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龙境内长城与关口】古人智慧,历史遗迹!

 飞扬AB 2016-12-07



 一、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光辉艺术成就和惊人的创造毅力,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象征。


  青龙县境内长城位于青龙县南境,系青龙县与抚宁、芦龙、迁安、迁西四县的交界线。它东从山神庙乡山神庙村万人摸入境、蜿蜒盘绕经过山神庙、牛心山、隔河头、官场、南杖子、楼子石、草碾、七道河、白家店、三拨子、小马坪等十一个乡的高山峻岭,由小马坪乡青河沿村城子岭出境。离青龙镇最近的长城,在草碾乡西蚂蚁滩南,距县城53华里。


  (一)修筑长城的历史

  修筑长城的历史,考诸史册,记载繁多,说法不尽一致。《临榆县志》载:

  “长城始于燕,历代筑之非一。《史记》燕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郡以拒胡。《正义》引《括地志》:长城起岷山西十二里,东入辽水。齐显祖天宝六年,发民一百八十万筑长城,自幽州夏口至恒州九百里。七年,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于海。后祖天统元年,自库堆戍东,距于海,随山屈曲二千余里,斩山筑城,置立戍逻五十余所。周宣帝大象元年,发山东诸民修筑长城,立亭障,西至雁门,东至碣石。隋文帝开皇六年二月,发丁男十一万,修筑长城。七年二月发丁男十万余修筑长城。长城之见于史者如此。


  今人言长城必曰秦时筑,考之晋太康《地理志》:长城起乐浪之碣石山。《魏书》长孙陈传为羽林郎征和龙城,贼自西门出,将犯外围,陈击退之,追至长城下。是长城在龙城之外。而《通典》六言,蓟州北至废山城塞二百三十五里。然则今山海关之长城,乃徐魏公所筑之城,非古之长城也。”

  又载:“《明史》洪武十四年,徐达发燕山等卫屯兵万五千一百人,修永平、界岭等三十二关。宏治中,蓟辽巡抚洪钟筑边墙。自山海抵居庸,凡二百七十余处。隆庋中,军门谭纶请筑敌台三千、自居庸东届山海。”

  根据县志记载,考诸史册所书,我们可以看到,长城之工程浩大,不仅世所少有,其修建历史之悠久,也是世所罕见的。总的说,自开始修长城至明代末年,一直延续修筑了两千多年。


  修筑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到七世纪。那时正当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互相攻战,当时的齐、楚、燕、韩、赵、魏、秦等诸侯国,为了抵御匈奴族的侵扰和邻国的兼并,都在自己的领土上修筑高大的城墙。直到公元前三世纪(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新兴地主级阶的封建政权,于是派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北击匈奴,把原有的燕、赵、秦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增筑和延伸,于是形成了“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东至辽东,延袤万里”的万里长城。


  继西汉、南北朝之后,隋、金等王朝也都修建过长城。

  明朝是长城建筑史上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长城防御工程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北部有蒙古贵族势力的残余,之后,又有东北女真政权的崛起,所以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起修筑嘉峪关附近长城。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起,派大将徐达改筑以山海类为起点到居庸关的这段长城,并新建和重建了许多长城线上的城关要塞。特别是到了明代中期,为防御蒙古贵族的骚扰,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继续加固和改建了原有长城,在从山海关到居庸关一千二百多里的长城上,修建敌台一千零十七座。仅青龙县境内这段长城就有336华里,保存较好的156华里;有战台敌楼312座,保存较好的236座;有烟墩、烽火台29个,保存较好的26个;有大小关隘23处,主要关隘有擦崖子、白洋峪、冷口、刘家口、桃林口、界岭口、义院口7处。现在我们登临的长城,就是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增筑和重修的。这条长城东起渤海之滨的山海关,经河北、天津、北京、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直到甘肃省的嘉峪关、横亘八个省、市、自治区,全长一万二千多里。规模浩大,工程艰巨,是我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也是世界上伟大的土石工程之一。


  (二)建筑长城的结构

  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断修筑,万里长城早已不是孤立的一道城墙,它已构成一个从中央政权通过各级军事、行政机构联系最基层军事单位及守城戍卒的完整防御体系。例如明王朝,在长城沿线分设辽东、蓟镇、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宁夏、固原、甘肃等九个重镇(即九边)。每镇之下,又按不同情况分为许多“路”每路包括许多“关”以及城堡、墩台等。每个关口和城堡,又直接管辖一些城楼、敌台和烽火台。巡防的戍卒用呼喊、传檄或烽火为号,经由各级军事组织,把敌情传送到关城守备、各路军校首领、总兵,一直传报到朝廷。并在交通要道建有关隘,古时关隘旁边置重兵把守。


