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户外 | “探洞”若只如初见——我必誓死不从!

 李涣 2016-12-07




道险可惊兮人莫用,乐天知命兮守岩洞。



“探洞,探索地下世界

现实却让我探索了一!座!山!”


via 子歌


探洞,也叫洞穴探险,说的洋气点叫Caving或Cave Exploration。是指洞穴探险者带着装备,进入洞穴,探索未知的地下世界。

关于探洞的介绍,就说这么多了。

毕竟,我的这趟探洞之旅远不止如此······


在开始描述这趟“惊天地泣鬼神”的旅程前,我先介绍一下我们这一行14人的组成部分——


一位将近50岁的大姐

多位户外零基础的小白,其中还有两位体重180多斤的男生

一位膝盖受风湿侵扰的女生

一位一只腿近乎“残疾”的男生



然后,必须隆重的介绍这次带领我们这帮户外小白们的教练大神————


黄潜艇

北京登山协会领队

北京洞穴探险发起人、教练及领队

资深户外爱好者

六年洞穴探险经验,丰富的带队经验


—————— 正文开始分界线 ——————



 不 期 而 遇  

First time


遇见“探洞”,始于一次偶然,也注定是一次必然。

因为工作需要,我认识了“探洞”这项运动,也认识了这位“探洞大神”。本就喜欢户外挑战的我,仅见照片,已被这项户外运动所吸引。

↑借用阿甘的一句话,探洞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拿到的是什么口味。黑暗幽闭的空间里,惊险+惊喜,是我对“探洞”的第一理解。

某一天,轩哥一句近乎玩笑的“周末去探洞玩玩”,于我就如寡淡的嘴里咬了一口柠檬,激活了我所有神经细胞。摩拳擦掌,时刻准备着!

我兴致满满的与同伴们挑选洞的类型、难度,商量着需要穿什么装备,带什么干粮,对未知刺激的不安与兴奋,使我一直持续着近乎亢奋的状态。鉴于自身能力,我们最后决定先从初级晶花洞开始挑战,毕竟在教练那得到的信息是:下车后爬山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洞口,是一个一般人就能挑战的平行洞。

↑我的想象:步行爬着山坡,赏着风景,一小时左右抵达山洞,坐在大大的山洞前,一起吃着带去的零食,然后换好装备,前往洞里看晶花······



 步 步 惊 心  

Dangerous


想象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当我站在山崖边,教练指着我脚下一片近乎垂直的悬崖峭壁,告诉我们需要从这徒步走下山,且不借助任何工具时,这一刻的空气突然安静,所有事情开始远远偏离了我的想象······

其实,此山不在高,1000米海拔仅此而已;此山不在险,远逊于华山、黄山、天门山;此山不在奇,没有名称没人记得,说起来也不过是房山郊外一座野山。可真当自己没有任何安全保护措施的陷入其中,它似乎一下化身成了嶙峋的怪物,一旦不小心触动它的逆鳞,它就会将你抛下山地,留你森森白骨。面对眼前一片空旷,天上地下,自己好像飘在半空般不踏实,我努力让自己靠向山壁,身体微蹲,重心下移,获得一点实感。有些碎石很多的地方,没有支撑,下不了脚,只能直接坐地上,滑着下去,我终于明白当时为什么都让我们戴上手套了,不四肢并用,根本无法前行。

只缘身在此山中,噫吁嚱!危乎险哉!


↑走着下山、坐着下山、趴着下山

下山过程中有一段山壁如刀削般,壁立千仞,没有草木抓拽,没有特别凸出的岩石攀附,此时的我已无法去看别的,去想其他,将自己覆身紧贴石壁,集中所有精力想着下一步,只考虑应该把下一步放到哪里,该怎样迈出下一步,考虑这些步伐能否让我安全。我完全沉浸在对下一步的思考之中,没有恐惧,只有每完成一步后的喜悦,也许这也算超越了自我的心理承受。

↑途中看见远处一位放羊人独坐山角,偌大的群山中,唯见一只黑狗陪伴,脑中突然想起一句话——“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着摸人。”

