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悬崖边300平“豪宅”,守望着海峡对岸!丨户型库

 昵称35699500 2016-12-06


各位屏幕前的户友,大家周末愉快!今天库哥推荐大家一起再看一个户型改造,今天这个改造有点特殊,体量也比较大,颇有调性。在外侧俯瞰整个建筑,土黄色的主体颜色,使得改造后的房屋与整个村落融为一体。拱顶的造型和裸露砖墙处理,又让这个建筑本身充满着内敛,包容的品质。原本悬崖上的家,如今像灯塔一样矗立在海岸线上,为晚归的船只,指明方向。


在福建省连江县苔菉镇北茭村,委托人陈友云是一位常年在大海上漂泊的船长。家中面积达300多㎡、建造在悬崖边礁石上的房子令期格外担忧。


▲ 在悬崖上的房子


由于福建沿海地区每年都会迎来多次台风,矗立在海岸边的陈家常年遭受着台风和海浪的破坏,整幢房屋被侵蚀得残破不堪,家中空气也十分潮湿。除了脆弱的房体急需加固与防潮,陈家还有严重的漏水问题,就连埋在墙体内的电线也因此只能安装成明线,存在安全隐患。尽管大海给陈家人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但生于斯长于斯的陈家人对其仍拥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


▲ 委托人一家


▲ 项目所在渔村


改造前



 根据福州沿海习俗,入门处一楼大厅,除了婚嫁以及重要活动时使用之外,平时都是关闭的。陈家人的习惯一般都从一楼的小餐厅进入。

 

餐厅的门是平时入户门

▲ 改造前的大厅


矗立在礁石上的船长家,进门后就是一个l型的院子,既可以通只有在正式场合使用的客厅进去家中,也可以从旁边的小餐厅进入室内,紧挨着小餐厅是厨房,厨房既可以通往全家人招待客人用的大餐厅,还可以通往室外的面向大海的大阳台。


▲ 阳台都能看见大海


这个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能看到与中国马祖岛的大阳台环绕着船长家的厨房、大餐厅和一楼老人房。老人房曾是杨阿姨父亲的卧室,虽然年近百岁的老人家很喜欢这个面朝大海的房间,但是因为房间太过潮湿,无奈搬离。



 

船长家的主要活动空间都在二楼,除了一个起居室与公共卫生间之外,船长夫妇的主卧还有一个卫生间,另外两个卧室分别住着女儿与儿子,每个房间都有一个大阳台,除了女儿与儿子房间的阳台是面朝海港的,其余两个阳台都面朝大海。

 


虽然每个房间都无敌海景,但是紧邻海边,也给他们生活带来很多苦恼。除了潮湿,家中还存在着严重的漏水问题,连埋在墙体内的电线现在也只能安装成了明线。


房屋太潮湿 柜子里不敢置物

房屋太潮湿 地板开裂


房屋被海水侵蚀

房屋排水不好有积水


从室内了解了这个房子的角角落落,设计师董工在业主的陪伴下,绕道海上,从海的方向观察整个房子的位置和结构。

 
▲ 设计师在船上看房子


不同于设计师以往的海边图书馆以及海边教堂的设计案例,这次的改造关乎一家人的以后的生活。设计师从业主那里了解更多关于房子建造时的情况,然而业主也是一知半解。接着,结构专家从房屋结构,到整个地基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而这个矗立在礁石上的家,每年都直面着台风与暴雨的侵袭,经常会发生结构专家所担心的情况。

 


原本房屋的结构就需要加固,在看房过程中,船长家又提出了一个愿望。船长一家报名参加改造之前,他已经办理好了三层加建所有手续,但是对于那么脆弱的地基,能否再继续往上加盖,他们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由于设计师平时的工作大都在北京进行。又因为这个村子的位置相对偏僻,这次异地来到南方改造,董工和肖从真商量决定在当地寻找施工方施工,虽然仍未开工,但对于各种施工的规范和细节,他都一一与施工队交流并确认。

