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碳相图详解

 石愚天 2016-12-06
今天小编整理汇总了关于铁碳相图的知识点,方便大家对铁碳相图的复习~~~
相图中的点 线 区的意义

平衡结晶过程及组织
分类: (按有无共晶转变)
  • 碳钢           (Wc<>
  • 铸铁           (Wc>2.11%)
  • 工业纯铁     (Wc<>
七种类型: (根据组织, 按含碳量分类) 
  1. 工业纯铁      (Wc<>
  2.  共析钢        (Wc=0.77%)
  3. 亚共析钢      (Wc=0.0218-0.77%)
  4. 过共析钢      (Wc=0.77-2.11%)
  5. 共晶白口铁   (Wc=4.3%)
  6. 亚共晶白口铁(Wc=2.11-4.3%)
  7. 过共晶白口铁(Wc= 4.3-6.69%)

Wc=0.01%的工业纯铁
L→ L+δ→ δ → δ+γ(奥氏体)→ γ → γ +a (铁素体) → a→ a+Fe3CⅢ(三次渗碳体区)

共析钢
L→ L+γ(奥氏体)→ γ→(共析反应)→ α(铁素体)+Fe3C(共析渗碳体)→ 
α+Fe3C+Fe3C(三次渗碳体区)
省略Fe3C, 最终组织: α+Fe3C (既: P (珠光体))

P (珠光体): 铁素体(a)+渗碳体(Fe3C)

共析反应: 727℃ 
γ0.77→ α0.0218+ Fe3C  (P珠光体)
W α 0.0218 =(6.69-0.77)/(6.69-0.218)=88%
W Fe3C =1-88%=12%

亚共析钢(Wc=0.40%)
L→ L+δ→包晶反应→ L +γ(奥氏体)→γ→γ +α(铁素体)→共析反应→  α+P(珠光体)→ α+ P+Fe3C(三次渗碳体)

省略Fe3C, 最终组织: α(铁素体)+ P (珠光体)

包晶反应: L+ δ →  γ(奥氏体) 

共析反应后的α与P含量:
WP=5P/SP
W α=S5/SP

过共析钢(Wc=1.2%)
L→ L+γ(奥氏体)→ γ→ γ +Fe3CⅡ(二次渗碳体)→ P(珠光体)+Fe3CⅡ (二次渗碳体)

共析反应后的Fe3CⅡ与P含量:
WP=4V/SV
W Fe3CⅡ =4S/SV

共晶白口铁(Wc=4.3%)
L→共晶反应→ γ(奥氏体)+Fe3C(共晶渗碳体)→共析反应→ P(珠光体)+Fe3C(共晶渗碳体)+ Fe3CⅡ (二次渗碳体)

L→ Ld(莱氏体)→ Ld’(低温莱氏体或变态莱氏体)

共晶反应: L→ γ(奥氏体)+Fe3C(共晶渗碳体)
共析反应: γ(奥氏体) → P(珠光体)
P(珠光体): α(铁素体)+ Fe3C(渗碳体)
Ld(莱氏体):γ(共晶奥氏体)+Fe3C(共晶渗碳体)
Ld’(低温莱氏体或变态莱氏体): P(珠光体)+Fe3C(共晶渗碳体)+ Fe3CⅡ (二次渗碳体)

亚共晶白口铁(Wc=3.0%)
L→ L+γ(初晶奥氏体)→ 共晶反应→ γ(初晶奥氏体) + Ld(莱氏体) → γ (初晶奥氏体) + Ld(莱氏体) + Fe3CⅡ (二次渗碳体)→ 共析反应→ P(珠光体)+Ld’(低温莱氏体)+Fe3CⅡ (二次渗碳体)

共晶反应后,该铸铁中组织组成物中,
初晶奥氏体含量:W γ =(4.3-3.0)/(4.3-2.11)=59.4%
莱氏体含量: W Ld=(3.0-2.11)/(4.3-2.11)=40.6%

过共晶白口铁(Wc=5.0%)
L→ L+Fe3C(一次渗碳体)→共晶反应→ Ld(莱氏体) + Fe3C(一次渗碳体)→共析反应→  Ld’(低温莱氏体)+ Fe3C(一次渗碳体) 

易混淆的概念
  • 重结晶:在固态下的相变结晶过程。
  • Fe3C(一次渗碳体):从液相中结晶出的先共晶渗碳体。
  • Fe3CⅡ (二次渗碳体):从奥氏体中析出的次生的渗碳体。
  • Fe3CⅢ (三次渗碳体):从铁素体中析出的渗碳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