双脚回到平地的那一刻,挑战成功的激动把心装的满满的,好想即刻进行下一步的挑战,看看自己还能承受住怎样的惊险。

想象里的豪情万丈,始终躲不过现实的啪啪打脸。

当我从洞中爬出来,不,是滚出来时——感觉身体被掏空,当然,包括那颗不久前还满满的心也被掏空。回程的前半段路,是我至今记忆中走过最艰难的路,膝盖早已无力去支撑腿的弯曲,腿在颤抖,全身只剩下一股意念强迫自己,迈腿!迈腿!靠着两根树枝的支撑,数着步子“一、二、一、二”,灵魂早不知飘到哪个角落安息去了。想着还要去爬那面变态的悬崖峭壁,我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我开始怀疑自己,就这点能力,干嘛要来这自己折磨自己。

待我坚持到那段刀削般的石壁底下,还好大部分人都还停在这,也算赶上了大部队。在这休息了片刻的我跟回光返照似的精神了,攀上山壁,眼睛精准搜寻着每一处可以下脚,可以手攀的岩石凸出处,手攀,脚蹬,使力,摆脱了刚才没有灵魂的虚脱,感觉自己化身蜘蛛侠,充满干劲。看着后面的轩哥找不到下脚的地,哗哗直往下滑;看着前面的小黄毛疼痛的右腿让他无法动弹,一直挂在那,虽知这样不好,但在这样的对比下,我的自信心简直要爆棚了。

快速爬过这段,回头看着小黄毛仍然趴在石壁上,听着他几近绝望的嘶吼,真是后悔自己拉他参加了这次活动,现在的我也无能为力,只愿他“胁下生双翼,飞到天尽头”。还有后面精疲力竭的同伴们,就算教练是“大神”,可毕竟只有一个,看着渐暗的天和前面还长的路,今天,我们能全部安全返回吗?


山里的夜来的异常迅速,大片大片的黑肆意蔓延天空,不出一会儿广阔的山间就如一个封闭的世界,黑的让人窒息。头灯的电力都差不多消耗殆尽,所幸我手里还有一个手电,所以决定我拿手电先带着大姐往上爬,为她照着路。

黑夜里的山好像变了个模样,我根本找不到来时路的方向,看不见脚下的路,每一步都只能用脚不停去试探,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几次偏离方向走错路;几次踩到滑石险些滑下离自己方向越走越远的大姐;同伴大声指示着与大姐不同的方向;耳边小雨惊呼的哭叫声;寒风簌簌,如鬼魅般带着野草擦过我的身体。心,开始有些慌了,拼命咬牙告诉自己,冷静!冷静!路,不远了。不去管各种声音,不去管前面是否被野草阻挡,只管向着山顶同伴们照下来的光,直直前进藉着束光行过黑暗。最后还是拉着同伴递过的登山杖,连滚带爬跌至山顶


↑相对先到同伴们这样的“闲庭信步”,我还真是“连滚带爬”啊~

回头看着山下的同伴,似乎只是一个个小点平静的移动,如果不是我自己走过又怎会知道,他们每一丝的移动耗费着怎样的心力。

同伴们一个、两个,全员安全抵达,我们相拥,我们欢笑,我们赞叹小黄毛的“身残志坚”,感叹自己的牛X,这是劫后余生的庆幸,是突破自己的感动,也是同伴的力量。

去时人模,来时鬼样,也只有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苦 中 作 乐  

Interesting


用生命爬下攀上要去探的洞,眼前这个不多望一眼绝对会被忽略的只容一人体积的小洞口,再次颠覆了我的认知!


