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勤分析多总结 做好信息化集成项目采购

 太平盛世在等你 2016-12-06

前段时间,笔者所在集采机构完成了一个典型的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因此类项目细分市场不明晰、可借鉴成功案例少,故实施中面临一定困难。集采机构经过全面分析调研后,精心组织实施,采取了提前介入、咨询专家、预案设计等措施,最终圆满完成。在此,笔者就该项目的概况及实施中的一些经验和不足进行分析总结,希望给业界同行实施同类项目时以有益参考。

项目概况

预算9000多万元信息化集成项目

1.项目描述 “基于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化工程项目”,总投资8亿元,“先期启动”预算1.88亿元,本次采购的“交换平台”预算9409万元。

2.采购目标 一是建设一个平台,即市级健康信息交换共享平台。二是横向扩展、纵向示范,即医联平台联网三级医院,范围从23家市级医院扩展到全市34家三级医院;建设完成6个试点区县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并实现联网共享。三是各区县基本完成所属医疗机构医生工作站等基本信息系统的建设。四是完成健康档案的共享调阅,满足内外网用户的调阅需求。

3.项目特点 典型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包含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硬件,还包括数据库、中间件等系统软件和现场开发的应用软件。

4.采购需求 技术需求:采购标准、验收标准、项目实施规模、项目边界划分等内容已基本完成,但部分指标描述尚不清晰,且存在一定倾向性和*指标过多、过于复杂等问题。基本商务需求:供货周期、质量要求、伴随服务、付款方式、分包管理等主要内容存在合格投标人要求过高、过多,供货周期要求更是不合理等情况。

5.实施难点技术方面,表现在目前我国类似项目尚无成功经验,仅在一些城市有试点。

指向性方面,项目前景看好,供应商参与热情高但鱼龙混杂,采购人对前期调研过的某些公司有比较明显的倾向性。

市场方面,属于成熟市场,供应商群体非常多,但细分市场不明晰,由于专业知识差异,市场供应品质也会存在问题。

项目设计

设置经验分权重 加大负偏离扣分力度

1.实质性响应条件:要求太高,会造成招标失败或竞争不充分;条件过低,会使大量供应商涌入,导致滥竽充数现象出现。经与采购人反复沟通,以及基于市场现状和采购经验,对技术指标的偏离情况作加减分处理,既保证招标成功,又适当限制投标人。

2.评标设计:对集成项目,笔者所在集采机构一直采用综合评标法。对于评分细则,在原集成评标模板基础上进行细化调整,如调整了行业经验权重,加大了指标负偏离扣分力度,力争最终结果符合采购人要求。

3.合同要素:采用笔者所在集采机构标准的集成合同模板,包含标的、实现标的最起码的工期、实现标的最基本的工艺要求、验收规范、货款支付、伴随服务、合同变更、纠纷处理等,只提原则性要求,具体细节由采购人与供应商签补充协议解决。

4.采购方式、组织形式:采用公开招标方式,但因时间紧,采用“顾问式采购”,集采机构提前介入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项目实施

4家供应商竞争 7名专家评审

1.社会响应度:采购公告发布后,有25家供应商下载招标文件,6家参加项目答疑会。

2.开标状态:4家按时递交投标文件,投标价分别为9180万元、8908.8万元、7605万元和5000万元。

3.自我评审(经办人员对结果的预判):根据评分标准及投标文件响应情况,审阅所有投标文件后,认为投标价7605万元的W公司中标比较合理。

4.专家评审:有6名专家和1名采购人代表组成评标委员会,经各专家独立打分(客观分统一),最终W公司以99.16分被推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7名评委的最高分均为W公司)。

5.评标结果落实:1日组织专家评标,2日收到采购人对评标结果的确认,3日完成所有内部审批流程并上网公示评标结果(无质疑),督促采购人与供应商在规定时间内签订合同。

采购结果

成交价7605万元 节约资金1804万元

1.市场竞争度 市场响应热烈,共25家供应商下载招标文件(通常集成项目下载招标文件的供应商数量在10家左右),但最终投标单位仅4家。主要原因,可能是经验分的权重较高及许多投标人对能否按期完成这么大的项目信心不足(也说明类似项目成功案例不多,在本项目中增加经验分权重是必要的)。

