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变上万工人命运,日方甚至把母公司都交给了它,凭什么?

 KJ833 2016-12-06



编者按:身处低利润率的代工行业,这家名为技研新阳的公司的人员流失率不到5%;它的日本投资方甚至还将日本母公司交给了它。这一切都归功于它的企业文化。这是一种怎样的文化?这种文化又如何落地?


无论是新阳人,还是它的供应商和客户,谈起技研新阳,绕不开的话题就是文化。除了到目前总共178期的《新阳之路》杂志,新阳有一个2.0版本的企业文化手册。这本小册子,对新阳的文化品牌、企业哲学、文化纲领、文化理念和文化载体做了条分缕析的刻画。除此之外,每年一个文化关键词,比如建厂20周年的“感恩”,今年的“精益”,都会通过公司的大小活动深入推进。


谈起企业文化,大家想到的可能多是如此种种。然而,到底什么是文化?


在我看来,走在新阳的路上,员工迎面走来大方地问好;郭文英作为集团总经理,每天与员工一同排队、坐在一起吃饭、唠家常,这些细节才是新阳的文化。


当然,文化是由表及里的。以上还属表相,往里走是企业的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了企业领导者判断对错的标准和做事情的优先次序。


2014年,在技研新阳成立20周年之际,领导层讨论如何概括百年新阳梦。在“员工幸福”和“客户感动”哪个排先的问题上,郭文英和协助她管理的日本副总之间产生了非常大的分歧。


“最后我坚持一定要把员工幸福放在第一。”在某些原则性的问题上,说话温柔的郭文英会显示出非常强硬的姿态,“因为只有员工幸福了,他们内心欢喜,才会开心快乐地做出好的产品;客户来,他们才会更加热情,客户才会感动。如果员工不幸福,他不可能做出好的产品,也不可能让客户感动。”


事实上,在“员工第一”作为百年新阳梦最重要一环被提炼出来之前,技研新阳就一直是这样做的。


从自建幼儿园到与小学、职校合作,郭文英首先解决员工的子女教育问题。而员工本身的成长也是郭文英的心头之患。


2008年金融危机后,新阳领导层统一意见:坚决不裁员,利用订单下滑的机会,开展对员工的各种技能培训和员工特训营。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各种文化班、学历班应运而生,原本单一的岗位培训和日语培训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这些培训教育为新阳培养了90%以上的管理干部。


新阳的文化贯彻得如此成功,除了在文化被提炼出来之前,已经形成了适合这个文化的土壤,新阳还有一个秘密武器:TCC(Teams culture circle),班组文化圈。


TCC以自然的行政班组为单位,效仿中国共产党“把支部建在连队上”的做法,即民主选举出来的圈长就相当于部队指导员的角色,负责文化宣导;行政班组长则是带兵打仗的连长。在TCC的各种竞赛、聚餐和文娱活动之中,公司的战略和文化潜移默化地传达给班组的每位成员,而成员间的团队凝聚力也日益增强。


我问郭文英,新阳是以代工为主的制造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很低,新投入的自动化、信息化需要经过市场的验证,前途未卜。在这种情况下,新阳在员工教育、第二代教育包括宿舍建设上投入那么多精力和资金,你心里没有打过鼓吗?


郭文英非常肯定地回答我:“我不打鼓,这一点我一点也不打鼓。”她坚信,对员工的投入,一定会有超过预期的回报,尤其是对员工的培训、成长上的投入。


她的理由是,对于制造型企业,最重要的是生产效率。“生产效率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人的潜能,一个是自动化技术管理。”郭文英说,“如果员工懂事了,明理了,我们的效率会不断提升,这都是员工的潜能和智慧在发挥作用。”


因为新阳的文化留住了人心,产品的品质和服务得到了保证,客户才会放心地将订单交给新阳。这样一来,文化和绩效划上了等号。


新阳的文化还在发挥着更大的力量。


今年,日本投资方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将日本母公司交给技研新阳,变成新阳的子公司,技研新阳变成了集团总公司,统辖其下包括日本在内的10家子公司,郭文英担任集团董事总经理,全权负责集团公司的管理。


郭文英不信任何宗教,但她信因果,信春播秋收,信天道酬勤,信得道多助,在她看来,这些是自然规律。她是世界上极少的那种无我、没有分别心的人。


我常常问自己,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是从一个小山村来的。以前我是农民的孩子,我要让我的父母、姊妹幸福,现在作为新阳的大家长,我要带领这一群来自农村的孩子幸福。”郭文英自白,“我很坚定,没有什么可以阻拦我,只要是能让他们成长,物质上也好,精神上也好,我都非常愿意去做。


直到现在,近50岁的她平均睡眠只有5个小时,忙起来只睡三四个小时,“身体累,可是心一点儿也不累”。


两天的采访,我见到了新阳从基层到中高层十多位员工,跟郭文英聊起来,她都像谈论自己的孩子那样如数家珍。从她这个贫苦农民的女儿来看,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她所要做的就是为每一个生命创造平等的成长机会。


所以,你要问新阳的文化到底是什么?我想那就是郭文英对生命的理解:爱生命,呵护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绽放。


郭文英和她的企业文化部在文化推进上做出的所有努力,不过是让这种对生命的爱护由外而内陆嵌入每一个普通员工的心灵。但是,若没有郭文英这位践行者,所有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采访的最后,我问了郭文英有关接班人的问题。她早就做好了10年内退休的打算,对于如何选择接班人,她一点也不担心,“从现在就开始不断培养的话,到时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他到时候自然会得到大家的推崇。”


对于接班人,什么样的特质最重要?她还是回到了“爱”上:“首选一定要心是好的,要有好的品德,能力稍弱一点,都可以通过团队集思广益去弥补。爱的力量是无穷尽的。”


来源:商业评论杂志(ID:shangyepinglu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