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中的虚词

 老刘tdrhg 2016-12-06

古诗词中的虚词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在古诗词鉴赏中,我们重视的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名词,而对虚词有所忽略。其实虚词不虚,在诗中起着重要作用。下面仅以人教必修4中所选的李清照的两首词为例来说说。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两首词中的虚词,分为两类,一是单字虚词,如《醉花阴》中的”“”“,《声声慢》中的”“”“”“”“。一是复合虚词,如《声声慢》中的怎生

这些虚词,细细说来,各有其作用。

莫道合用,双重否定表肯定,强调的是词人李清照悲伤愁苦时的情状,表示比较,突出李清照为伊消得人憔悴,形销骨立,比黄花还瘦,强调的是思念之深,刻骨离愁。表程度,用在句中,表示秋天时节,忽暖忽冷,气候变化无常,最难调养身体。表时态,正在进行时,写李清照南渡,丈夫病故,书信无处可寄,是以见到北雁南飞,感到伤心。表转折,意思是旧时相识。怎么回事呢?李清照早年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剪梅》词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句,故称雁为旧时相识。一个,一个,表达的是悼念与思乡。

怎生,意思是怎么”“怎样。指的是晚年的李清照,孤苦伶仃,守着窗户独坐,怎样才能挨到天黑。表达的是李清照内心的凄苦与落寞。

总体上来说,有如下作用:

一是让诗句顺畅易懂。如《声声慢》中的”“”“”“怎生

二是舒缓音节,如《声声慢》中的

三是传情达意,深化意境。《虚词总说》谈道:“……虚词者,所以传其声,声传而情见焉。 如《醉花阴》中的字。

这个字,是再一次”“又一次的意思,强调的是李清照与丈夫分离已久,已不是第一次在佳节时独守空房了,写出了分离之悲更深。着一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与丈夫共用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一个字,抒发的是李清照在又一个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

古诗中的虚词,表停顿、关合、呼唤等常规作用,还有特别的传情达意的作用,这一些都是不容忽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