2.采购结果与设计差异度 采购结果符合原设计,且中标价格也较理想(中标人投标价7605万元,预算9409万元)。

3.社会效应 采购人对结果及整个采购过程都非常满意,评标专家也认为招标文件、组织工作都没问题,且对投标情况比较满意,认为符合市场实际情况。但从后期项目实施来看,供应商也比较满意。

经验总结

降低经验分权重 由13%调整为5%-8%

由于该项目工作量大、预算资金高,且市场成功案例较少,因此供应商经验较为重要,故在招标文件中设置了供应商的经验分权重,为13%。但从后期招标看,集成类项目市场成熟度还是高于业内预期的,所以建议今后类似项目经验分权重适当调低为5%-8%。

集成类项目今后可考虑标准化采购

在此类项目采购中,可以考虑通过统一采购文件、培训供应商、明确完整的采购周期等措施,逐步实施标准化采购,但信息系统的个性化差异较大,所以要对招标文件、评分标准进行微调。

集成类项目实施归集采购基本不可行

因每个项目都不一样,且采购人几年才建一个信息系统,以后是不断改进、完善和扩展。但对于一个大口单位,或是一个系统若干基层单位的类似项目,可考虑分成几个包一起招标,以减少工作量。

深化应用“顾问式”采购 提前介入有效服务

第一,服务提前,效率提高。本项目在采购人撰写需求时,采购机构提前介入,提供各项服务。是否分包?如何分包?参数指标如何设置?集采机构都为采购人提供了咨询和帮助,并提醒采购人,既不能要求太低、条件太少,以致太多供应商参与投标,给评标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又不能限制太多、要求太高,造成极少供应商参与竞争。

同时,集采机构还根据项目特点和性质,及18号令第21条“招标文件规定的各项技术标准应当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招标文件不得要求或者标明特定的投标人或者产品,以及含有倾向性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其他内容”和第22条“招标采购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就招标文件征询有关专家或供应商的意见”,对各项参数、指标、标准作了详细讨论,并组织专家论证。

9000多万元预算的信息化项目,应该说是大项目。但从集采机构接受委托到签约,总共用了不足2个月的时间,可谓高效,但实际前后共花了5个多月的时间。也就是说,效率的提高,得益于集采机构服务的前移。

第二,竞争充分,节支明显。在该项目中,集采机构不仅为采购人提供了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咨询服务,还协助采购人对技术需求进行把关。

根据18号令第25条,招标采购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可组织潜在投标人现场考察或召开开标前答疑会,因此在发出招标文件后,集采机构主动安排标前答疑会,再次听取供应商对招标文件有关内容的意见,并按照18号令第27条规定,“招标采购单位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澄清或修改的,应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15日前,在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发布更正公告,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该澄清或修改的内容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答疑会结束后,立刻对所有问题进行整理和回答,并及时发布澄清公告,通知潜在投标人。

正因为对需求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听取了专家和供应商的意见,保证了项目的竞争性,使得预算9409万元的项目,最终7605万元成交,节约资金1804万元。

第三,注意细节,成功率高。除讨论决定招标文件中的技术需求外,还对投标文件格式、书写、封装等细节作了规定,便于进行汇标、评标。

而且财政部18号令第30条也有这样的要求:“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应对招标文件提出的要求和条件作出实质性响应。投标文件由商务部分、技术部分、价格部分和其他部分组成。”开标后,集采机构及时进行了汇标工作,首先,进行符合性检查,查阅各种证书复印件,以及合格投标人条件;其次,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对各项指标的偏离情况进行汇总,汇标工作做得也相当仔细、完整,不仅列出各项重要内容及所在页码,且严格遵守只摘录不评价原则,以免误导或诱导评审专家,确保结果客观、公正。

正是由于集采机构采取了“顾问”式采购,将对采购人和项目采购的各项服务前移,而且考虑了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使得项目的进行相当顺利,不仅效率高,而且效果也相当好,采购人和采购相关方都较为满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