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癌症、高血压、糖尿病最怕这一个字!院士总结,微信圈沸腾了~

 雪梅常在 2016-12-07

癌症、高血压、糖尿病最怕这一个字!院士总结,微信圈沸腾了~

2016-12-07 


趣味测试:据说90%的男士、99%的女士答不出来,你要挑战一下吗?

点击上方蓝字小明有话说查看答案!

老了不能过分自信,还是要关爱身体。

——程书钧院士


癌症、高血压、糖尿病已经成为离现代人距离最近、威胁最大的疾病。近年来,医学家正在研究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肿瘤防治方法———


别不信,先听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副院长程书钧教授下面这几句话,这几句话让整个微信圈都沸腾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副院长程书钧教授




你生气,癌细胞就高兴

50岁后

重视情绪管理,胜用任何抗癌食物




谈到癌症,人们往往关注于一些确切的医疗手段,却忽略了情绪变化对于癌症宿主——人的寿命的重要影响。程书钧院士说:




“我曾提出过一个观点———人体宿主因素的变化不仅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更会对肿瘤病人的治疗有重大影响。”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40岁~44岁年龄段恶性肿瘤发病率比35岁~39岁年龄段的增加了一倍,50岁以上人群占全部发病的80%以上;80岁达到高峰。从数据可以清晰看出,50岁以后肿瘤发生风险大大提高。


为什么呢?一般来说,50岁以后人体从强盛开始走向衰弱,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非常大,“快乐”在这个年龄段是比较少的,所以,免疫和神经内分泌功能都在逐渐下降,使得肿瘤发生率迅速提升。


幸运的是,肿瘤与心脏病、糖尿病、动脉硬化一样,都属于老年衰退的慢性病,发展一般需要二三十年,在这段时间内叫癌前病变


如果心态好、饮食平衡、生活习惯健康,整个机体状态就能保持平衡,这些潜在的肿瘤就不容易发展起来;如果遇到生活打击或者经常闷闷不乐,癌细胞才可能就会迅速发生发展。





笑,让你远离癌症、免疫恢复

严谨的德国人也认识到笑的威力




单靠笑容治疗癌症可能不现实,不过如果你还认为这个“大笑抗癌”的方法有点无稽之谈的味道,那么我们来看看在世界范围内,和我国一样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排在前沿一些的国家他们是怎么看待的:



据报道,近年全球有多家“大笑俱乐5000部”相继成立。就连一向以“严肃有余、幽默不足”著称的德国人,也掀起轰轰烈烈的“笑声运动”,德国政府倡导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开怀大笑。


素来板着面孔的韩国人也在学习大笑,笑被一些公司视为员工的良好工作素质。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要参加大笑俱乐部,但是每个人都可以练习笑,让笑成为自然习惯,学会将生活中的欢乐放大。你笑得愈开怀,得到的幸福就愈多,笑有多种好处。




笑是最自然、最没有副作用的止痛剂。




当你笑时,脑中的快乐激素便会释出,快乐激素是最有效的止痛化学物质,能缓和体内各种疼痛,因此一些罹患风湿、关节炎的人,能因经常发笑而减轻病情。




笑能帮助免疫恢复




大笑给免疫系统的恢复和巩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如今已经有部分研究证实,大笑可以通过抑制体内压力荷尔蒙的产生从而达到优化免疫系统的效果。





笑有利于清肺




实验证明,笑声对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甚有帮助,例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在外国,有些治疗师在治疗气管疾病时常会引病人发笑,以清一清肺部,加强治疗效果。




强化心脏。




美国脑神经医师鲁宾斯坦也说:“一分钟的开怀大笑,等于四十五分钟的放松运动。”但是根据他的研究统计,现代人平均每天只笑五分钟,而五十年前人们平均每天笑二十分钟。


所以说:要有意识的练习大笑、主动的大笑,做一个幽默的人,谈笑风生,患有血管和心脏病的机会也较低。


总之,笑是全身的健身操。现在人们生活压力大,大家聚在一起大笑一场,生活中欢乐的事情被放大了,忧愁、烦恼都被笑声驱散,对健康很有好处~





院士四句话,句句到要害

不怕癌、不怕病、好养生!

