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术小史 | 器物控、复古风格爱好者,他让古人觉得他是个古人

 dount168 2016-12-07

关于陈洪绶的画,当时的人评价说是“高古奇骇,俱非耳目近玩”,确实,“高古”与“奇骇”或许是对陈洪绶作品最贴切的形容,对于那时候的人们来说,他画的人与物就已经带有陌生和隔阂的感觉了,这种感觉或许就来自于陈洪绶画里的古意——不是宋元的画意,而是要直追晋唐的韵致。他一直在往源头里去,最后仍回到自己所处的此时此地。




·  他 的 怪  ·



可横拉图片观看


陈洪绶在他所处的那个年代就已经有怪诞的名声了,他的朋友曹溶说,“老莲道友布墨有法,世人往往怪之。”就像他画里名声最广的人物,都是狂怪样子,不是现实里的面貌,总是相貌奇崛,头部阔大,有着不太合常规的比例。而那些符号性的几何与线条,几乎是象征主义式的构成。


他画过的一幅《杨升庵簪花图》就是一个例子,画的是杨慎被流放云南时醉酒,画了女妆,头上做了双丫发髻,簪了花在头上,请来女妓捧觞,游行于市的事。杨慎在陈洪绶的画里挺着大肚,一副古怪样貌,神态也是滞滞的,画面却很生动。


可横拉图片观看


《杨升庵簪花图》局部


陈洪绶生在明末清初,和当时其他画家一样,在这个最具个人倾向的画家也无法不顺应时代变迁的年代,半真半假的疯癫也许是他们无能为力时所作出的自然反应。陈洪绶的怪癖性情虽然都显露在纸上,然而他的好友周亮工却一直在提醒,“人但讶其怪诞,不知其笔笔皆有来历。” 无论古今,人们都惊异于第一眼看到他作品时感觉到的怪诞,却不知道他所落的每一笔,都有来历。




·  往 源 头 去  ·

可横拉图片观看


尼采曾经在《查拉图斯特拉》里写到精神演变的三个阶段:从骆驼,到狮子,最后变成一个孩子。骆驼是背负着传统与规则长久地跋涉,狮子象征拥有打破传统与规则的勇气和精神,而婴儿意味着最终仍复归于一个纯粹的、有创造性的“我”。陈洪绶的崇古其实也是这样。


周亮工就有说过,“章侯儿时学画,便不规矩形似。”陈洪绶小时候临摹古人的画,就已经知道不能只停留在形似了。少年时,他跑到杭州府学临摹北宋名家李公麟的七十二贤石刻,闭门摹十日,临摹完了,出来给人看,问怎么样。人们和他说,像得很。于是他很高兴,又闭门临摹十日,出来给人看,问怎么样。人们回答说,不像了。于是更高兴。因为他明白,从像到不像,自己又走远了一步。


《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局部



《红叶题诗图》局部 陈洪绶

陈洪绶的画,时人评的“高古奇骇”或许最贴切。因为画面高古,“俱非耳目近玩”,所以总有陌生感,让人一时间惊骇。 那个时候,画家大多都学习宋元时期的绘画,但陈洪绶却主张师古要从晋唐开始,他在《溪山清夏图》上的提文里提出,要“以唐之韵,运宋人之板;宋人之理,得元之格,则大成。” 


《归去来兮图》局部 陈洪绶



《高逸图》局部 唐 孙位


陈洪绶认为,如果没有唐人画里的韵致,只学宋画的笔法,容易匠气而不生动;而学元画的人,容易只看到表面形式,胡乱涂抹,不遵从宋人的严谨法度,显得空洞草率。“学宋者失之匠”,“学元者失之野”,有晋唐韵致作底,再学宋画法度、元画的空灵,画路才不会野。


可横拉图片观看

《作画图》局部



《闲话官事图》局部



《水仙图》



《杂画图之黄流巨津》



《杂画图册之黄流巨津图》局部


他不是要把古人的成就推至一个不可及的高度,而是在回头观望的过程中,看到每个时代的唯一,反观我们的不可代替。从前的人说,“取法乎上,始得其中”,陈洪绶是不断地往源头里去寻,最后还是回到“我”所处的此时此地。




·  器 物 控  ·


《瓶花图》


陈洪绶是个器物控。他不仅是迷恋物,也迷恋于高古的情境,总是捕捉着遥远时代的物件。


晚明时的确兴起过一阵对物的崇拜,伴随而来的还有复古风潮,推崇古物。《小窗幽记》 里说,“香令人幽,酒令人远,茶令人爽,琴令人寂……金石鼎彝令人古。” 


在他画里出现的物件,几乎是非古不设,往往一个觚、一件茶具、一个镇纸、一个小小的水滴,都是朴素而古奇的器物,来历不凡,锈迹斑斑。陈洪绶作品中有许多反复出现的物件,青铜器、石头、芭蕉、枯木,这些物件就像是“道具” ,是画里有着特别意义的符号。



