生带着朋友从美国帮他代购的两颗钻石找到专业质检师。两颗钻石分别为1.3克拉、0.9克拉,一共花了苏先生近10万元。钻石有全英文的检测证书,但是苏先生和家人都看不懂。

“这不是天然钻石,而是人工合成碳硅石(俗称莫桑石)。看起来像,可价格相差近十倍。”泉州珠宝首饰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国家注册珠宝质检师刘作岚检测后说。实际上,检测证书上已清楚写明“created Moissanite(人工合成碳硅石)”。是不是商家没有明确告知消费者呢?由于钻石是托人从海外代购的,很多细节无从说起,苏先生只好自认倒霉。

另一位市民洪女士,经朋友介绍在一会所买了一只和田玉手镯,花了一万多元。买回家后,洪女士照着鉴定证书上的方法进行查询,然而查询电话没打通、网址也搜不到,情急之下,她带着镯子找到质检师。结果喜忧参半,喜的是玉是真玉,忧的是克数少了5克。

【市场】发证机构太多消费者难以辨别

从去年至今,泉州工商12315接到了数十起珠宝首饰类的消费投诉,问题集中在计量不足、虚假宣传和以次充好上。

“几乎每天都有消费者来检测珠宝,花冤枉钱的也常碰到。”刘作岚说,由于珠宝种类繁多,辨别又具有专业性,鉴定证书是普通消费者购买珠宝时的重要参照标准。为了让消费者放心,不管是实体珠宝店还是淘宝网店,都会在宣传时重点突出“证书齐全,质量有保障”。

连日来,走访市区多家珠宝店,对于翡翠、玉石、钻石等珠宝,大部分店员声称“有权威证书”。在淘宝网店,一些价格低廉的珠宝也将“鉴定证书”放在醒目位置。

这些证书从哪来?究竟靠不靠谱?

业内人士称,国际、国内、省内以及各地区有资质的质检机构,都可以出具检测证书。不同机构出具的证书外观样式有差别,普通消费者很难辨清。“有的证书还不靠谱呢,找没资质的机构,几十块钱就可以出一张。”一家珠宝店经营者蔡先生透露。

工商表示,珠宝行业经营者如因计量不足、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等侵害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可及时向工商部门投诉、举报,一旦有确凿证据,经营者或涉嫌欺诈消费者,面临法律处罚。

【揭秘】假证书难防真证书也不靠谱

随机采访的消费者中,多数人表示购买珠宝时更关注有没有证书,而非证书上面的内容。实际上,一张轻飘飘的鉴定证书,可以作的文章不少。消费者要是不注意,很容易陷入商家利用证书设下的陷阱。特别邀请珠宝质检师和工商部门一起,为您破解那些瞒天过海的忽悠术。

洋证书:看不懂就被坑了

随着出国旅游、海外代购的流行,消费者们接触外国珠宝的机会越来越多。这满纸英文的洋证书,常常有消费者看不懂。

“趁着消费者看不懂,有商家会隐瞒证书上的重要信息。”刘作岚说,尤其是购买外国钻石镶嵌类珠宝,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有消费者送来检测的钻石,在色度一级标明“D”(最好的等级),可仔细查看证书会发现,备注栏上用英文写着“此钻石的颜色,已通过高温、高压等方式处理”,意味着钻石原先的色度并没有这么好。

国内证书:防假证,防张冠李戴

人的身份证可以作假,珠宝身份证也不例外。一些商家想要节约成本,会从不正规的机构处低价购买“权威证书”。如果消费者没有认真查询,商家就蒙混过关了。

有的商家造假手段更高明。丰泽工商12315曾处理一起纠纷,市民傅女士购买的手镯经鉴定为B货(经人工处理的翡翠),可商家提供的检测证书却是价值相差甚多的A货(天然翡翠)。“一些不法商家,会将A货的鉴定证书嫁接到B货头上。”业内人士称,张冠李戴或者一证多物的情况,在网购珠宝时,更容易出现。

国内真证书:防商家歪解

最近几年,泉州一些超市门口常有卖玉石的柜台,以“免费抽奖”为由吸引消费者。据商家宣传,奖品都是价值上千元的翡翠配件,但必须先花几百块购买一件首饰才能领取奖品。而花几百块钱买来的玉器,其实档次低劣,价值不过几十元。工商部门接到过多起此类投诉。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上当?刘作岚说,是因为这些商家歪解证书,误导消费者。“比如,证书上写明‘处理’,其实代表酸洗或漂白、染色过,可商家利用消费者不懂,硬是被商家解释成仓储处理等”。 

珠宝身份证你得这么看

一张正规的国内珠宝鉴定证书,必须具有CMA标志(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中国计量认证的简写),这代表它是由具有国家认定相关资质的质检机构出具的。如果没有CMA,肯定是假冒证书。

鉴定证书应该包含这些信息:定名、出具检测证书的质检机构地址、电话、网址,电话、网址可供消费者进行查询。一些新出具的证书,可能还包含二维码等查询信息。

查看鉴定证书上加盖的印章名称,是否与检测机构相符合,印章是否清晰。一般来说,正规的鉴定证书加盖的是钢印。消费者购买后,可及时通过电话、网址查询质检机构的资质,如无法确定,可通过该省或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查询。

如果确定你所拥有的证书为正规鉴定证书,应仔细查看证书上的产品信息。定名这一项里,有没有前缀或者后缀,一般来说两项都没有代表“天然”,否则会标上“染色”或“处理”等。此外,备注信息一项,也会更详细地描述这件商品的其他情况,例如这件翡翠经过充填、漂白或染色处理。消费者不要轻易忽略备注信息。

注意“一证一物”。正规商家提供的证书,应该是每件珠宝唯一对应一张证书,消费者通过对照图片、总质量(克数)等进行核实,如贵金属镶嵌类还会标注镶嵌金属的材料、成色等。

遇到有疑问的证书,最好及时跟有资质的质检机构进行复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