 


在开工前夕,委托人特地邀请主持人来到北郊,对于这一次房屋改造,原来他们家还有一个特殊原因。船长家位于福建省连江县,而在海峡的对岸台湾省,也有一个连江县,两个连江县隔海相望,杨阿姨叔叔就住那个连江,每年春节,89岁的叔叔一家十几口人都会回老家团圆。

 
委托人与台湾亲戚团圆


大部分的人与事,99岁的杨老先生已经记不得了,但是看见小自己10岁的弟弟,他还能一眼认出来。


杨阿姨之所以想改造并加建现在的家,一个是想把老父亲再接回家居住,也是想等条件变好,让台湾的亲戚们多来走动,特别是89岁的叔叔,陪伴自己的老父亲。


改造过程


设计师用模型模拟拿出5稿方案

搭建脚手架改造开始

设计师要求在砖墙上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



设计师要求施工队做样墙


南北两侧改为内墙混凝土加固,东西两面因为在船长家自己院落里,还是使用了外墙混凝土加固,墙体虽然加固完成,不过,房屋东侧有一小部分地基是用柱子支撑,建在礁石之上,二十多年的风浪侵蚀,两根柱身都出现了裂纹,这样的地基,能承载楼房的改造和加建吗?为了确保安全,设计师特别拜托结构专家在北京,根据现场柱身的裂纹分布和走向,进行了承重和抗震试验。


令人吃惊的是,这两根看似脆弱的支撑柱,居然和加固后的墙体一起,完全能够支撑起改造和加建后的新家。


设计师最终选择了混凝土结构


施工遭遇邻居阻挠



原本想改造的公共空间


改造一个遮风挡雨的公共雨棚,让大家可以作为聊天休息区域,没想到遭遇邻居的阻挠。


邻居不同意公共空间改造


村里组织沟通公共空间改建


设计师最终放弃公共空间改造


 扩大窗户面积

每个窗户都有伸出去的窗套


窗套可以隔开雨水

三层拱顶浇筑完成

三层拱顶浇筑完成

设计师打算利用边角料

设计师选用玻璃砖作为三楼拱顶部分墙面材料

设计师选用防潮涂料

设计师选用小木模板

设计师选用竹木地板


三层拱顶浇筑完成


标准确定,施工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防风雨的混凝土窗套体系已经略见雏形。




在黄岐半岛最北端,在朝阳的映衬下,这座曾经险象环生的“悬崖上的家”,也终于逐渐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改造后


在外侧俯瞰整个建筑,土黄色的主体颜色,使得改造后的房屋与整个村落融为一体。拱顶的造型和裸露砖墙处理,又让这个建筑本身充满着内敛,包容的品质。原本悬崖上的家,如今像灯塔一样矗立在海岸线上,为晚归的船只,指明方向。



这座矗立于海岸上的建筑,不仅给即将退休的船长,一个温馨牢固的新家,也像灯塔一样,温暖了跨越台湾海峡血脉亲人,照亮了他们,回家的路。


建筑改造后

建筑改造前

建筑改造后


用毛石的院墙,和带有肌理的土黄色的建筑外立面相互映衬,和谐而具有层次感。


建筑改造前

改造后的新家,依然矗立在悬崖边,映衬着夕阳,在海边的建筑群落里,显得别致又不突兀。 




门厅

一进院门,建筑师选用海边特有的毛石砌成地面和花坛,保留了地域文化的痕迹。步入室内,整个一楼的空间被完全打开,从进门处就能看到大海。


建筑师选择了部分墙面,采取暴露原有砖墙肌理的做法。这样做也是应委托人的要求,在新的空间里保留了原有房屋的记忆。


整个前厅的区域,选择白色和木色相拼,大气而开阔,大面积落地门窗的设计,保证一楼空间的采光充足。



厨房


半开放的厨房简洁而明亮,双灶台的厨房设计,将油烟相对较小的蒸煮安排在开放式厨房内,而煎炒油炸的灶台置于外侧,既满足了一家人逢年过节接待亲友时的需求,也不影响的餐厅的环境。