陈洪绶画里出现的器物



铜 器

明代中后期以来,在崇尚金石风气的影响下,有一种酷爱“ 烂铜” 的风气。陈洪绶的画中出现的很多用具, 如茶具、酒具、花瓶,甚至是作为文房器玩的如意、镇纸等小玩意,往往都取铜器。陈洪绶画了大量的青铜器,都是斑斑铜锈,也是他画里高古意味的来源之一。



《清供图》 ,所画皆为铜器



石 头

石头在传统的中国画里往往被作为背景处理,比如庭院里的假山或案头上的清供,但陈洪绶的石头却是他所用的重要符码,奇绝怪石总是与人相对。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说,“石令人古。” 这里的“古” 不是令人想起过去的事, 而是强调石的不变性。古人常常以石头象征恒久,而人的生命短暂无常,陈洪绶画里的人石相对,就像是瞬间与永恒互对包涵。



可横拉图片观看

《一品当朝》 | 《米芾拜石图》局部



陈洪绶画里的石头





·  纸 牌 屋  ·



水浒叶子 陈洪绶

2003 年,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在军中发布了一项“扑克牌通缉令”,通缉令是一套绘有人像的扑克牌,用以帮助士兵识别通缉犯。陈洪绶画过的一套“水浒叶子”纸牌,渊源就和“扑克牌通缉令”有相似的地方。


据说,水浒叶子最初也是朝廷为了督促百姓谨记镇压贼寇、维持社安,将刻有宋江等人姓名样貌的骨牌颁行天下,而后世易之以纸,水浒叶子才流传开来。人们用“水浒叶子”,用来玩一种叫“叶子戏”的纸牌博彩;晚明时候,这种纸牌愈发流行了起来,也被用于行酒令。


陈洪绶的这套水浒叶子是在好朋友张岱的催促下画完的,最初是为了接济朋友周孔嘉的家用。陈洪绶“凡四阅月而成” ,张岱看了很赞叹,说这套纸牌“古貌古服、古兜鍪、古铠胄、古器械,章侯自写其所学所问已耳。”水浒叶子是陈洪绶年轻时候的作品,这个时期他的线条刚硬,用笔多方折直拐,锐利急促,有异于他圆转流畅的高古线条。





·  美 女 与 烧 酒  ·



《斜倚熏笼图》


如果知道陈洪绶青年时投身仕途的勤奋,或许很难想象他中年后的自放。


陈洪绶的童年还算是快乐的,他自幼就聪慧,很小的时候就能在壁上画近十丈高的人像,逼真到众人惊异。他花了几十年,希望有功名,执政事。终于在42岁那年,进京在国子监任职,一开始很高兴,后来才知道皇帝是看中他的画名,才召他入宫绘制洪武以来的帝王像,不久就辞官归乡了。



《杂画图册之夔龙补裘图》局部


陈洪绶的父母很早就相继离世,青梅竹马的妻子早逝,长兄与他也不相和睦。母亲去世两年时,他二十岁,开始酗酒,尤其嗜好诸暨本地产的一种秣秫烧酒;二十六岁丧妻后,就更耽溺酒色。


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里说到他中年以后,纵酒狎妓自放,有人拿大把银子恭敬求画,他不睬,但要是有酒、有女人,他倒有求必应起来。清人毛奇龄在《陈老莲别传》里载,1646年的夏天,陈洪绶在浙东被清军所掳,“急令画,不画。刃迫之,不画。以酒与妇人诱之,画。”



《仕女图》局部


陈洪绶与张岱是多年的好友,在张岱回忆旧事的《陶庵梦忆》里,常常出现陈洪绶的名字。在书里,张岱记了一则陈洪绶的夜事。


1639年,时近中秋,两人从西湖回来,看到月色光明,就喊来童子,一起划船到断桥,想着一路喝酒,一路看月亮。张岱酒量不好,就没敢喝多,陈洪绶自己喝,也兴致勃勃。


忽然有岸上女子问童子能否搭船,是个漂亮姑娘,本来喝得昏沉的陈洪绶忽然兴奋起来,连说好的好的,那女子就利落地上了船。陈洪绶是个情场老手,手段高明,一来一往就和姑娘喝起酒来,张岱在旁边看得是目瞪口呆。他们又问姑娘住哪,她只是笑,不回答。等她下了船,陈洪绶暗暗跟在后头,只是姑娘转身一过岳王坟,就不见了。


故事发生时是“崇祯己卯,八月十三”,张岱43岁,陈洪绶42岁。两年后,明朝亡灭,他们周围的朋友相继殉国,而他躲进了绍兴附近的山里,自鹫峰跑至城南三十里的云门寺,剃发为僧,也是隐居,不过还是没有戒得了酒。

可横拉图片观看

《隐居十六观》图册,是陈洪绶逝世前一年的作品

画的是隐居生活的十六个片段,画面已至松容恬淡



- E N D -

▽ 还可以看看【闹事集】 ▽


它是卓别林的城市之光,是苏轼熬夜的缘由

这只八音盒里,有一段发往了太空的曲子



它寄存了奶奶的院子,神仙的翅膀,以及你的昨日


喝茶的游戏主义


我们那么忙,为什么要写字?


一休哥为什么要打坐?


文章、视频等内容为 Lstudio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 | 联系我们:Lstudio@VIP.126.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