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痰饮方辨治疑难病案——周平安

 柴桂苓 2016-12-07

痰饮是三焦气化不利 , 水液在体 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所形成的一类病证。 因中气虚寒 、 阳气不运, 肺 、 脾、 肾三脏 功能障碍 , 三焦气化无权 , 津液敷布失调, 导致水湿饮邪不能正常地运化排出, 留着体内而成。《 金匮要略》 根据水饮停 积的部位分为痰饮 、 悬饮 、 溢饮 、 支 饮 四类 。 又以长 期 留而不行 的为 留饮 、 伏而不去的为伏饮 , 实际仍属四饮范围。 《 金匮要略》 的四种痰饮证是痰饮病辨证论治的纲要。 由于饮为阴邪 , 遇寒则聚 , 得温则行, 所 以《 金匮要略》 提出“病痰饮者 , 当以温药和之” 的治疗原则 , 结合痰饮病正虚邪实的病机特点, 分别标本缓急 的主次, 根据表里虚实的异同, 分别处理。
1、温 阳化饮解 眩 冒
《 金 匮要 略 》 : “心 下 有 痰饮 , 胸胁 支 满 , 目眩 , 苓 桂术甘汤主之。 ”心下即胃脘 , 饮停 胃中, 故胸胁支满。五脏 六腑 之 精 皆上 注 于 目, 今脾 胃气 机 不利 , 运 化 失权 ,则水精不能上布 , 清阳受阻, 浊阴不降, 故头晕 目眩。 在治疗上以苓桂术甘汤 , 温脾 阳以行气化饮 , 待 中阳健运, 气机通调, 则水湿之饮邪就能化津四布, 从小便而去, 实为“ 温药和之” 的代表。“ 心下有支饮 , 其人苦眩冒 , 泽 泻汤 主之 。 ”脾 土为湿 所 困 , 饮邪 中阻 , 清 阳不升 ,故 头晕 目眩 , 以泽 泻汤 培 土利 水 。白术 之 甘温 补 脾 培土 , 则痰 不生 ; 泽泻 之甘 成人 肾利 水 , 则 饮不 蓄 , 导水下行 , 则浊阴降而清阳升 ,眩冒可止。
苓桂术甘汤和泽泻汤合用治疗梅尼埃病 , 该病患者眩晕发作时常伴有恶心、 呕吐、 出汗、 面色苍 白、 眼球震 颤 , 眩晕常 突然 发作 , 发作前 耳 鸣增 加 , 听力 骤减 , 耳 内有 饱 胀感 , 每次 眩 晕发 作 数 小 时至 数 天 ,发 作 间歇 期长 短不 一 , 大多为数 月 1 次 , 也有 1 周数 次者。根据患者眩晕、 耳鸣、 恶心甚则呕吐、 胸胁满闷、 舌质淡 、 苔 白或 白腻、 脉细滑等主症 , 辨为脾阳不足, 蒙闭清阳, 饮邪 中阻 , 如果辨证准确, 及时给予二方加减治疗 , 往往 收到 良好效 果 。

2、攻逐水 饮 消胸水
悬饮的病位在胸胁 , “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 ,谓之悬饮” 。“ 脉沉而弦者 , 悬饮 内痛” 。盖两胁为阴阳气机升降之道 ,水 流胁间, 络道被阻 , 升降失常 , 故胁痛 。 水饮 上迫 于肺 , 则 咳唾 , 肋 间胀 满 , 气 短息促 。 水结在里 , 故脉沉 弦 。 在正 盛邪 实之 际 , 可攻 逐水 饮 , 使 胸胁之水从大小便泻下而去。本方应用的关键在于药物的制作、 煎服方法 , 由于芫花、 甘遂、 大戟攻下逐水的有效成分不溶于水, 因此必须以丸散入药。 另外由于此三药药性强烈, 刺激消化道黏膜 , 故用 10枚大枣煎浓汤 , 冲服 芫 花 、 甘遂 、 大戟 的药 末 , 可 以保 护 口腔 、 食 道 、 胃的黏膜 , 使 药物 仅产 生 泻 下逐 水 作 用 , 不致 引 起恶 心 、 呕吐等症状 。
