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世刚点评读者临《麓山寺碑》

 家有学子 2016-12-06

常  乐(河南)

 

临习感言

《麓山寺碑》是李邕行楷书的代表作。李邕一生书写过的众多碑铭,以麓山寺碑最为精美。该碑笔力凝重雄健,气势纵横,素有“北海如象”之说,如五岳之不可撼。初次临摹无法取得其神采,理解不够深刻。经过多次反复练习研究,明白其结体纵横相宜,笔法刚柔并施,章法参差错落,行云流水,化柔为刚。

名家点评

这幅临习作品和原作品比较接近,他最大的优点就是有书写性,每一个点画不是安排的感觉,有连贯的书写感或者说是有笔法在里面的。但是唯一的问题就是写得太潦草,不太严谨,如果再稳重一点,把点画交代的清楚一点就会更好,同样险绝的特点没有写出来。总体来看还是有笔墨情趣的。

李向东(北京)

 

临习感言

李邕书法从二王入手,尤得益于集圣教序,更能入乎内而出乎其外,以行书入碑,又掺入碑笔法,而自成风格,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能和王羲之相比较的书法家,正所谓“右军如龙,北海如象”,后人评价其作品如“华岳三峰,黄河一曲”,麓山寺碑就是其代表作。

虽然李邕是行书入碑的高手,人们学习行书,却往往绕过他的麓山寺碑(以及李思训碑),而取法二王,或者颜鲁公,甚至直接进入宋四家。究其原因,李邕似乎说过真谛:“学我者死、似我者俗。”不易上手、不易走出,大概是学习者的共识。学得太多,容易刻板,没有个性;学得形似,难挣藩篱,不得脱生,从李邕书法风格走出来的人确实不多。书法报组织临习该碑,给大家出了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题目,笔者斗胆尝试,一是出于对书法的热爱,以及向同道学长学习的渴望,二是自己有王羲之行书和魏碑的练习经历,中石先生曾经看过我的作业后,认真地表示肯定和鼓励。通过这几周的临习,谈些初步感受班门弄斧,以期指教。

一、用笔上,如何把握方折劲挺和婉转流丽的关系。此碑风化剥蚀较重,但是能看出用笔的方劲挺拔,应当说有两处渊源,一是北碑技法的运用,一是集圣教序的影响。集圣教序由于是行书入碑,刀刻导致一些细节的损失,但是对笔画内部起伏顿挫连带等细微处的省略简化,带来了行书发展的新路子,普遍认为李北海就主要得于集圣教序对笔法的简化。但是大家可能更容易忽视集圣教序另一个特点对李邕笔法的影响,就是刀刻必然产生的方笔,所以宋拓墨皇本题跋提到:“圣教须看其用笔之方”,笔画的顿挫因为方笔而更加风神外露。不能因为存在许多流动柔美的行书笔画和风化棰拓的蚕食,而疏忽方笔的使用,否则学习此碑则会染上轻佻、庸俗之病。使用方笔要沉着厚重,落笔处锋芒毕露,比如“仁、兹”字中撇和横的起笔、竖的转笔,“大”字的收笔见方,还有一些行书笔法中也要坚决使用方折笔,比如偏旁部首的木字旁。此碑更多的是行书字形,所以有牵丝连带,灵动遒丽,但用笔不可漂浮,比如“家”“流”“云”“法”等字。本质上讲,就是用重笔写王羲之,而不像褚遂良用轻笔写王羲之

二、结字上,如何把握欹侧纵横和端庄凝重的关系。孙过庭曾讲到“既知平正,务追险绝”的艺术发展阶段,麓山寺碑就表现出敧侧多姿、不主故常的境界。李邕夸大了王羲之的很多特点,大胆借鉴北碑斜画紧结、左低右高、上舒下敛的结构,最明显的就是右肩上拔,以侧取势,加上行书笔法,势若攲而反正,笔断而意连,在险绝中求稳定,在动态中求平衡,从而形成迭宕凌厉的气势,把二王的温文尔雅和大唐的高昂激越结合起来。王文治评价道:“以荒率为沉着,以敧侧为端凝,北海所独。”但学习者如果过分强调这一点,突出奇崛,则确实容易写出荒乱、唐突,所谓狼奔豕突的景象。后人对李邕也有微词,谓其“得右军之气,而失其体格”,“横逸已极,弊在太偏”。李邕艺高人胆大,虽时出新致,千变万化,却是收拢得体,复归平正。 “贤”字头重脚轻如泰山崩裂,但是收笔两点巧妙处理,字形稳当自如;“真”字两个横拉得很长,重心故意下移,上疏下密,反而脱俗。

三、节奏上,如何把握提按流利与顿挫迟滞的关系。此碑兼具行书的圆转流畅和楷书的方正规矩,线条瘦硬,粗细适中,时疾时徐,时滑时涩,总体行笔较快。这就要求我们书写时,看准后果断下笔,不可拖沓,同时不可过于夸张提按。我们容易做到行笔较快,但是往往不敢放手顿挫迟滞,担心涨墨。其实仔细观察的话,慢而不滞正是学习此碑的诀窍,以楷书的方法来写草书,不能一味追求迅疾飞动,比如“法”“德”“虑”“水”,字形为草,灵动飘逸,但气息不失凝重,每个字都有疏密之变、离合之美,正是因为行笔慢而不滞。这样也就理解了“善用笔者,真草兼善”,作草如真,作真如草。

四、气韵上,如何把握气息贯通和诸体交融的关系。此碑虽是楷、行、草相杂,气脉却协调均匀;虽是敧侧飞动,气息却沉着干净。尽管如此,笔者前些年曾经发文妄言圣教序与兰亭、十七帖相比,因为入碑和一些字拼接的原因,气韵是有中断的。李邕难免受到影响,写出这样的宏伟之作,已经是高手中的高手。另外,对行书审美的细微元素,当代与晋唐应稍有不同,时代使然而已。有两点临习体会来分享,当然自己做得并不好。首要的是怀抱正气,摒弃浮躁,如果气息不正,纵使万般变化,楷、行、草势必相互冲撞,很难调和。其次,要知晓行草之变、用笔布白之理,否则,写出来的作品或者刻板,或者油滑,终落俗格。前面讲过的三个关系属于技巧类,尚可努力,而气韵这一点,只能参悟,所以力弱者、力怯者还是慎学,参悟不成,黄金变劣石。笔者也是战战兢兢,斗胆摸高,未可满意,仍在忐忑。

一个收获性结论就是,学习麓山寺碑是书法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因为李邕圆满地解决了行书入碑的课题,具有突破性进展,能给我们很多启迪,善学者也许能在当代书法中找出创新之变。

名家点评

这幅作品写得很稳重、很静气,这很难得。但是他把作品写成纯楷书了,这就写得和原帖有很大的距离了,还是应该写成行书。《麓山寺碑本身就是行书,这幅临习作品在起笔、收笔上楷书的痕迹太过明显,点画之间的映带、呼应差了一些。书写的不够,显得刻板不灵活,需要加强行笔的速度,加强书写性。

宋玮彬(甘肃)

 

名家点评

这幅作品特点抓的比较准,但是在结构上有点不准确,显得有些松散。《麓山寺碑的险绝没有写出来,写得比较平,看作品中的字感觉作者写的时候用笔不是很肯定,显得有些迟疑,有一点描摹的痕迹。书写性不足,还需要加强书写性,书法不仅仅需要把结构写出来。需要把点画之间的呼应、联系、衔接等特征写出来,写得自然,这件临习作品就显得不是特别自然,点画之间摆布的痕迹比较重,就显得零碎,气脉不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