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残疾人的文体活动更精彩 A07-专题新闻-湖州日报

 千百度361 2016-12-07
记者 李华 通讯员 黄小佳

    在第22届世界聋奥会上,忻月丹与队友获得400米游泳接力赛铜牌,沈佳莉、汤学良获得网球混双第5名;

    在南浔以“风韵南浔·共享小康”为主题的第三届残疾人文艺汇演上,全区20多位残疾人以自己的方式向所有观众呈现出别样的风采;

    在残疾人文化艺术示范基地,残疾人书画展成功举办,展出残疾人书画作品30余幅,培训残疾人艺术爱好者100余人;

    ……

    在南浔区,大大小小的舞台上,残疾人上演着自己的精彩生活。

    去年,南浔区创建了文化艺术示范基地、文化艺术团、残疾人体育基地等一批残疾人文体活动平台,配套出台了《关于鼓励残疾人文化创作和发明创造的奖励措施》,为残疾人参与文化体育活动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

    就在近日,一份《南浔区残疾人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2013年—2015年)》出台,为残疾人的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了政策保障,让残疾人业余生活过得更加有滋有味。

舞台在这里搭建

“没想到,我也能登台表演。”在轮椅上表演小品的残疾人朱惠新欣喜的是,在轮椅上生活了那么多年,能够再次登台,和那么多朋友一起为大家表演。

    当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在舞台上用轮椅秀出每个动作,当缺失双臂的残疾人用嘴巴挥洒汉字的时候……虽然每一个动作都艰辛无比,但从残疾人脸上流露出的笑容与自信,不难发现,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意义非凡。

    近年来,南浔积极为残疾人“唱戏”搭台。首个残疾人艺术团,已成为一个拥有30多人的大家庭,他们各个多才多艺,用文化艺术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残疾人文化艺术示范基地,为残疾人成功举办了多次书画展,展出书画作品30余幅,培训艺术爱好者100余人,并组织举办了残疾人书画爱好者联谊活动,邀请国家级、省级残疾人书画家传授技艺……文化艺术平台的创建,为残疾人参与文化生活提供了载体。

    而《关于鼓励残疾人文化创作和发明创造的奖励措施》,则搭建起了全市首个鼓励残疾人创作和发明的奖励平台。近日,宓荣卿就收到了该区残联送来的0.5万元文化创作奖励。

    宓荣卿虽然身患残疾,但是凭借对书画的热爱,走出了一条通向专业化的道路。南浔区残联一直密切关注宓荣卿的生活,并在他艺术的创作上给予了诸多支持。他的《速写撷萃》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后,南浔区残联第一时间送上了创作奖励。

    根据奖励措施,创作长篇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并由出版社单独出版的,奖励1万元;发明创造并获国家专利证书的,奖励1万元;创作书画作品并出版(或举办个人作品展的),奖励0.5万元;作品参加省、市好新闻比赛并获奖的,按获奖等级配套奖励。

    “这些奖励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支持。”宓荣卿告诉记者,残疾人在文化创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比别人更多的困难,支持对于他们而言十分重要。

    眼下,在南浔区残联的积极鼓励下,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投入到文化创作和发明创造的队伍中去,并在创作的道路上开花结果。旧馆镇的“乡村发明家”凌阿四克服因为患小儿麻痹症而落下的终身残疾,他的第八项实用发明专利(网状式窖井盖)已经获得国家专利局的批准;朱惠新行动不便,但是他却执着地成为民间故事的“守望者”,历时8年, 10多万字的《乡绅大侠》出版……

    据统计,去年南浔区残联共有4名残疾创作爱好者享受5次奖励,共计3.5万元。

梦想从这里飞翔

    忻月丹站在领奖台上,掌声因她而雷动。她向世界证明,虽然身患残疾,但是体育赛场上,她依旧追逐“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

