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者与仁者

 徐风轻扬 2016-12-06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智者,往往灵活多变,让人难以捉摸;仁者,往往胸怀宽广,待人如一,心若磐石。所以孔子拿水来比喻智者,突出智者的动,用山来比喻仁者,彰显仁者的静。 

这便是智者与仁者最根本的区别——智慧的人往往面对不同的事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做出的反映,是你变我也变,如水一般,没有形状,却又有无数的形状,他们懂得随机应变,懂得通过改变自己去适应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所以智者的世界千姿百态,充满动感;仁者面对不同的事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做出的反映恰与仁者相反——智者千变万化,而仁者一成不变,永远都是平平淡淡,给所有人的感觉都是柔柔懂得温热,对于生活也是无怨无怒,如山一般,只有坚固,只有稳重,他们有着一颗仁爱之心,包容一切。所以仁者的世界温润,平和,宁静。 

而二者巨大的差异背后,又拥有着相似的地方——无论智者与仁者,他们都了解自己的内心,都了解自己的渴望与追求。 

但是又因为二者动静的不同,他们都了解自己,懂得如何对待自己,对待自己的方式却不同——智者的内心世界缤纷多彩,正因为这样,他能自如的应对不同色彩的人或事,而正因为他自己心中的多彩,他对待自己的方式却也在无时无刻的变化。他明确的知道自己何时需要什么,抛弃什么,他们拥有发现美的眼睛,拥有判断美的智慧,所以他们是快乐的,也就是所谓的智者乐;仁者的内心世界色彩平淡,所以不论对待人或事,他都那么的温和,他们对自己也是如此。所以他们的心情平和,心境祥和,生活也因此安稳宁静。仁者对自己的豁达,往往使他们长寿,这就是所谓的仁者寿。 

智者与仁者令一个共同点是——他们拥有无尽的精神力量。但同样,他们的精神力量也有动静之别——智者往往通过改变自己适应他人,改变自身色彩的同时也带给他人不同的色彩,从而影响他人,让他人也变得灵动,智慧,让他人的世界也多彩,缤纷;仁者对待他人是一成不变的仁爱,不似智者的色彩般闪亮,犀利,大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仍不犯人之势。只是那样柔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周围的人或事,静悄悄地,只留下游丝般的痕迹。 

这样我们不难看出,智者为人处世,内心世界,精神力量,都与“动”息息相关,而仁者的一切却与“静”密不可分。但是,智者“动”与仁者“静”却也不是绝对的——智者,经历的多了,就会变得仁爱柔和,就好比七彩的融合最终是白色,水也从上游至下游,河道越来越宽水也越来越缓;而仁者经历的多了,心中包容的的多了,就会拥有智者的灵动——如同静止的山,可以接纳各种各样的生物,从而显得千变万化。 

智者有了静的气息,仁者有了动的性情,这样的最终结果完美的融合,也就是世人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所谓:温而厉,威而不独,恭而安。就是这样一种中正平和的样子。但欲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只有自身思想的蜕变。 

智者与仁者,仿佛两块放在不同极端的璞玉,究其根本,是之谓也: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本文摘抄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