芫 花 、 甘 遂 、 大戟散 剂 的制法 是 , 三 药分别 研末 , 过筛后 , 分别称重, 各取等量混合, 体质强壮者服 1. 5~2g , 瘦弱者服 0. 8~1g 。现代一般将药末装胶囊 (装胶囊时要注意清理胶囊外, 以免刺激消化道 ) , 每个胶囊装药末约 0. 4g , 第一次一般服用 4 个胶囊。 “若下后病不除者 , 明 日更服加半钱 匕” 。 第 2 日服用时需要加量,一般一次增加两个胶囊 , 由于药物可产生快速耐药性 ,如 果 第 2 日服 用 时 不加 量 则 不 能产 生 预 期 的 泻 下 作用 , 在临 床一般 嘱 患者连 服 2 天 , 第 1 天 服用 4 个胶囊 , 第 2 天 服用 6 个胶 囊 , 然 后 停 药休 息 1 周 , 如 果胸水 未排 除 干净则 可继 续加量 用 药 1 次 。服 药时 间是“温 服之 , 平旦 服 ”。晨起 空腹 服药 , 药后 当有 “快利 ”数 次 , 药后 2~3 个小时患者开始出现腹痛 , 肠鸣腹泻 , 一般腹泻 3~4 次即自行停止 , 先为软便 , 后为稀水样便 。“得快下利后 , 糜粥 自养” 。 下利后宜少量多次服用大米粥以恢复 胃气 。本方药性峻烈 , 易伤正气 , 不宜连续服用 , 更 不 能“ 日服 二次 ” 。
至于“夫有支饮家 , 咳烦胸中痛者 , 不卒死 , 至一百日或一岁 , 宜十枣汤” , 指 的应该是慢性包裹性胸腔积液, 病程长, 患者体质已虚 , 胸水难以速去, 用十枣汤效果亦不佳 。需要强调的是 , 对于结核性疾病 , 中医药有一定疗效 , 但必须配合西药 , 持续而不间断的抗痨治疗6~ 18 个 月 , 才 能真正 治 愈 。 本方 还 可用 于结 核性 腹 膜炎腹水、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 , 对于肝硬化腹水 , 一般第1 次用药效果较好 , 疗效可维持 1 个月左右 , 以后再用则疗效逐渐降低 。对于癌性胸水 、 心力衰竭胸水 、 营养不 良性胸水 , 以及已形成包裹之慢性胸膜炎胸水等 , 均非 本方 所 宜 。


3、通 利二 便抗 心 衰
“ 膈间支饮 , 其人 喘满 , 心下痞坚 , 面色黧黑 , 其脉沉紧 , 得之数十 日, 医吐下之不愈 , 木防己汤主之 。 虚者即愈 , 实 者 三 日复 发 , 复 与不 愈 者 , 宜 木 防 己汤 去 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其病机为水饮停于胸膈 间, 肺 胃气机受阻 , 上逆为喘满 , 壅滞于中则心下痞坚 。饮邪停聚, 气血不和, 荣卫失调 , 则面色黧黑 , 脉沉而紧。盖心下痞坚 , 饮邪停聚 , 原为实证 , 可用逐饮峻剂, 使饮去则痞消, 但使用吐下诸法攻之不效 , 皆由于正气已虚 。故用木防 己汤补虚清热 , 散结行水。若服后轻快一时, 不久又复发者 , 是饮 邪凝结成聚 , 木防己汤已不能胜任 ,宜加用攻里利水之剂 , 故去石膏加芒硝峻开坚结 , 通利二便 , 加茯苓通利水道 , 使饮邪从前后二便分消。本证属支饮久病 , 正虚邪实 , 治 当扶正祛邪 , 然攻补多少 , 又须谨慎从事不可 冒失 。 在虚实难辨的情况下 , 应该以虚为主, 先 以木防己汤补虚利水 , 以探情况。 若是虚证 ,自可见功 ; 若进药后病势虽减 , 但不久病复如故 , 再服原方无效者 , 说明病重 , 必须温通破坚 , 以散内结之饮邪 ,用木防己去石膏加芒硝茯苓汤治之 。