朋友圈都沸腾了~




程书钧院士实事求是地讲:我的心理状态一般,并不比别人高明,我调整心态的方法,不外乎三句话——总结自己,学习人家,耐心调节未来。



第一句:
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调整自己现在的生活。




遇到事情,先想想过去遇到类似的事情是怎么处理的,结果如何,整理出来,才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做。程书钧说,老了不能过分自信,还是要关爱身体:



“我特别爱运动,平时经常爬山。我以前住8楼,20年来坚持不乘电梯。常有人善意地提醒我注意保护关节,但我很自信,觉得自己的关节没问题,结果最近关节开始不适了。”

第二句:
通过看书、读报、交流等途径学习别人的经验,然后再去实践。




老年人必须走出小环境,进入大自然,加强与环境和人的交流对健康极有好处。


人一定要多交流,不要把自己孤立起来,积极参与各种力所能及的社会文娱、旅游等活动。程书钧强调:



“我常看一些有科学道理的心理学科普书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能帮助自己的书。”

第三句:
自我改变要有耐心,不要操之过急。




对已经拥有的东西要满足,别老觉得自己啥也不行。


人的很多习惯是一辈子养成的,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解决。从理论认识到实践有距离,但要坚持下去。另外,凡事不可以要求过高,不要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第四句:
从精神状态来说,人最好永远不要退休。



即使离开了现在的工作岗位,也要坚持工作到最后一刻。“我并不是要求老年人都朝九晚五地上下班、挣工资,而是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掌握的本领,换一种方式去发挥余热,继续奉献给社会。


院士几句话,点中癌症关键,也为我们点明了中老年人养生方向性问题,微信里很多人看了都很有感触,建议大家也发给身边的朋友看看!

(赶紧让身边的朋友看看,放到你圈子里,朋友们会感激您)

这是裴宏恩主任的建议,老人穿行在中美两国间 。
转发:【关于健康的悖论】
日前看到一篇文章,说国人特别是老年人过度讲究健康、过度治疗的倾向非常严重、非常有害 ,我觉得颇有道理 。
老年人有病是常态,无病是例外 。时下,许多人的人体生理指标正常值范围失之偏颇,助长了不少老年人过度讲究健康的倾向 。以一台电视机为例,出厂标准与堪用标准是一定不能等同的 。如果拿出厂标准检查我们家家户户的电视机,恐怕全部都是不合格品,但我们不是每天都看得好好的吗?老年人血糖稍高一点,血压稍高一点,只要相对稳定,一点问题也没有 。
现在流行的理念是 “以健康为中心”,这种提法值得商榷 。人生在世,一般都应该是以快乐开心为目标,健康只是条件,不是目的。如果以健康为中心,甚至以健康为目的,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去,一天到晚抱着个血压计、血糖仪(我确实见到过每天三餐餐前餐后测六次血糖的朋友),这哪里是人生?充其量就是活着 。
近日网上流行一句话:你要过日子,不要让日子过你 。是否也可以套用一下:你应该享受健康,而不应该让健康奴役你 。许多老年朋友的不健康,恰恰在于过于讲究健康 。明明都是使用了六七十年的“老设备”,却希望检查出年轻人身上“新设备”的运行参数,可能么?追求不可能的事情,能健康么?
说到底,我们还是要接纳大病急病没有、慢性病老年病却有那么一两种三四种甚至一大堆、只是基本健康或者说已经不那么健康的自己,学会与各种慢性病和睦相处,相依为命 。
让我们与“病”同行,不那么健康地享受每一天,开心每一天!
与各位老年朋友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