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善若水斯为道

 方远图书馆 2016-12-06
老子是第一个以“水”来比喻说理的伟大思想家。在他的眼里,水就是“道”,水就是“一”,水就是“无”。


  “善”即水之美德,诚如老子所言:处世若水之谦卑,存心若水之亲善,言谈若水之真诚,为政若水之条理,办事若水之圆通,行动若水之自然,人品若水之纯清。如此生命便进入了至善至美至真的境界,于是老子阐明了“无为而治”的圣人至理。


  水,有容乃大,可纳百川;水,善莫大焉,可示百姓。水实在是一种外柔内不柔的自然造化,“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正是:“圣人化世,其解在水。”为君者可行垂拱而治,故天下安定;为臣者可恩泽施于人,则名声遐迩;为民者可清心寡欲,以乐享天年。


  老子之后,诸子各家侃侃而言,遂成绵延不绝的“水文化”现象。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斯即水,此乃“逝川”之典故由来。


  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善。”这就是所谓的“性善论”。

  庄子曰:“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天德之象也。”水的一“清”二“平”,真是功德无量,即天道。


  管子曰:“水,万物之本源也,诸生之宗室也。”他堪称环境生态学的祖师爷。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作为中国最早提出“民主”思想的人,实在难能可贵。

  孙子曰:“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取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也,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吕子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此即“生命在于运动”的原版。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让水一般的智慧,永远驻存在人间。“取静于山,寄情于水。”任水一样的情感,长久流淌在心中。

  生命源于海又回归海。试将“海”字拆解开来,不正是“水为人之母”?

  【文:那求生 图:度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