结合现代医学临床与实践 , “其人喘满” 即端坐呼吸之态 , “心下痞坚”乃肝脾肿大之象 , “ 面色黧黑”是心力衰 竭 缺 氧 的紫 绀 面容 , 以上 三 症 , 叙 述 简 而 精 , 实 为慢性 风 湿性 心 脏 病 、 肺原 性 心 脏 病伴 发 心 力 衰 竭 的 必有症状。 其它伴随症状如水肿、 小便不利 、 咳唾泡沫痰 、口舌干燥而不喜饮 、 舌绛唇青等也很常见 。病情危重 ,掌握虚实缓急 , 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辨证是否可以使用木防己汤加减的要点 , 是“脉沉紧” , 说明虽已出现心力
衰竭 , 但心搏尚有力量 , 如果脉沉微或结代则非本方所宜。 当根据阴阳盛衰情况选用真武汤或生脉散等方 。 如认证准确 , 本方疗效颇佳 。方 中芒硝可 以用到 30g , 在本方中 , 芒硝的利水作用是通过通利大便产生的 , 作用和缓 , 疗效肯定 , 副作用小 , 既不引起腹痛 , 也不引起脱水 , 因为芒硝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钠 , 其 中的钠离子可以起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作用。 关于防己, 其味苦辛性寒 , 归肺、 膀胱经 。本品苦寒降利 , 能清热利水 , 善走下行 而泄下焦膀胱湿热 , 尤宜于下肢水 肿, 小便不利者。由于马兜铃科 的广防己和陕西汉中产的汉中防己含有马兜铃酸 , 有一定 的肾毒性 , 在治疗本病 时不宜使用 。而 防 己科 的汉 防 己 (粉 防 己) 则 不 含 有 马兜 铃 酸 , 而 且有 明确的利尿作用 , 可以放心使用 。
慢 性支饮 , 常见于肺心 病心力衰竭 , 患者肝脾肿大, 腹水 , 甚至全身水肿 , 喘憋不能平 卧, 可 以用本方加黄芪、 苍术 、 白术 猪苓 、 茯苓、 葶苈子治疗 , 常可收到 良好效果 。

①: 王 某 , 男 , 29 岁 。 主诉 胸 闷 、 咳嗽 2 周 。患者2 周前无 明显诱 因出现胸胁满 闷不舒 , 咳嗽 , 少痰 , 初起 未予 重视 , 后 症 状逐 渐加 重 , 遂来 就诊 。 刻 下症 见 : 胸闷气憋 , 咳嗽 , 咳少 量 白痰 , 易 咳 出 , 不发 热 , 疲乏 无力 ,纳少 , 眠差 , 二便调 。 舌红 、 苔薄黄腻 , 脉滑细。 查体 : 胸廓对称 , 左中下肺 叩诊浊音 , 右肺叩诊清音 , 左中下肺听诊呼吸音消失 , 右肺呼吸音正常 , 未 闻及干湿哕音 。心率 72 次/ 分 , 律齐 。 理化检查 : X 线胸片提示: 左侧胸腔 积 液 , B 超 提 示 : 左 侧 胸 腔 大 量 胸 水 , 最 深 处11. 9cm。结 核 菌 素试 验 ( PPD) 强 阳性 , 血 沉 ( E SR )39mm/ h, 痰抗酸杆菌( 一) , 抗结核抗体( + ) 。