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德国式思维?精确之美,理性之美

 爱雅阁 2016-12-06

 在中国,诚实的人多是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支撑着中上层社会的虚浮,谎言和不劳而获。有人说,最诚实的人,是最该用来踩的人。不踩他们去踩谁呢?这真是强盗逻辑。一个社会不该是这样立足才能运转起来。

  近来读一些关于晚清末年的一些书。惊讶于这一代人对东西方文化的深刻理解,比我在当前的时代里受到的教育深刻多了。后悔浪费这么多年,为什么不是一开始就能读到呢?转了这么大的弯!我在德国待了四五年,有一些关于德国和德国文化的感想。激发我的感想的,是我在雷司令产区的生活观察和学习。不敢用德意志这样的字眼,只好用德国式的美学这样的题目。如果是清末民国初年的一代人,可能会用题目德意志的美学。
 

图片

    先说说生活美学吧。德国人的生活有繁华和富足,也有平凡和朴素。物质上当然没有绝对的贫穷,只有相对的。繁华也有相当精致的一面。更多的却是平凡和朴素。家务活一般要自己动手。比如,刷墙,铺地板,安装家庭用具零部件。很少雇人。德国人好像对财富不张扬。除了气质和行为举止上有高雅和平凡的区别外,外表上很难看出一个人的在中国的所谓阶级和社会地位的区别。我是说一般的情况下。在德国举止不雅的人,也是有的。生活中精致的东西有很多。比如,葡萄酒。再比如,德国人的宠物。最爱养的动物要数狗和猫。花样繁多,打扮精致。而且小猫和小狗的模样绝对精神可爱。可见是受了很好的照顾。如果有机会看德国人的私人花园,也是很美好的事情。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植物,造型,颜色,开花,结果,装点着人们的生活。我常感叹,如果一个地方的人民把居住的地方打扮得这么美丽,这个地方的居民会多爱护这里的家园啊。可是他们都不把爱家乡的话放在嘴边,好像没有这回事似的。

图片


    
德国最出名的要数科技。我不是理工科的人,可是我还是在这里体会了技术之美:技术的深厚又精巧,结实又实用的地方。德国人的动手能力很强。遍布在生活的细节里的每一个技术发明,透着德国式的美学。简洁实用。最重要的是,德国人劳动时很认真。比如,街道里的公共绿化带要修剪,他们会开着车,带着工具,穿着园艺劳动时的工作服。车用来装剪下的枝叶。认认真真,剪完就走,极有效率。在中国时,长辈常会对我们说,干活时要像个样子。我常常不以为意。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太懒散,比起这里的人们的劳动态度,觉得会有一些区别。我常见这里的人们修剪参天的大树。本来树是自由生长的,可是德国人也要照顾大树。病的枝丫,太茂密的枝叶都会剪去。剪的那个口一定整齐,决不有半点突出。而我曾经有随手弄断枝丫的经历,可令的小树就留下一个参差不齐的断痕,很是怪异。那个时候,我看着也不以为不美。
  
 图片

 

    在看德国的民居和建筑物时,也有一些感受。欧洲的很多城市其实都很有特色。可是在德国的小镇,你也会发现一些很有美感的建筑。这里的建筑普遍不高,小而精致。和地面接触显得深沉而厚重。从不见取巧的地方。民国时曾有中国的作家在青岛,他看了德国的建筑后说,这就是一个民族,深深的扎根在天地之间,厚重又不失精巧。青年建筑派的建筑很多,也常见洛可可样式的花园别墅。那些花园别墅藏在高大的林木之后,常让我发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叹。德国并不是没有富贵阶级。住在别墅里的人并不是一般的人。可是这种富贵带着点含蓄和低调。它让你感到富足,也让你感到距离。这些都是透过园艺来表现。就像中国以前的大院前有门庭和石狮子的布置一样。
 
图片

 

