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情表》课堂教学镜头

 山湖微波 2016-12-06

 虚词之间:忠与孝的抉择

                        山东青岛城阳教体局教研室  崔志钢

领着学生齐读文章第一段,并让学生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主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哪个字能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变化?

生:写自己的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自己身体孱弱,家族香火不旺,一个人照料祖母,表达孤苦可怜的情感。

生:“孤”字,表现无依无靠的状态。

生:“孑”字,也写出无所凭借的悲怆。

师:结合作者“陈情”的目的考虑,再读读文段最后几句,这个字应该是?

生:应该是“而刘夙婴疾病”中的“而”字。前面写自己的孤苦,最后写祖母生病,用“而”字转到希望归家尽孝的感情上来。

生:“而”字表转折,祖母一人抚养自己,现在她年老多病,需要“我”的照顾。

师:对,虚词“而”体现了情感的转折。围绕“而”所在的前后语境,我们再来体会一下这个字的表达效果。

生:先诉说不幸,渲染一种凄苦的氛围,这还不够,加上祖母的凄楚,更让人心生同情了。

生:一再诉说自己不幸,特别谈到祖母无人可依,而后文写到我与祖母密不可分的关系,前后有联系。

师:大家的分析注意到文章结构、说话艺术、情感表达等,那去掉“而”字好不好?读读看看。

生:不好,转折关系重在转折后的内容,去掉“而”显得平淡,起不到引出下文的效果。

师:一个“而”字大有嚼头。先铺垫悲戚的氛围,没有祖母就没有“我”,后用“而”字为下文写归家埋伏笔,紧扣“陈情”的主旨。所以,虚词也具有情感的力量。再读读其它语段,找找能表现情感关系变化的虚词。

生:“臣欲奉诏奔驰……实为狼狈”有两个“欲”字,都表选择关系:“出仕”是臣子忠君的大好机会,但难以放下年老的祖母;不去上任,又是不被允许的。

师:“欲”字妙在把伦理难题抛给皇帝,让他也陷入忠与孝的二难抉择中。这里看出李密“陈情”时还注意到了哪些方面?

生:呈现尽忠与尽孝的矛盾,让对方也体会李密选择时的困苦。

生:说话要谦卑,处处是对朝廷恩情的感激,让对方听着很舒服。

师:注意说话态度,还要注意对方的身份,同时化被动为主动。还有吗?

生:“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这里的“况”与“且”都表递进关系,也说到困境与蒙受的恩情。

师:先说自己受到恩情不行吗?为何要先说“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生:突出皇帝治国的高明,而自己就是朝廷恩惠政策的受益者,这样前后衔接比较顺畅,放在后面好像有些颠倒。

生:给皇帝戴上了高帽,说他是明君贤臣! 

师:同学善于从逻辑关系思考问题,给皇帝戴高帽的作用是什么呢?

生:让皇帝答应自己的请求。皇帝“以孝治天下”,而“我”现在遇到了能否尽到“孝”的难题。

师:李密说话很有指向性,围绕中心遣词造句,充实“尽孝”的依据,以期引起皇帝的情感共鸣。

生:“但以刘日薄西山,……,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但”字也有转折意味,祖母生命危在旦夕,尽孝是情势所迫。

师:与第一段的“而”做比较,有何不同?

生:“但”除表转折还表原因,因为祖母于他有养育之恩,所以“我”尽孝合乎道理;而第一段的“而”主要转到祖母需要“我”照顾的语意上。

师:“但”让内容更深一层,他与祖母唇齿相依,但祖母“气息奄奄”,尽孝迫在眉睫了。虚词不虚,我们一起读读文章中的几个“非”字看看。

生:“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这个“非”字,强烈表达自己目前艰辛苦楚的真实状态。

生:第二段“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一句,也有“非”字,自己地位低贱而皇帝重用,所以要效命朝廷,表示忠心;这里的“非”强调从刺史到皇帝都理解自己“乌鸦反哺”的孝心,尤其是皇帝会明鉴到的。

师:彰显赞颂皇帝的英明,这样说的目的是?

