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一首苍茫沉郁的悲悯长歌----杜甫和泰山

 龘龘清欢 2016-12-06
“为天地

  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传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国古代杰出的士人,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往往会兼具报国安民的伟大抱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则是这一群人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杜甫,字子美,公元712年----到770年,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出身于北方著名士族京兆杜氏,祖父杜审言,字必简,唐初大诗人,格律诗的奠基人之一。父杜闲,官至奉天令。



  杜甫的诗作,多为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歌创作,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上悯国难下痛民穷”,诗风沉郁顿挫,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此,杜甫的诗作,被誉为“诗史”。



  杜甫虽躬逢大唐盛世,却命运多蹇,一生悲苦艰窘颠沛流离。在诗人58年的生命中,大抵有三段稍微轻松惬意的时期。一是“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的少年时期,一是写出被誉为“杜诗第一”《登高》的晚年暂居夔州时期。


  而青年杜甫“放荡齐赵间,裘马多轻狂”的壮游生活,以及同时期结识李白、高适并在东鲁泰山等地的交游和结下的深厚友谊,应该算得上杜甫一生中最为潇洒快意的时光。



  公元736年(唐开元24年),24岁的杜甫因为在东都洛阳进士不第,开始了第一次的齐赵之游。杜甫初至齐鲁,便被这片大地上丰富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巍峨壮丽的泰山所折服,并写下了著名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胸荡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由于这首诗太过于出名,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杜甫并没有登上泰山,而仅仅是在泰山脚下远眺了一番。


  “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朱崖著毫发,碧海吹衣裳…”,这首杜甫作于公元768年(唐大历三年)的《又上后园山脚》,向我们证明了诗人年轻时,的的确确登上了泰山,并站在深秋的日观峰上,“矫首望八荒”。



  公元745年(唐天宝四年)----746年(唐天宝五年),泰山之阳,汶水之滨。在杜甫第二次齐鲁东游之时,和李白、高适、李邕等文坛巨擘齐聚一堂,纵古论今,把酒言欢,高歌长吟。



  此后的几个月,杜甫和李白又相携游遍了东鲁大地,或寻访道教隐士,或携酒做日夜之游。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公元746年深秋,两人在今天曲阜东北的石门山分别。风华正茂的杜甫怀揣“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踏上了西去长安的路,而潇洒浪漫的李白则开始了第二次江东之游。此别即是永诀,自此之后,这两位中国历史上最为光彩璀璨的煌煌文星终生再未相见。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李白,以及众多诗人在泰山的游历,以及他们留下的气象高华风神俊逸的华彩乐章,给泰山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也给中华文明留下了极其光彩的一页。



  附言

  中国古代的文人,思想往往徘徊于“谋道”与“谋食”,“出世”和“入世”之间。许许多多的读书人,精神和心灵往往在二者之间纠结。杜甫的一生,大体在此种煎熬和痛楚中度过,诗人一方面向往着得遇明主做一番济世安民致君尧舜的事业,一方面却又不堪现实的黑暗几次弃官而去。这种理想和现实的纠结和反差,造成了杜甫一生颠沛坎坷的命运,也造成了杜甫最终的悲剧结局。也正是这种种多舛的命运,以及诗人博大的胸怀和悲天悯人的思想,才能使人们读到这光耀千古的“诗史”。--云深无迹


  感谢张捷老师摄影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