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单位安排的体检常不能避免猝死的悲剧

 llvsh 2016-12-07

急性心肌梗死造成青壮年猝死的新闻频频出现,这一消息也常令人们叹息不已。47岁《青岛早报》体育部主任马洪文,小马奔腾公司老总李明,年仅25岁的浙江电台主播郭梦秋均因急性心梗突然离世,就连互联网医疗春雨医生的创始人44岁的张锐先生也难以幸免……。这些人都可以算的上有学识、有技术的高素质精英。按常理来说,这些精英虽然工作压力大,重视健康的意识应该很强,很注意留意身体的各种信号,最起码一年一度的单位和公司的福利体检都要查吧,但为什么也未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对心肌梗死导致的突然猝死也没有起到预防作用。

其实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不难找到答案。举个通俗形象的比喻:心脏作为人体发动机,好比一个房间,有门(心脏瓣膜)、有电线(心脏传导系统)、有水管(供应心脏血管),心律失常就好像电线出了毛病,而冠心病是管道的毛病,供应心脏的血管堵了,瓣膜病则是门的毛病,门破了门打不开或关不严。房缺、室缺则是房间之间的墙破了。而每一项检查都有他的针对性和局限性。一方面,体检项目没有针对性,很像大筛查,不包含能够识别冠心病的最关键检查。具体说来,原因有以下:

1)常规的体检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大部分情况是查不出冠心病的,体检针对心脏主要是做个心电图或者彩超。光凭心电图和彩超很难确诊冠心病,即使心电图显示不正常,也不代表患者真正有冠心病,特别有些缓则心电图显示ST-T改变,被带上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帽子比比皆是,实际这样的情况很多不是冠心病,甚至完全正常。而心电图正常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可能会严重。心脏超声可以查房间大不大,墙壁厚不厚,门关的严不严,对心肌病,先心病和瓣膜性心脏病和判断心功能状态价值大,对是否有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极小。

2)目前认为确诊冠心病的金标准是冠脉CT造影或有创的冠脉造影,它可以清楚直观的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对冠心病诊断价值很大,冠脉CT价格很贵,而且本身是一种放射性对身体有一定损害的检查,不作为医生常规体检推荐,需要严格的适应症。所以一名严谨负责任医生也不会让病人随意常规做冠状动脉CT检查,要根据结合临床症状和危险因素综合判断以后,才会作出是否行冠脉CT检查的推荐,传统的体检更不会有这项检查

3)尽管冠脉CT造影或有创的冠脉造影可以清楚直观的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但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猝死的事件很多时候是不稳定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堵塞血管导致,占相当比例的急性梗死导致的猝死血管狭窄并不严重,见下图,现有冠脉影像技术,甚至先进的腔内影像学技术血管内超声(IVUS)和OCT也很难识别斑块是否容易破裂。这意味着就是查了冠脉CT和造影也不一定能够预防急性梗死相关的猝死事件发生。

为什么单位安排的体检常不能避免猝死的悲剧

为什么单位安排的体检常不能避免猝死的悲剧

为什么单位安排的体检常不能避免猝死的悲剧

A:血管仅中度狭窄,但有个斑块,斑块纤维帽很薄

B:在各种诱发因素(大量抽烟、极度劳累和紧张等刺激因素,斑块破裂出血

C:斑块破裂出血形成血栓直到完全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既然这样,究竟如何最大限度的避免这类悲剧?

  1. 一般来说,心梗在发病前或多或少都有蛛丝马迹,早期识别具有这些特征的高危人群:男性大于40岁,女性大于55岁、肥胖、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生活方式极不规律、暴饮暴食,抽烟酗酒、压力极大、有猝死家族病史。对于这些群体除了一定要有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平时还要留意自己有没有明显的活动后胸痛、胸闷等症状。

  2. 几乎没有灵丹妙药预防,最靠谱还是尽最大努力做好基本预防,特别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诸如管住嘴、迈开腿、戒烟、戒酒,低盐低脂饮食。

  3.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绝大多数存在极量的抽烟、极度的劳累和极度的熬夜,在急诊科这样的患者已经屡见不鲜,所以杜绝极量的抽烟、极度的劳累和极度的熬夜的情形。

  4. 冠心病与基因背景相关,既然我们改变不了世界,只能改变我们自己了。也就是说改变我们的遗传背景可能难以实现,但后天的生活行为方式是我们完全能够决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