生:取得皇帝的信任,为归家找到充分的理由。

师:由此看来,几个虚词表转折、选择、因果、递进等情感关系,为达到“陈情”效果增加分量,让皇帝体会到李密是绝对尽忠皇帝,而归家尽孝也合情合理,并且是刻不容缓,所以皇帝“允其不仕”也在情理之中了。我们再读读这些句子,体会虚词的表达效果……

 

             “犬马怖惧”是“谦卑”吗?

                     安徽省怀远第一中学        

 

在《陈情表》一课的教学中,有学生质疑结尾句中的“犬马怖惧之情”的注释。课文注释说“这是臣子谦卑的话,用犬马自比”,那么,“犬马怖惧”就是“谦卑”的意思。这样的解释,对吗?

问题一出,不少学生附和,同时,还有学生拿出词典查了起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犬马”的解释是,“古时臣下对君主自比为犬马,表示愿供驱使”;《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的解释是,“供人使唤的狗和马。古代臣下对君主自称犬马,表示谦卑或愿供驱使”。通过比较,大部分学生认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解释更合理一些,文中的“犬马”不仅表示“谦卑”,更有“愿供驱使”的意思;而把“犬马怖惧”理解成“谦卑”和“愿供驱使”就讲不通了,只理解成“谦卑”更欠妥,因为“怖惧”明显是“惧怕”的意思。但也有学生认为“犬马怖惧”就是“谦卑的话”,是“表”结尾的通常写法,就像《出师表》结尾“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一样。争议就出来了。

生:我觉得不一样,《出师表》的结尾,显得很实在,不像本文这么谦卑、诚惶诚恐。

生:对,本文的结尾明显含有诚惶诚恐的惧怕之情。

师:“诚惶诚恐的惧怕之情”?那么,作者“惧怕”什么呢?

生:他怕惹皇帝不高兴,给自己带来麻烦。

师:何以见得?

生:朝廷多次招他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写这篇奏章,就是感觉到皇帝可能不高兴他了。

师:有道理。在封建时代,皇权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可问题是,写这篇奏章时,李密还不是晋武帝的臣子。他为什么要“惧怕”呢?

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朝廷多次让李密去做官,他一再推托,“辞不赴命”,当然会惹皇帝不高兴呀。

生:再说李密因为曾在被晋灭掉的蜀汉政权做过官,到晋朝后,朝廷招他去做官,他又多次“辞不赴命”,怕惹恼了晋武帝,所以才会“惧怕”。

生:他想让晋武帝知道,他想做官,想为晋朝效“犬马之劳”,不让晋武帝怀疑他不想在晋朝做官,以免给自己带来麻烦。

生:不仅是让晋武帝知道他想做官,想为晋朝效劳,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自己,怕晋武帝生气杀了他。

师:李密生活在三国后期和西晋初期。这一时期,因为不愿跟司马氏政权合作而招来杀身之祸,是有前车之鉴的。魏晋易代之际,“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就因为“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不愿与司马氏政权合作,而被晋武帝的父亲司马昭所杀。

生:李密应该是个人才,但他却以祖母年老需要他奉养为由百般推托,难免会让晋武帝怀疑他是心念旧朝,为了“名节”而不愿在晋朝做官。如果不打消晋武帝的这种怀疑,李密就真的麻烦了。所以,陈情的时候他还是怀着惧怕的心理的。

师:所以,他才会在这份奏章中反复陈述自己悲苦的身世和两难处境,甚至连母亲改嫁这样的“家丑”都说出来了,并且特别说明自己“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目的就是要打消晋武帝对他的怀疑,以保全自己。

师:这样看来,李密给晋武帝上这篇奏章的真正目的就不只是为了请求晋武帝准许他在家奉养祖母了,而这种请求是要冒大风险的。

生:在感觉到皇帝可能怀疑自己不愿合作之后,李密巧妙地以奉养祖母为借口来“陈情”,以求自保。所以,“犬马怖惧”中有一颗忐忑恐惧的心。

讨论至此,我们就明白了“犬马怖惧之情”。这不仅仅是“臣子谦卑的话”,还有“愿供驱使”的意思,更进一步则包含了“诚惶诚恐的惧怕之情”。

 

                 中间开花定乾坤

                            浙江省瑞安市龙翔高中  张新艳

 

《陈情表》就四个自然段,上这一课时,我一反往常,先在黑板上写下第二段末尾的句子: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然后请两个同学上讲台笔译这个句子,其余同学在底下笔译。讲台上的同学,有一个是这样翻译的:我的前进与后退,实在是困顿窘迫。于是,就有了如下的讨论。

    师:进退这样翻译准确吗?