    2岁时,因为一次意外,小月丹逐渐失去了听力。寂静的世界,对于小月丹而言是孤单的,直到她因为老师的推荐去学习了游泳,她开始走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在水里自由地畅游,我感觉很放松。”忻月丹说。

    游泳,让她找到了另一种表现自我的方式。在2004年举行的浙江省残疾人运动会上,忻月丹初露锋芒,一举夺得女子100米仰泳银牌。 2011年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代表天津队一举夺得1金4银。 2012年浙江省第三届聋人运动会,为湖州市代表队夺得3枚金牌。越战越勇的她,被国家队选中,在2013年第22届世界聋奥会上,忻月丹与队友再次站上了奖台,获得400米游泳接力赛铜牌。

    如果说体育对于忻月丹而言,是一种表现方式的话,那么对于倪国平而言,则是让他获得重生的跳板。

    2000年,一场车祸不仅让倪国平与一份稳定的工作失之交臂,更让他失去了站起来的机会。躺在床上的他对着天花板发呆,想象着奔跑的感觉,想象着麻木的双腿是有知觉的,但现实的打击,让这位刚退伍回来的特种兵不知道怎么安放自己的情绪。

    残疾人射箭运动员招募的信息,为倪国平带来了第一缕阳光。这次机会,他格外珍惜。在顺利进入省队训练后,他几乎每天都在训练。不停地勾弦拉弓,弦打到手臂上,手指也起水泡了,倪国平将水泡挤掉继续训练。一天10小时的训练量,让胳膊时常疼得抬不起来,但是他咬咬牙,还是坚持了下来。“不能放弃,这不仅是一次体格的锻炼,让我健康起来,更是一次精神的考验。”倪国平坚定的眼神,积极乐观的心态,不仅让他的技艺突飞猛进,同样也让倪国平收获了爱情。

    在南浔区残联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运动健将涌现出来。去年,南浔区残联精心组队参加省、市残联的多项运动比赛,在各类体育赛事中硕果累累:第22届世界聋奥会,忻月丹与队友获得400米游泳接力赛铜牌,沈佳莉、汤学良获得网球混双第5名;在市残联组织的4个单项比赛上,南浔也获得10金10银10铜……他们用汗水挥洒赛场,用“脚步”丈量青春。

乐享文体硕果

    在醒目的文化体育成绩之后,残疾人体育事业无障碍成为南浔区残联的首要目标。

    如今,残疾人文化艺术团已俨然成为南浔残疾人的新名片。不仅仅是因为它精彩的节目,更重要的是它传递出来的残疾人精神。

    从曾经担心“自己什么也做不了”、“自己什么也做不好”,到现在积极参与文化下乡等活动,全区残疾人用自己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也将残疾人这种特殊文化普及到全区的角角落落。

    “我们不是专业演员,但是我们想把快乐传递给每一个人。”作为艺术团成员的老杨,每天的必修课就是联系唱歌,还鼓动身边的残疾人朋友一起参与。眼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艺术团里,圆了自己的“舞台梦”。

    为使广大残疾人能够走出家门,“玩”转文体活动,该区创建了市级残疾人体育示范基地,以徐一冰游泳池为主要基地,以体育俱乐部、门球场等为支点,整合中心城区体育资源;联合区文体局建立文化体育场馆向残疾人定期免费或优惠开放。让全区的残疾人能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魄,增加信心。同时,建立文艺专兼职辅导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培养更多的残疾人文化艺术人才和体育文化。

    在这样的政策下,全区残疾人以社区、农村为阵地,依托公共文化设施和场地,开展多种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随着南浔体育文化事业的不断普及,提升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体育文化事业不仅锻炼了残疾人的体魄,还帮助他们树立了生活目标。”南浔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文化体育事业的普及正是文化体育赛事的深化。在各种文体活动中,逐渐清除了现实的障碍,让残疾人在心灵上接纳自己,也让全社会在情感上更加尊重残疾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