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年,北京市民拧开水龙头可能喝上来自曹妃甸的淡化海水。知事从首钢京唐公司公司获悉,远在河北曹妃甸的首钢京唐海水淡化项目二期将于2018年年底投用,“首钢味”的淡化水除了供应曹妃甸,还有望进入北京及周边城市的市政自来水管线。
海上钢城——首钢京唐公司 “尝尝我们的水吧。”曹云明是首钢京唐公司能源部海水淡化作业区作业长,每次有客人参观时,他都会热情地招呼大家喝上一杯淡化的海水。尝一口,不咸,也没有丝毫异味,口中留下淡淡的甘甜,跟山泉水无异。 从过去的耗水大户,到如今海水淡化技术做到世界先进水平,首钢只花了不到十年时间。 2009年,海水淡化一期项目正式投产,如今一天能淡化5万吨水。曹云明介绍,首钢京唐公司海水淡化项目2015年产水1573万吨,占企业新水补充量的54.6%,淡化水成本已接近城市自来水价格。海水淡化后的浓盐水也是宝贝,供给附近的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日送浓盐水量4.8万立方米,每年获益368万元。 日产5万吨的海水淡化装置 咸咸的海水如何“点石成金”?工作人员解密道,海水淡化用到了低温多效蒸馏工艺,也就是利用热法工艺,通过钢铁生产的余热来蒸发海水,但热能回收利用效率低是个难题。据介绍,二期项目攻克了炼钢流程低品位余热回收、关键传热设备优化、浓盐水资源化利用、核心材料开发等多方面的技术攻关,计划运行三套单机规模大于3.5万立方米/天的示范工程,进一步降低海水淡化的运行成本。 除了热法海水淡化工艺,首钢还掌握了能耗更低的膜法海水淡化工艺。热法海水淡化产水和膜法海水淡化产水按一定比例勾兑后,将直供北京市政管网。据介绍,热法海水淡化产水,其含盐量低、PH也接近中性;而膜法海水淡化水质属于软水,缺乏钙、镁、氟和硒等对人体有益的元素。海水淡化水出厂进入市政管网之前,必须经过后处理工艺才能保证与现有市政管网的兼容性。 目前,首钢京唐海水淡化二期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预计2018年年底投用,届时日处理海水能力将达15万立方米,是一期5万立方米的3倍。另外三期和四期规划也在进行,项目完成后将形成海水淡化日处理280万立方米的能力,除了首钢京唐厂区生产使用,还可向北京及周边城市供应淡化海水,年供水可超10亿立方米,与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向北京的输水量10.5亿立方米相差无几。 像曹云明这样在曹妃甸海滨和海水打交道的首钢人,都有这么一个心愿:让更多人喝上“首钢味”的淡化海水,让曹妃甸为北京等更多城市“补水”。 转自长安街知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