生无语。

师: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前一句是什么?

生: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与苟徇私情,则告诉不许。

师:那么指什么,退指什么呢?请结合上一句说出来。

生:奉诏奔驰 退苟徇私情

师:对。奉诏奔驰就是出来做官,苟徇私情就是呆在家里赡养祖母。进退有本义,也有比喻义。翻译时要有语境意识,要注意依据语境来确定词语的具体含义。根据前文的语境,是直译为前进后退妥当呢,还是翻译成比喻义好呢?

生:直译不行,要用比喻义。

师:不错,要翻译成比喻义。那么,进退比喻什么呢?

生:比喻做官,退比喻做老百姓做平民。

师:聪明的孩子!比喻做官,退比喻做百姓。那么,我们根据文言文翻译的技巧,把喻体还原成本体,请大家再翻译。

生:我无论是做官或者是做百姓,实在是困顿窘迫。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李密摊上大事儿了——无论是做官还是做百姓,都面临着艰难的选择。也狼狈,退也狼狈——实在是狼狈。我们先看看李密有哪些的机会,也就是做官的机会,请找用原文。

生: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师:还有吗?

生: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师:是啊,总共有四次做官的机会,请说说是什么官职?

生: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师:翻译的时候,人名、地名、官职名怎样处理?

生:可以不翻译。

师:对。这就是我们翻译中的技巧——对人名地名官职名等做保留处理。请两位同学将这两句口译出来。

生:先前有个名叫逵的太守举荐我为孝廉,后来又有个名叫荣的刺史举荐我为秀才……

师:你们看,从地方官到皇上,一而再,再而三地请李密出来做官,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李密是蜀汉的旧臣,有一定的社会影响;蜀汉被司马氏灭亡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对蜀汉旧臣采取了笼络政策,所以竭力拉他来做官。李密起初接受了没有呢?

生:没有。

师:原文怎么讲?

生:辞不赴命。

生:辞不就职。

师:很正确。推辞了不去接受任命,推辞着不去接受官职。这么好的事情,今天我们好多人不惜违法犯罪去买官,李密为什么要推辞呢?

生:因为祖母年老多病。

师:老、病两方面都说到了,用自己的话概括得很到位很简洁。用文中的话怎么说呢?

生:刘病日笃。

生: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生: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师:太对了!并且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现在是成语了,要记住哦。李密最初几次推辞,皇上同意了没?

生:没有。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告诉不许。

师:对,告诉是古今异义词,怎么翻译?

生:报告申诉不被允许。

师:可见这时的李密真是进退两难了,而做官,就无法尽孝,刘病日笃,祖母无依无靠;退而为民,就不能尽忠,皇上决不答应——“告诉不许。起初的郡县逼迫”“州司临门都可以挡回去,这回皇上不答应,问题就严重了。再抗命,他认为你有异心,离砍头就不远了。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帮忙拿个主意。

   导入至此,学生的学习气氛调动起来了。所以,“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可以说是本文的文眼。从重要语句的翻译切入,一则可以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二则可以借此指导学生训练文言文的翻译技能,更重要的是依托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探究,为整篇的学习做好调动和铺垫。

 

 

                寻觅李密孝情的缘起

                      山西省阳泉市荫营中学 曹俊丽 王纬明

在讲授李密《陈情表》时,我一开始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导课,而是在淡淡的古琴配曲中,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读了一遍课文。读完之后,我适时地引入了赵与时评价《陈情表》的话,“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正当我要按部就班地进行下一个环节时,一个女生站了起来——

生:老师,李密陈述的孝情很打动我,但我想问李密的“孝心”是天生具有的还是后天培养的?