  城墙:青龙县境内的长城,是明代所建长城之一段。大部分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土筑砖包筑成的。底层以条石为基,外包以砖墙,中间填三合土夯实,城墙顶部用砖铺面。但也有的高山陡壁之处用块石垒砌。平均高八米,底部宽六米,顶部五米。山上长城建筑,因地势不同,高度宽度也不一致。高者八至十米,宽者二至四米,最窄处有约半米的小墙。城墙顶部外筑垛口,上有瞭望口,窥探敌情,下有小孔,为射洞,墙外还有排水沟和吐水嘴等排水工程设备。


  关城:是长城线上重要的防守据点,往往设在高山峻岭之上,或深沟峡谷之中,以控制险要,用极少的兵力,抵挡较多的敌人,确有“一夫当关,万人难开”之势。

  城台:长城大部分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修筑在悬崖陡壁之上,根据地形变化,城墙每隔半里至一里左右,就有一个突出墙外的战台,名为城台,作上下二层楼式,台上筑有铺房,一致是两间,住有守兵巡更、敲梆、举燧、昼望等。

  它与城墙相平,外沿亦有垛口,这在古代军事建筑上是有作用的,如敌人一旦兵临城下,城墙射口无法控制时,城台上突出的两侧垛口,就可以组成交叉火力,进行弯弓射击。


  敌台:城上每隔一至二里,还建有上下两层的“敌台”。(或称敌楼),全是砖砌结构,有的二拱,四拱或六拱,下成券室,四壁开箭窗六至九个不等。券室内储备粮草、军械、火药和供士兵居住。上层有瞭望的垛口。上下层之间,砌有“胡梯”,以便上下。

  烽火台:也叫烟墩、狼烟台。台间相距一般为“五里一墩,十里一台”。多建于高阜之上,险要之处。台上备有柴草、硫磺、硝石等引火物。一遇敌情,白天举烟,夜间点火,邻台得报,依次烽烟通报,千里防线,迅速传遍。明代成化二年还规定,在点放烟火时,还夹杂放炮,其规定为:来敌人百名举放一烟一炮,五百人举放二烟二炮,三千人以上举放三烟三炮,五千人以上举放五烟五炮。这样从点烟数目和炮声多少,得知来犯敌人之兵力。

  长城砖:青龙县境内的长城,从建筑材料看,总的说是条石基础,上筑砖包,在山上有的全是块石垒砌。条石长度不一,一般长70——90厘米,厚30厘米,长的则1——2米,厚50厘米。遇到低洼地,还在地下打木桩,上覆条石,以免沉陷。石上砌砖,每面墙平均厚一米。两面墙的中间,回填三合土,每层20——30厘米。至于城砖,由于年代不同,用途不一,规格有大有小,有重有轻,据考查,实测,有如下几种:

  一号砖(暂以重量定),长60厘米。厚12厘米,宽24厘米,重25公斤。

  二号砖,长44厘米,厚16厘米,宽21厘米,重21公斤。

  三号砖,长45厘米,厚10厘米,宽22厘米,重15公斤。

  四号砖,长37厘米,厚10厘米,宽18厘米,重10公斤。


  此外,还有异型砖,如垛口用的墙帽砖,以及下面射洞的半圆形砖等。

  可以肯定,修筑长城的工程,是异常艰巨的。但古人是研究了地形地势,根据具体条件而施工的。如在平原和丘陵地带,以及重要关隘,城上的敌台、烟墩等,都是砖石结构,夯土回填。但高山峻岭之上,则大部分就地取材,利用块石修筑,有的险隆陡壁之处,还要利用有利地势而建矮墙,或者不修城墙,则建高仅一米,厚约半米的墙。

  

  二、古道上的“关”

  

  关,是我国古代边防的重要设施。古时,主要以刀枪、弓箭、戈矛等武器作战,利用高墙深池,关隘要塞,出则为攻,退以据守,确能起到保卫领土,保卫人民生活的作用。

  但因其设在重要交通线上,不只直接对道路交通有巨大的影响,而且间接地影响到当时经济发展。


  (一)“关”的建设及其作用

  在古代,“关”通称为“关口”“隘口”或“关隘”。

  由于很多“关”是建筑在地势险要之处,而通行的道路大多又是狭窄的。它起着控制的作用。因而历代王朝为加强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在道路建设上都非常重视关隘的建筑。从现有古文献上查考。从公元前十一世纪的西周起始设“关”,一直到公元1911年的清代结束为止,大约有三千年的漫长历史。所以在中国整个国土上,很多地方留下了“关”的遗址和建筑。