   德语对于亚洲人应该很难,因为语系不同。我也是在和德语接触大约十年之后才慢慢感受一点其语言的精确之美。语法的性数格之类可以把人变得晕晕乎乎,不知所云。可是德语是有逻辑美的。和汉语相比,德语相当精确,隐含背后有某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也许就是德语适合德国人,汉语适合中国人了。看了逻辑严密的德文之后看中文,简直就是一种享受。突然之间觉得中文很空灵,意义简单,便于理解,不会附加思维的负担。也许是和我的专业有关,要看许多的法条。如果中文是母语要学德国的法学,真的要能忍受这种逻辑大冲撞。汉学家顾彬曾经说,德国的作家一天只写一页纸。这个我能体会,符合实际。虽然我不是作家,可是严肃的德国作家写东西,真的是有标准。即使不是每一个作家都能以文字留世,也不愿意因才华的平庸而给德语抹黑。这是另外一种文化态度,和现代的中国很不一样。其实真正的在中国以文字留世也不是那么容易。古代的中国文人能让人称颂的,是真的有才华,文笔好。
 
图片 


  很多人称道德国式的民主和平等。这个民族对民主和平等的确有异于其它民族的深刻而独到的理解,并在实际中贯彻执行。可是民主和平等也是有极限的。民主和平等会让世界多一点美好,可是并不会让世界完美无缺。很少有人注意到德国批评的美学。因为从我们当前的文化里走出来,我们常常受不了德国式的批评。因为广泛的言论自由,德国的批评不仅直接,而且尖锐,像一把尖刀插到你的心里。让你顿时失去理智。有时候,真的需要力量来面对德国的批评。可是忍受的多了,也会慢慢发现在言论自由的外表下这门批评是一项艺术。德国人的幽默也是产生于批评之中。他们好像很爱展现自己的智慧。批评就是一个绝佳的展示智慧的机会。和郭德刚的相声能比出一些区别。郭德刚自嘲,相声就是给人逗乐的,要让人卸下精神的负担,就得给人拌小丑,自我贬低,或贬低他人。总之姿态要够低。而德国人一般不会给人这种机会。所以他们的批评咄咄逼人,直中要害。也有批评适当的时候,所以会让我们感觉很受伤。可是如果多了解一点德国式批评的美学,也许就让我们多一些思考,少一些不必要的敏感。
 
图片

 

   也许当下中国需要的是与众不同的诚实。德国式的诚实也可以说是一种美学。我很少看到这里取巧的事情。可能典型的可以说得上取巧的是我在德国的一个幽默短片里看到的。内容是这样的:一餐馆的女主人单独在的时候,来了一位男客,愿意买女主人的美色。而且价格越说越高。男客自己也算有魅力,女主人当然乐意为之。然后镜头切换在完事之后,男主人急冲冲的回来了。问女主人是否有人给她一万块钱。女主人正在诧异,他怎么知道我们的交易。男主人说,我借了他一万块钱,他说好今天来还的。原来这位男客趁还钱时白占了一回女主人的便宜。这是我想起来的最取巧的事。在中国,诚实的人多是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支撑着中上层社会的虚浮,谎言和不劳而获。有人说,最诚实的人,是最该用来踩的人。不踩他们去踩谁呢?这真是强盗逻辑。一个社会不该是这样立足才能运转起来。
 
图片

     最后要写的就是成熟和理性的美学。和德国同学交往,往往惊讶他们的成熟,以至于过于成熟而让我心生疑问。为什么会这样?在亚洲年轻人中间很流行萌的。很大一部分男性对女性的欣赏建立在天真可爱的外表到性格的基础上,不喜欢成熟和理性的思想状态。尽量不沾染复杂的事情,乖乖听话最受奖励。在德国不是这样的。可爱的天真的状态只会见于一个人的婴儿时期,也可能到少年。可是再往后,就只能看到成熟的外表和气质了。性发育和交往比亚洲早,可能是一个原因。营养可能是一个原因。教育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这里的教育不会保护你,而是尽量告诉你世界的真相。遇到问题躲避不是办法,解决并承担责任才是根本所在。所以才会看到年轻人普遍的成熟的气质。二十几岁的人拿到中国一定会被认为三十多岁。相反,四五十岁以后反而比中国人看起来年轻一些。因为在中国,消耗掉青春和稚气的,是生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