开始就得用爬的,这让我对洞里的构造不得不重新想象了。钻进洞口,黑黑长长的通道,使我想起了儿时动画片《魔方大厦》,里面的主人公每次都会从这样一个长长的黑暗通道里滑下,进入神秘的魔方世界。

洞里的世界狭窄封闭,跳出来看,整个洞就像一串香肠,一节节肠就是一个个洞穴。深处其中,你永远不知道穿过那个小小的连接洞口后,是什么样的新天地等待着自己,这也就是探洞的魅力所在——发现惊喜。

↑记忆中走过的洞穴模样。其实洞还在延伸,只是因为时间关系,看完晶花我们就返回了。

但惊喜总不会让我们轻松发现,每一个连接的通道就是最艰难的考验,一口当关,万夫莫开,有些通道口甚至隐秘到你不趴在地上都发现不了。洞里的通道不同于攀山那会立在空旷中没有安全感,而是有一种压抑的束缚感,让身体无法伸展,很多地方别说弯着身体,甚至要缩紧身体才能穿过。刀尖带着鞘,还能斩得了谁,紧裹的身体根本不知道如何去使力,只能强行去弯曲一点膝盖和手肘作为支撑点,一点一点去挪动,身体磨擦着凹凸粗糙的壁面,360°无死角地与山洞来了个亲密接触。

每到能直立身体的洞中,已无力去理会钻洞导致的一身狼狈不堪,只有去珍惜每一刻能伸展四肢的自由。看着教练每次不仅轻松过洞,而且“片叶不沾身”,“大神”的光辉挡都挡不住啊。


洞里的世界,因为有灯光和同伴,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黑暗可怕。


出洞的过程中,我的头灯没电了,而当时我的手电借给了同伴,又与前后同伴拉开了距离,在那个低矮的洞里,除了我,就只有黑暗,此时的我虽然害怕,但还好前后同伴的头灯光还能看见,正犹豫着是等着后面的同伴过来,还是爬过去和前面的同伴回合。一个黑影飞过,我甚至能感觉到它带过的风扫过我的脸,蝙蝠!脑子里一下充满了有关蝙蝠的恐怖画面。


吃人的黑暗让我已看不见前后那点光亮,内心的恐惧霎时蔓延全身,感觉血液都已冻结。如果不是忍不住大声呼叫后同伴急速送来光明,我想我一定会崩溃,原来,我的承受底线在这里——孤独的黑暗。



                           ↑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观察蝙蝠,可实在感觉不出同伴口中的“可爱”。

探洞过程的危险,还好有洞内变幻莫测的小惊喜来治愈。

看多了南方一些溶洞景点里被色彩斑斓的灯光照出的光怪陆离,在这样一个小小的空间里,只有头灯照射的钟乳石却有种无法比拟的原始静态美,水聚而滴,不管洞外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它依旧不被打扰的重复着,一滴、一滴,一年,一世······在这个孤独的黑暗空间里,自己听着自己的声音,制造着自己的形态


惊喜一波接一波,越往里走,所见越为神奇,但最好的总是在后面,当看到一片片像冰花一样晶莹剔透的晶花时,这一趟值了!走近观察,更是诧异大自然的力量,看着它最开始的状态是像钟乳石质地的“小蘑菇”,然后破口而出集聚成白色半透明的小疙瘩,“小疙瘩”蓄势完成,再喷发出如花般的结晶体。


这是怎样一种矛盾,明明是如此静态的生命,却让人感到一种爆发的力量美;明明都是顺着引力或风向生长,它却如此肆意张扬的生长,好想有一台时光录像机,看看在数十万年的时间里,它到底是如何,安静的绽放。



  独 家 记 忆  

Memory



↑还没出发的我们,笑的太天真······

这一趟,几乎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留下了“挑战勋章”—— 一身伤。


↑没戴护膝的后果

伤痕会淡去,但这份经历,对于我们这一行每个人都是一份独家记忆,至少我这份会一直记着。


在洞里,本着保护生态的原则,不该动的不动,不该摸的不摸,但是!地上碎石,能捡的还是可以捡的,它们虽加重了我回程的负担,但也是我这份独家记忆的一份实体见证!

若,探洞只如此次初见,我必誓死不从。

但,时间没有回头,也没有预知,下一次,谁知道呢!


—— END ——


有问题,聚伙来答




 咨 询  /   定 制   /  合 作

一 个 提 供 个 性 化 出 行 体 验 的 服 务 平 台

专 注 为 认 真 生 活 的 你 打 造 游 ·玩 新 体 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