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实施维修业务外包的方法

 赵大宏 2016-12-06

选择合适的设备维修业务外包

        在选择需要外包的设备维修业务时需要进行如下评估:

        1、是否是设备管理维修的关键业务?对保护企业的核心能力是否至关重要?如果不是,则可以外包。例如设备的检修、备件的制作及修复等具体施工业务,相对设备的技术状态管理、经济管理以及设备更新改造的立项和可行性研究而言等属于非关键业务,可以选择外包。
        2、能否使总维修成本低于企业内部管理维修成本?如果能,则进行外包。例如将非生产线设备、IT类、部分非主作业线设备的点检维护、检修及备件供应业务选择一揽子外包,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及备件采购成本。
        3、具有持续优势的技术,能否通过许可或购买的方式获得?如果不能,则外包。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要求,某些无法买来的特定设备的维护业务只能通过外包方式才能实现。
        4、能否找到提供某项产品或服务一流的专业外包公司?并且随着需求量和复杂性的增加仍然可行?如果行,则进行外包。例如某些进口设备或备件的供应商基于长期合作的战略,承担企业备件供应及修理维护的外包工作。
        5、是否对所有外包维修业务的专业协作公司进行统筹协调并密切合作的一套管理机制?如果可行,则外包;不行,则需要重新考虑方案。因为一旦外包了,到真正实施大修或大的检修项目时,各方协作方面互相纠缠扯皮,最终影响的是企业利益。

注意规避业务外包的潜在风险

        企业将自己对业务的控制权转移给第三方后,将导致潜在风险。因此,必须考虑有没有风险规避措施。  例如:
       由于合作双方文化背景、所在国或地区在法律、合同、知识产权等方面规定不同所造成的风险;
       由于无法准确估计隐性成本,或者一味追求降低总成本,造成合作双方双赢目标不能实现的风险;
       由于业务外包方组织结构等方面发生改变以及资源重新分配,导致失去重要客户的风险;
       由于供应商会因此成为具有垄断力量的服务供应商或成为潜在竞争对手的风险。等等。

设备维修业务外包的一般程序

        1、界定核心业务
        只有确定核心业务,才能辨识出非核心业务,并实施对非核心业务的外包。
        2、选择合格的服务供应商
        不仅要考察其财务状况、技术实力,还要对其资质、信誉、能力进行调查,目的是签订长期可靠的外包协议,使双方都获利。要从长远角度,选择最优秀的合作伙伴,从而实现行业领先。
       3、配备负责外包管理的专业人员
       通常包括确定企业内部的人员如负责人、项目主管,人事、财务、法律等与外包有关的部门代表。外部人员包括顾问、法律专家、评估专家等。
       4、选择合适的设备维修业务外包模式
       设备管理业务外包模式有三种:
        (1)以提供劳务为主。即设备维修服务供应商与企业签订劳务合同,在合同期限内,向企业提供人员,由企业负责管理和调配,设备维修服务供应商则收取相应的劳务费。例如设备的检修协力、备件的制作及修复、设备的安装及简单调试,均可以按照相关的行业定额或企业与设备维修服务供应商之间制定的定额结算。
        (2)提供一揽子服务。即设备维修服务供应商与企业就某些设备维修业务达成协议,企业支付协议的费用,设备的维护工作由服务供应商全面负责实施。
       (3)两者兼而有之。要求企业和设备维修服务供应商均具备较为完善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及流程,并且对协力人员进行一定的专业知识培训和管理,该种模式对双方均提出了较高要求。
       5、明确双方的职责及业务流程
        明确、清晰的职责及业务流程是企业设备管理业务外包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双方在安全、技术、备件、成本等方面的职责与义务要非常明确,避免不必要的争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