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不要试图挑衅袋鼠,永远!

 ckeliter 2016-12-07

都说千万不要惹袋鼠,否则分分钟被揍死的节奏。

然而,最近一个澳洲小伙与朋友打猎的时候,他的爱犬遭一只袋鼠锁喉“绑架”。


危急时刻,小伙立马冲上去和袋鼠对峙,还杀出一记天马流星拳。



袋鼠一脸懵逼:刚才我是被人类打了吗?我爸都没这样打过我,你凭什么打我?!


呆呆地愣在原地好几秒后,袋鼠决定还是走为上计。

人类终于扳回一局。Oh yeah~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魔性的生物

——袋鼠



之前,袋鼠在我心中一直是这样的形象:

像小鹿一样活泼可爱~



浑身充满灵气~



各种萌萌哒~


可是,自从看了那些肌肉发达袋鼠的各种暴力视频和图片后,它的形象在我心里就变成这样的了:


这桀骜的气质,稀疏的胡茬,壮硕的胸肌……


上图中的肌肉袋鼠是红袋鼠,其体型最大,一般生活在澳大利亚中部地区这些环境较为恶劣的地方,所以战斗力非常彪悍:

它们可以一步跨越9米,奔跑时达到60公里以上的时速,强有力的肌肉让它们的利爪变成可怕的武器,强壮的后足在飞踢时更是极为凶猛。


套马的袋鼠你威武雄壮(预备,唱~)


你瞅啥?再瞅削你信不?



你,保护费交了吗?



怎么着,想打架啊?


看过肌肉袋鼠的照片之后,有木有脑补袋鼠跟人交手的场景?

袋鼠是生物界的自由搏击冠军,能连续挥拳几百下,加上强劲的双腿猛踹,人类可不是它的对手,分分钟被打趴,成年袋鼠站起来能有1米8以上。 

其实,历史上,澳洲、英国、美国、法国都搞过不少袋鼠和人的拳击赛。

后来因为动物保护主义者的抗议就逐渐少了。

这是当年的比赛场面:

1933年,美国,重量级拳击冠军选手Primo Carnera与袋鼠Jo-Jo在数千人面前进行了拳击比赛。


1931年,澳洲摄影师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对战袋鼠时,自信取胜的他甚至没有放下相机。


1932年的巴黎,拳手击中袋鼠的脸。


这一幕现在看来真是残忍且令人伤悲,但是在那时候,让一只袋鼠和人类进行一场拳击比赛,可是肯定能让观众们笑得前仰后合的。

尽管事实上,世界上很多著名的拳击选手会被袋鼠缠住。毕竟它们是不遵守比赛规则的,它们还有腿,会用前肢牵制住人类,并用后肢踢他们。



一言不合就动手~



还知道欺负小的...



偷袭,无耻!


所以,永远不要试图挑衅袋鼠,永远!



袋鼠是澳大利亚的象征,有人戏称,澳大利亚是个袋鼠比人都多的国度。

因为精力旺盛的袋鼠是全年繁殖的动物,只要有足够的食物和水,袋鼠人口可以轻松实现五年翻两番。


袋鼠通常以群居为主,有时可多达上百只。

袋鼠家族中“种族歧视”十分严重,它们对外族成员进入家族不能容忍,甚至本家族成员在长期外出后再回来也是不受欢迎的。

家族即使接受新成员,也要教训一番,直到新成员学会许多“规矩”后,才能和家族融为一体。(怎么感觉像是某些黑社会群体...)



袋鼠的攻击方式是用大尾巴支撑住身体,然后一套组合拳打完。杀手锏就是用强壮有力的大腿来个正踹。

我踹~


我再踹~


我还踹~


袋鼠躲避捕食者的常用方法是藏在水里。

谁要是不识趣地一直追到水里,袋鼠就会用前爪把它按在水里,然后,淹!死!

2009年,维州就有一只袋鼠试图淹死一个大活人。


德国獒犬的头被袋鼠强按入水中。


袋鼠属于夜间生活的动物,通常在太阳下山后几个小时才出来寻食,而在太阳出来后不久就回巢。


满月下的一对袋鼠,正在做不可描述之事,嘿嘿嘿,你懂的(这唯美的画面,感觉可以脑补出一部浪漫偶像剧了)


但是,当缺少食物的时候,它会违反作息时间,白天甚至三更半夜都可能在外头觅食,更甚者攻击人类。


在澳大利亚就曾经发生过一次令人哭笑不得的袭击事件:

堪培拉市的市政服务部部长在晨跑时,遭遇了一只正在吃草的袋鼠。

袋鼠二话没说,冲上来把部长大人打翻在地,一顿狠揍。

部长大人看了看对方的肌肉,放弃了抵抗。腿部被打得多处淤青,身上还有不少抓伤。

当时还有阴谋论说是人干的,但部长大人则确定,“没错,那是一只袋鼠……”


怎么样?老子敢做敢当!


更可怕的一个案例是,一名游客在景区被袋鼠袭击。

被害者被袋鼠上肢抓住双肩,不能逃脱,袋鼠原地起跳用下肢袭击被害者,袋鼠的指甲直接把被害人开膛了......


袋鼠君,你是不是还有一个名字叫杰克...


所以,袋鼠其实是一种暴力性很强,很危险的动物。

建议澳大利亚政府将这种生物全面转移到俄罗斯,那个民族才是袋鼠真正的亲人。

他们两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

都能打得过棕熊。




下面这货算是全澳洲最有名的一只袋鼠了,你可能认识——内心住着小公举、喜欢兔宝宝的袋鼠肌肉哥Roger。


看这肌肉加上呆萌的脑袋~



它两米一六的身高,以及平时喜欢跟其他袋鼠打打拳、喜欢追打人类的业余爱好,彻底颠覆破灭了我对于袋鼠是“萌物”的所有幻想。



Roger的日常锻炼内容,是踢碎铁桶,注意,是踢“碎”。


以及追着饲养员到处跑...



但人家小时候真的很萌。06年,澳大利亚Alice Springs袋鼠避难所救助了这个失去了母亲的小袋鼠,那时候,它长得像个森林中的精灵。




现在则已经长成了进击的巨人。



它有一只毛绒兔,每天都要抱着玩,谁想去碰一下它的兔子就会被它踢到死。这肌肉男少女心的即视感……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大家都是动物,为啥就你长得跟健美冠军似得?就算你尾巴和后腿有力量是生存需要,为什么还要练出如此恐怖的胸肌和二头肌?

答案是这样的:

雄性袋鼠在发情期,需要依靠强壮的二头肌吸引雌性。

吸引雌性的第二手段,则是展示自己的胸肌。

而判断女神愿不愿意和他好的方法是……闻她的尿。

总之,袋鼠简直就是澳洲动物界的小公举,欺负不得,饿不得,千万不要傻乎乎地去调戏它哦~



最后,科普一个关于袋鼠的小常识:袋鼠是不能倒着走的,它永远只会往前跳,永远不会后退。

这也是为什么它能光荣地登上澳洲国徽(和鸸鹋一起)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