诊断: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中医诊断 : 悬饮 , 饮停胁下。予异烟肼 、 利福平 、 乙胺丁醇三联抗痨治疗 。 因患者惧针 , 故用十枣汤泻肺逐水 。 将等量的芫花、 甘遂、 大戟粉 , 混合搅拌均匀 , 装入空心胶囊 , 每 日晨起用浓煎的大枣汤送下 , 第 1 天服 4 粒 , 以后每 日增加两粒 , 连服 3 天。 药后患者每 日大便 3~4 次 , 稀水样便 , 3 天后复查 , B 超提示 : 左侧胸腔积液明显减少 , 最深处 5. 1cm。停服十枣汤 3 天 , 服用六君 子汤调养脾 胃, 再次连续服用 3 天,从每次服用 6 粒胶囊开始 , 停药后复查 , 胸水消失。


②: 刘某 , 女 , 71 岁 。咳嗽、 咯痰反复发作 40余年 , 伴 喘憋 3 年 余 , 加重 3 天 。 患者 40 年前 因受 凉感 冒出现咳嗽、 咯痰等症状 , 自服化痰止 咳药 物后症 状缓解 。 以后每年冬季反复发作。 3 年前患者受到农药气味刺激后咳嗽、 咯痰症状加重 , 伴喘憋, 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 Ⅱ型呼吸衰竭、 肺原性心脏病、 全心 衰竭 、 心功能 Ⅲ级 , 反复多次住院治疗 。 此次就诊 , 咳嗽咳痰 , 痰 量多 色 白质 黏 , 不易 咯 出 , 喘憋胸 闷 , 夜 间 阵发性呼 吸困难 , 头晕 , 恶心 , 纳呆 , 脘腹胀满 , 眠差 , 小便少 , 大便 不畅 。舌质 淡紫 , 有瘀 斑 , 舌苔少 , 脉沉 弦 。查体 : 血 压 130/ 80mmHg , 口唇 紫 绀 , 颈 静 脉 怒 张 , 肝 颈静脉 回流征( + ) , 桶状胸 , 双肺叩诊呈过清音 , 双中、 下肺可闻及中水泡音。 心音遥远 , 心率 89次/ 分 , 律齐 , 双下肢水肿。理化检查 : X 线胸部正位片 , 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 , 肺大泡 , 两侧胸膜肥厚粘连。 心脏彩超 : 主动脉硬化, 左房肥大 , 二尖瓣关闭不全, 右心肥大, 三尖瓣 关 闭不 全 , 主 肺 动脉 增 宽 , 肺 动脉 中度 高压 , 右 心 功能 低下 。腹 部彩 超 : 肝 大肝 瘀血 , 胆囊 壁水 肿 , 脾 大 , 腹腔积液。中医诊断 : 喘证; 虚实夹杂、 心 肾阳虚、 水凌心肺 。 由于久病 少 阴心 肾之 阳虚衰 , 不能 制水 , 寒水 上泛 ,则水饮凌心侵肺 。 治宜温阳益气, 利尿平喘。 方用木防己去 石 膏 加茯 苓芒 硝 汤加 减 : 红 人 参 10g (另 煎 冲兑 ) ,桂枝 6g , 汉防己 10 g , 猪苓、 茯苓各 30g , 生白术 15g , 泽泻 10g , 生姜 15g , 炮 附子 10g , 葶苈 子 30g(包 煎 ) , 益母草 15g , 芒硝 15g (分冲) 。 4 剂水煎服 。 服药后患者每 日大便 2~3 次, 不成形便 , 药后腹胀 , 双下肢水肿明显减轻 , 夜问咳嗽, 喘息次数减少 , 上方加炙紫菀 15g 、 款冬花 15g , 又服 7 剂, 诸症 明显减轻 , 继用上方加减治疗月余 , 患者病情明显缓解而出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