墙面上的小窗也光线引入厨房,补充了这个区域的采光。


一楼的地砖也是选择本地的毛石为原材料,进行了精细的加工,既能够抵御潮湿,又融入了本地的文化。



从厨房看向院子


厨房与前院相通,不仅利于排烟,还能看到外边的景致。动线的重新规划,让整个房子的通风状况也得到加强。


餐厅


防风雨的混凝土窗套体系,不仅保证了空间的通风和采光,也能解决海边雨水的渗透问题。



可以容纳十人同时就餐的餐桌,能够满足家人和招待亲友使用。


一层楼梯


从楼梯看向厨房

一楼老人房

一楼的老人房采光通风都很充分,分床式的处理符合了老年人的需求。


一楼老人房

为方便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特别设置了两张床,床底的收纳增加了储物空间。


加宽的采光窗设计,让老人即使躺在床上,也能欣赏大海的美景。

老人房对面增加了一个洗手间。坐浴器的设计方便老人使用。



女儿房


女儿的卧室位于二楼的南侧,巨大的采光窗将南侧的海景镶嵌成墙上一幅画。外侧的阳台可以欣赏村落和海港的景色。



主卧


二楼的主卧,选用了颜色深浅不一的家具,将空间点缀的错落有致,暴露原有砖墙的肌理,是为了纪念船长夫妇当年自己盖起的老楼。

三十多年前的结婚照被设计师放大并挂了起来,温馨而怀旧。



深浅不一的柜子搭配着实木门窗,让整个房间显得格外宽敞和温暖。巨大的窗户为这个区域提供了充足的采光和通风。




主卧配有观景阳台,以及独立的卫生间。卫生间内,特别配备的大浴缸和智能马桶,让每次辛苦出海归来的船长,回家能够得到最好的休息。


主卧阳台


主卧区域里的小阳台视线极佳。一把当地人手工制作的藤椅让整个空间显得非常惬意温馨。

二楼儿子房对比

儿子的卧室位于二楼西侧。全景的阳台和门窗设计,将整个海港的景色映入室内。

二楼客厅对比

二楼的客厅,也用两面海景作为最美的装饰,木制的门窗与地板,营造出温馨的家庭氛围。


楼梯间


顺着楼梯向上,局部的挑空处理和把三楼天窗的光线引入二层。

3层多功能空间


三楼的拱顶设计,使得这层空间通透而庄严。混凝土上拓印的木纹,不仅在视觉上更有穿透感,其独特的肌理,也让冰冷的混凝土,充满手工建造的温度。



两侧大面积的阳台,分别向大海和港口延伸。夹层处设置了一个单独的耳窗空间。不仅引入了东侧的采光,也让这里成了一个可以观景、休息的私密空间。



三楼的空间,除了现在呈现的一体贯通的休闲区域,建筑师也考虑到委托人后续实际使用的需求,做了多种可能性规划。整个空间可通过多个软隔断,和多功能家具组合,分隔成多个休息区域,方便亲友来访居住。由于目前家具和隔断等仍在加工。这样的效果暂时还没有实现。


东南两侧的海景从巨大的窗户映入室内。


三楼东侧的超大平台向大海延伸,多功能的座椅和茶几也让这个空间多了几分惬意。

西侧的平台也向外延伸,港口的美景映入眼帘。

超高的挑高让整个空间明亮而大气,面朝大海放置的跑步机也这里成了最美的健身区域。


多空能空间阁楼


拱顶东西两侧,使用了大量的玻璃砖,将光线和景色引入室内。


从阁楼景窗看海


委托人给设计师的礼物 漂浮的灯

委托人给设计师的礼物 混凝土冰桶

设计师给委托人的礼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