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三种类别放大电路实物图
实际电子技术应用中,当线路中负载为扬声器、记录仪表、继电器或伺服电动机等设备时 ,就要求它能为负载提供足够大的交流功率,使之能够带动负载。通常把这种电子线路的输出级称为功率放大电路,简称'功放'。功放电路中的晶体管称为功率放大管,简称'功放管'。功放广泛用于各种电子设备、音响设备、通信及自控系统中。
工作状态 甲类放大器
正在加载甲类放大电路
这种功放的工作原理是输出器件晶体管始终工作在传输特性曲线的线性部分,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输出器件始终有电流连续流动,这种功放失真小,但效率低,约为50%,功率损耗大,一般应用在家庭的高档机中。
乙类放大器
两只晶体管交替工作,每只晶体管在信号的半个周期内导通,另外半个周期内截止。该机效率高,约为78%,但缺点是容易产生交越失真(两只晶体管分别导通时发生的失真)。
甲乙类放大器
正在加载乙类放大电路
正在加载甲乙类放大电路
甲乙类放大器兼有甲类放大器音质好和乙类放大器效率高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庭、专业、汽车音响系统中。
功能分类 前级功放
其主要作用是对信号源传输过来的节目信号进行必要的处理和电压放大后,再输出到后级放大器。
后级功放
其对前级放大器送出的信号进行不失真放大,以强劲的功率驱动扬声器系统。除放大电路外,还设计有各种保护电路,如短路保护、过压保护、过热保护、过流保护等。前级功放和后级功放一般只在高档机或专业的场合采用。
合并式放大器
将前级放大器和后级放大器合并为一台功放,兼有前二者的功能,通常所说的放大器都是合并式的,应用范围较广。
特点
正在加载功率放大器电路实物图
功放电路和前面介绍的基本放大电路都是能量转换电路,从能量控制的角度来看, 功率放大器和电压放大器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从完成任务的角度和对电路的要求来看,它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低频电压是在小信号状态下工作,动态工作点摆动范围小,非线性失真小,因此可用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计算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等性能指标,一般不考虑输出功率。而功率放大电路是在大信号情况下工作,具有动态工作范围大的特点,通常只能采用图解法分析,而分析的主要性能指标是输出功率和效率。
技术要求 功率放大器主要考虑获得最大的交流输出功率,而功率是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因此功放电路不但要有足够大的输出电压,而且还应有足够大的输出电流。因此,对功放电路具有以下几点要求。
效率尽可能高
功放是以输出功率为主要任务的放大电路。由于输出功率较大,造成直流电源消耗的功率也大,效率的问题突显。在允许的失真范围内,期望功放管除了能够满足所要求的输出功率外,应尽量减小其损耗,首先应考虑尽量提高管子的工作效率。
具有足够大的输出功率
为了获得尽可能大的功率输出,要求功放管工作在接近'极限运用'的状态。选管子时应考虑管子的三个极限参数Icm、Pcm和Ubr CEO。
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
功放工作在大信号状态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非线性失真,而且同一功放管的失真情况会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大而越发严重。技术上常常对电声设备要求其非线性失真尽量小,最好不发生失真。而在控制电动机和继电器等方面,则要求以输出较大功率为主,对非线性失真的要求不是太高。由于功率管处于大信号工况,所以输出电压、电流的非线性失真不可避免。但应考虑将失真限制在允许范围内,亦即失真也要尽可能地小。
另外,由于功率管工作在'极限运用'状态,因此有相当大的功率消耗在功放管的集电结上,从而造成功放管结温和管壳的温度升高。所以管子的散热问题及过载保护问题也应充分予以重视,并采取适当措施,使功放管能有效地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