  “关”在古代被定为“界上之门”。《周礼注疏》说:“王畿千里,王域在中间,有五百里界首,面置三关,则亦十二关。故云关,界上之门也。”以此作为出入国境的大门,并有道路通行。随着中国封建社会诸侯各国实行封建割据和兼并战争的加剧,到了战国时期,“关”的设置渐有发展。


  著名的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就是战国时期秦国设置的。《国策·秦策》说:“秦东有崤函之固,车不得方轨,骑不得并行。”“关”距长安四百余里,为秦国的边防要塞。在这里,刘邦与项羽两军曾激战,留下了击“关”的历史痕迹。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对“关”的建设更加重视,把长城和关口联系成庞大的防御体系。从现在的地图上看到,东起于河北省的山海关,西止于甘肃省嘉峪关的长城。以后,又经历代封建王朝不断经营、扩建,并筑造了出入长城边境线上的许多关口。即在长城境内的重要地方和地势险要之处,如京城、州、府、县的边境上通行道路狭窄之处,建筑关口,加强防御,并控制道路交通。

  到了明、清时代,又增设新关多处,总数超过了以前各代。现以明代论,据《明史·兵志》卷九十一载:“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自永平、蓟州、密云迤西二千余里,关隘百二十九,皆自戍守。于紫荆关及芦花岭设千户所守御。又诏山西都卫于雁门关、太和岭并武,朔诸山谷间,凡七十二隘,俱设戍兵。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敕燕山前、后等十一卫,分兵守古北口、居庸关、喜峰口、松亭关烽墩百九十六处,参用南北军士。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又于北平都司所辖关隘二百,以各卫卒守戍。


  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敕修嘉峪关。”实际上,从洪武年间到崇祯年间在陕西、四川、浙江、广东、广西等布政使司所辖境内还不断增建新关。依据《明山·地理志》初步统计,在上述地区新建关35处,加上明代以前旧有“关”数,总计达到455处之多(不包括口、堡),其中设有巡检司和卫所的为107处。巡检司的职责是主缉“捕盗贼,盘诘好伪”,“凡在外各州、府、县关津要害处俱设”(据《明史·职官志》)。

  从上述,可略知我国古代道路上“关”的建设概况又其作用。明王朝对建关、守关之所以重视,正如《明史·兵志》所说:是由于“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正统以后,敌患日多”的结果。所以“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分地守御”。但就其结果而言,即使设更多的“关”,也难以避免“宦竖降于关门,禁军溃于城下,而国遂亡矣”的命运。及至清代,也是如此。纵观我国古代三千年的设“关”历史,可以认为“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封建割据、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的产物。


  (二)青龙县境内“关”的设置及其影响

  据《抚宁县志》、《迁安县志》和《临榆县志》所载:仅青龙县境内沿长城线就设置大小“关口”23个(由东往西排),即:义院口、拿子峪、花厂峪、苇子峪、柳灌峪、孤石峪、界岭口、青山口、河口、乾涧口、重峪口、桃林口、刘家口、徐流口、乾河口、河流口、冷口、石门子口、白卫子口、白洋峪、新开岭、红峪口、擦崖子口。边城防线长345里,沿长城线分段设置巡防区5个,设官兵79人把守。如义院口巡防区设4个“关口”,防线45里,设把总一员、兵14名,计15名;界岭口巡防区设5个“关口”,防线115里,设把总一员,兵11名,计12名;桃林口巡防区设4个“关口”,防线92里,设把总一员、兵14名,计15名;冷口巡防区设3个“关口”,防线30里,关设外委一员,兵5名,防守御一员,防御一只计8名;擦崖子巡防区设6个“关口”,防线63里,设把总一员,兵28名,计29名。

  设置在我县境内长城沿线上的许多“关口”,并派官兵把守,严重的影响了“关”内外货物商品自由流通,妨碍商业经济的发展;限制行人、车辆自由往来,影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更主要的影响了塞外边关地带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提高,造成青龙县山区经济、文化落后的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关”的设施早已完成其历史使命,至今遗留在青龙县境内的若干关口,如义院口、界岭口、冷口等关,已成为中国古代道路交通史上的珍贵建筑物,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值得青龙县人民重视爱护。


摄影:小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