师:你觉得呢?

生:我觉得是后天培养的。

师:你觉得是谁培养了李密的“孝心”?

生:老祖母。

师:如何培养呢?

生:言传身教。

至此,我是又惊又喜。惊的是往常探究是我将发现的问题抛给学生,而现在却是学生将其发现的问题抛给我。喜的是学生不再单纯是回答者,而是问题的发现者和探究者。

:文章中有直接写老祖母言传身教的句子吗?

:好像没有。

师:其实,言传身教就隐藏在李密写老祖母辛酸的句子中。大家不妨找一找。

生:“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李密出生时祖母已经五十二岁。在李密出生前,祖母就有过无比的辛酸。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李密始终没有提及他的祖父,那就只有一种可能,祖父早在李密出生前就亡故了。这样,老祖母就有了丧夫之痛。

生:还有,“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六个月大的李密应该不会有什么丧父之痛。但老祖母就不一样了。

师:怎么不一样?

生:老祖母一定会有丧子之悲。

师:丧夫之痛,丧子之悲,大家还能读出老祖母其他的辛酸痛苦吗?

学生陷于思考中,我给了提示:“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这句怎么理解?

生:李密的父亲死了,母亲改嫁了。

师:如果儿媳没改嫁,婆媳本可以共同抚养李密长大成人,但现在改嫁了,不能不说是遗憾。这样老祖母就又有了儿媳改嫁之辛酸。

师:接连遭受命运的打击,老祖母如果倒下,李密能否成大成人就真的成了问题。于是,我们看到老祖母以五十六岁的“高龄”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抚养李密长大成人的重任。成年后的李密再忆起时,用八个字来形容祖母的“大无畏”。哪八个字?

生:“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师:在这一过程中,老祖母又有哪些辛酸呢?

生:“少多疾病,九岁不行”,李密小时候身体不好,想必老祖母费了不少心思。

师:遇到这样棘手的事情,连个商量的人也没有。老祖母又有了幼孙多病之忧的辛酸。

师:还有其它的辛酸吗?

生:人单势孤的辛酸。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生:“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说明人单;“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不正说明势孤吗?

师:古人讲求多子多福。想必老祖母一定担心李密受其它家族的欺负,也一定害怕人单势孤延续。

师:“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九个字写尽了老祖母的辛酸。正是老祖母对李密不离不弃的“躬亲抚养”才使李密成大长人、成才,正是隐藏在老祖母种种辛酸背后的大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李密才有了他的孝行。我想,这才是滋润李密“孝心”的源泉。

师:祖母病倒了!李密是怎么做的?

生:“侍汤药,未曾废离。”

师:《晋书·孝友传·李密传》也有记载:“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师:大家对李密的“孝”作何评价?

生:我觉得李密只是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情,尽了他应该尽的孝道,没必要大加褒奖。李密不是提到“乌鸟私情”吗?乌鸟尚有反哺之“孝”,何况是由饱受各种辛酸的老祖母抚养长大的李密呢?

师:“孝”由“老”(耂)和“子”两部分构成。根据构字法,我们可以知道,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就是孝。“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对和孙儿相依为命四十四年的老祖母而言,恐怕没有什么比李密陪她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更令其欣慰的事情。古人言:“孝乃天经地义。”“孝,乃百行之本,众善之初也。”试想,李密如果不是这样一个有孝心、孝行的人,晋武帝还会一次又一次邀他出来做官吗?当然,通过研讨,我们发现正是老祖母教会了李密爱,而爱又滋养了李密的孝。这样看来,老祖母的言传身教才是李密孝情的真正缘起。

 

          并非“不事雕饰,惟见天真烂漫”的陈情

                    湖南省地质中学  刘超衡

清代林云铭《古文析义》对李密的《陈情表》有如是评价:“纯是一片至性语,不事雕饰,惟见天真烂漫。”似乎有道理,但拒绝皇上任命的表文真能做到不事雕饰,还能做到天真与烂漫吗?

