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3 岁,解缙不但熟读了“四书”、“五经”等,还写下了很多即景诗词。如:云闲山秀丽,风静竹平安。诗兴梅边得,琴清月下弹。等等。
洪武十五年除夕,14 岁的解缙即景生情,挥笔写下了一副春联,贴于门首: 日望赣江千里浪;夜观庐陵万盏灯。 这副春联一贴出,便引得四邻观望,众人称赏。解缙家斜对门是赵员外的府第,这个赵员外是个倚官仗势、欺压百姓的家伙,他久闻“神童”解缙之名,但很不相信,看过解缙写的这副春联,也不由得暗自赞许了。可他心术不正,眼珠一转,便想出个鬼点子,打算以此来考倒解缙。他下令家人在解缙家大门朝向河堤的园子里栽了一园竹子,目的在于挡住解缙家面向赣江、远眺庐陵的风景和视线。仅一年时间,那园竹子便长得很高大了,果然如了赵员外的愿望,赵员外禁不住心头暗喜。 第二年除夕,赵员外府上杀鸡宰鹅,张灯结彩,准备欢度新年,而对面的解缙家还在等父亲卖完豆腐,拿钱回来买米下锅。解缙心想,咱人穷志不短,也写副春联贴在门上,全当过年吧!可写什么好呢?当他抬头朝赣江、庐山方向远望时,却首先看见了赵员外府第四周那郁郁葱葱的竹园,顿时有了主意,提笔一挥而就: 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 谁知大年初一清晨,赵员外一出门,一眼看见了这副春联,竟暴跳如雷:“我把竹子都砍了,看你还怎么'门对千根竹’!”于是命仆人将满园翠竹砍了个精光。 解缙本来并未留意赵员外家栽这园竹子的用意,见此情景,心中不禁又怒又喜。怒的是赵员外太霸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心想,也好,今天我要叫你毁了一园竹子气还消不了。随即取来笔砚,在对联末尾各添了一个字,使对联变成: 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赵员外见仆人们已将一园竹子砍得精光,以为解缙非撕那副对联不可,而大年初一撕对联,又是很不吉利的事情。赵员外正坐在太师椅上一边品茶,一边得意洋洋地想象着解缙家撕对联的窘相,忽闻听仆人告说解缙改了对联,忙出门来看。不看还好,这一看可把个赵员外气得简直要发疯,道:“来人哪,给我把竹根全挖掉!”仆人们赶忙去挖。愚蠢的赵员外以为,这下子解缙总该把对联撕了吧。可他万万没有料到,解缙又挥笔在联末各添一字,变成: 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把个不可一世的赵员外气了个半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