师:这篇《陈情表》是李密第一次向晋武帝陈情吗?能不能在文中找到相关依据?

生:不是。因为第二段有这么一句话:“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一个“具”字说明李密曾经向皇上详细地报告了一次推辞不做官的原因。

师:非常准确,我们对李密第一次详细报告的具体内容无法知晓了,但这份谢绝任命的报告的效果怎么样?

生:不能令晋武帝满意,反而更严重了。

师:何以见得?文中有依据吗,如何理解?

生:因为文中紧接着写“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生:“切峻”说明诏书的语言急切,态度很严厉了。还对逃避怠慢态度明确表示了责备。

师:皇帝显然很不满意,像是在最后通牒。所以当李密第二次上书皇帝,陈述自己的苦衷时,心情如何,又会怎么做呢?

生:他内心一定是惶恐不安,皇上震怒,谁不怕啊?

生:也许这是最后的一次陈情的机会了啊,只许成功,不能失败,慎之又慎啦。写的时候肯定会深思熟虑,字斟句酌的。 

师:有道理,李密就是怀着这种忧惧的心情写作《陈情表》的,这种特殊处境决定了他必须精心构思,反复推敲之后才能下笔的。必须反思第一次陈情的不足,然后加以改进才行。我们可以从诏书的严厉措辞看出第一次陈情有哪里不足吗?

生:“责臣逋慢”,说明第一次陈情态度不诚恳,让武帝觉得是李密似乎对之前封给他的官职看不起吧。

师:很有可能啊。《晋书·李密传》中有一处记载,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李密的性格,进而窥知李密第一份奏表的内容。

出示PPT及译文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译文:李密有才能,常盼望转回朝廷做官,可是朝廷中无后盾,于是被调到汉中升做太守,他自己因为不如意而心怀怨恨。

生:这更加说明李密在对待晋武帝第一次征召时表现得不够谦恭,是完全有可能的。

师:这虽是李密祖母去世之后的事,但正如李密自己所说“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李密并非不追求功名,太子洗马不是一个重要的职位,李密估计也是瞧不起的。

学生表示理解。

师:那《陈情表》中他在态度方面做出哪些改进,如何字斟句酌了呢?

生:有不惜颂誉之辞,如“逮奉圣朝,沐浴清化”“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生:也有深表感激之情的,如“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师:李密还在文中用了很多贬低自己的字词,例如“猥以微贱”“亡国贱俘,至微至陋”,“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还有一个字在《陈情表》中出现了29 次。大家找找是哪个字?

生:臣。

师:除了“前太守臣逵”和“后刺史臣荣”两处指朝臣外,其余的27 个“臣”都是李密自称。但这些颂誉感激自贬的表态应该不是最能打动晋武帝的,能打动武帝的表态是什么?

生:孝情,“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生:我觉得陈述孝情似乎理由不够充足,估计第一次陈情时重点也是放在孝顺祖母上了,结果是晋武帝还是不满意。

师:推断得有道理。也许第一次陈情过分渲染孝情,让皇上觉得怠慢轻慢他的原因。何况李密在前朝做官的时候,他的祖母也是生病的。从文中可以找到根据的。

生:是的,“刘夙婴疾病”。

师:“夙”就是早早地,《说文》:“婴,颈饰也。”“婴”的本意也就是上古用贝做成的项链。由此义引申为“缠绕,围绕”。李密的家庭情况武帝不可能不清楚。那最关键能打动晋武帝的又是什么呢? 

生:我觉得是这句“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李密给晋武帝一个承诺,正是这个承诺让武帝感到满意。

师:说得好!李密必须陈忠情,只有这样,才能够打动皇帝。这也许是第一次陈情所没有的。看来李密第二次陈情并没有把孝情一泄到底,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它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前提下出现。正如清代学者余诚历就曾指出:“《陈情表》通体局势浑成,步骤安详,更极尽结构之妙。读者须细玩其词旨,及其转落承接,方不辜负作者苦心,而得此文之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