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10年投资学到的“无用”之物

 桃花背 2016-12-08

本公号ID:dknight2015,作者:骑行客,出自资本主义的“西点军校”。横贯风险投资(VC)、杠杆收购(LBO)、A股港股美股市场。解逻辑,授方法,递数据。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为的是帮助股市里一赢二平七赔的90%大多数人


不记得从何时起,常被铁骑(qi)问道,哪里可以看行业平均市盈率。可能大家看到九斗网站(joudou.com)做了一个市盈率比较功能。


福耀玻璃(600660),欲详细了解见二条


但是,这个比较只拿了市盈率,跟全体A股上市公司比,跟自己的历史时期比。譬如,福耀玻璃,并没有拿它的市盈率跟其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公司比。


得不到的最好,数据方面找骑大。


一、入行


这个行业平均市盈率,我入行PE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现在反倒不怎么用。


为何?听我从头说起。


PE行业的全称是私有(private)股权(equity)投资。和买股票不同,股票是公众上市公司的股权,PE投资的是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单笔投资金额大,一般不向老百姓开放。骑行客做PE时动辄上亿人民币,大的甚至达到几十亿美金。这样的投资,不是鼠标一点就能成交,一般涉及漫长的尽调,投资协议谈判过程,耗时三个月、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的都有。


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流动性也很差。不像散户在二级市场买股票,一看风声不对,第二天割肉8%,就可以离场。PE投资投坏了,基本是烂在锅里,血本无归。所以PE投资前要上投委会(一般由几个经验丰富的大佬组成)决策,投委会除了听项目组汇报,看法律、财务的尽调意见,就是读厚厚的一沓项目报告书。报告书当中有个重要的部分,叫行业研究,而行业研究的重中之重就是竞争情况分析(competitive analysis)。由于国内的PE投资大部分都是瞄着上市退出,所以可比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成为大家衡量项目退出价值的重要参考因素。


早期做PE时,很多国内重大行业的领头羊都还没上市,于是参照的大多是国际(主要是美国)上市公司的市盈率。这本身就比较扯。美国是经济发展的成熟期,而中国的00-10年是高速发展期,这种拿银行股的定价套到成长股头上,是让那个阶段的PE赚得盆满钵满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欺负你不懂,其实他们自己也不懂,这样骗起来才更像。


二、22.98


后来,A股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证监会要求IPO招股书上披露同行业其它上市公司市盈率。再后来,大约是5年前,编制出一个行业平均市盈率。再往后,为了严控郭树清时代的高市盈率发行,超募泛滥,要求IPO发行市盈率不得高于行业平均市盈率的25%。可是,A股大部分行业的平均市盈率仍然太高,于是肖钢时代,券商形成默契,一律以22.98倍为上线。这叫让利于民,也重塑“新股不败”的神话至今。


行业市盈率究竟有没有用呢,据骑行客十年前开始在PE的观察,大佬基本不看;十年来骑行客在A股投资的实践,现在我自己也从来不看。


但是,行业市盈率从数据上能体现分析师的工作很勤快,不仅把上市的竞争对手找了出来,还把他们的估值情况一网打尽,让报告显得很充实。所以,现在很多券商研究员写研报时,也喜欢这么用,还煞有其事地说,因为可比公司的平均市盈率200倍,我给大家推荐的股票市盈率才150倍,有33%的上涨空间。


这么说,你一定也发现问题了。


三、问题


一条一条说:


  1. 个体公司的估值(市盈率)与行业平均估值(市盈率)没有必然联系,尤其当个体的成长性与行业差异较大的时候。A股大部分的行业都如此。100亿以下的小市值公司业务更是波动极大,其所在的细分领域与可比公司看似同处一个大行业,实则下游客户完全不同。如此生搬硬套行业平均市盈率,是完全机械的算术罢了。

  2. 市场整体高估时,行业平均市盈率也高估。因个体公司的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有上升空间,是去年上半年80%以上券商研报所共性存在的问题。

  3. 市值小或者盈利下滑至盈亏线附近时,同比行业市盈率无意义。当公司市值小,有壳资源价值托底,市盈率与同行业中其它大个头公司比会偏高;当公司盈利下滑至盈亏线附近,分母基数小导致市盈率超大失去比照意义,此时只能用市净率。


A股行业平均市盈率有参考价值的,仅限于该行业的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大个头公司,比如银行、券商、保险、钢铁、煤炭、水泥等。需注意,当后三个行业历经亏损,小个头券商上市越来越多,其使用的局限性也将更大。


最后,行业平均市盈率就只在IPO定价时有用。今年江苏银行的发行市盈率没到22.98倍,就是因为银行的行业平均市盈率低,低到江苏银行按此市盈率发,就要破净,实在难看。


四、操控


话虽如此,现在A股的行业平均市盈率低于22.98倍的其实没几个。集中在金融、交运和汽车,这些大块头国企居多的行业当中。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业。相比一年前,房地产行业的平均市盈率几乎没变,都是22倍。作为一个重资产高杠杆的非朝阳行业,这样的行业市盈率意味着新股基本能够和其它新兴行业同价发行。这也是为什么在港股的万达、恒大和一众顶着5倍市盈率的地产公司纷纷谋求回归。


虽说和一年前相比,都是22倍市盈率,但房地产板块得益于全国房价暴涨,今年的盈利比去年不止上了一个台阶。与此同时,尽管调控大旗重新祭出,限购有从一线、二线向三线城市蔓延的趋势,但房地产企业的市值受影响并不大。除了今年的收成好,预期中的航母回归对小市值房企的估值形成强有力支撑。


不仅如此,这些整个身体还在外面的巨人,手已经伸向境内的A股市场,直接撑起了A股房地产的市值。其代表就是恒大,不仅让嘉凯城、廊坊发展鸡犬升天,并且继宝能之后重新一手托起了万科的股价。据传,今天还在港股继续买买买,深谙AH的联动效应。


恒大此招甚妙!把A股房地产板块的市值拉高,回归发行时参照行业平均市盈率定价,高1倍市盈率,在同等稀释股权下,可能就意味着多募集几十亿资金。恒大总投入不过上百亿资金,还用上了保险的杠杆,收获利润,一举两得。


看好了,在恒大万达顺利回归A股前,房地产板块的估值会一直绷着。等两家合计市值有望过万亿的企业带着一帮港股小兄弟回归完,房地产板块会重蹈银行股的覆辙,从此成为一潭死水。


还想看行业市盈率,http://www./syl.html


你才是你所需要的财经公号。




参考行业平均市盈率投资,你应当留意:

  1. 上市公司充分盈利 - 价值并非由壳资源、净资产支撑

  2. 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 - 当市场整体高估时,相对其它公司低估一点也不保险

  3. 个体公司的差异 - 坏行业也能出好公司,好行业也有烂公司,贵有贵的道理,便宜也有便宜的理


本号发文时间不定,避免错漏,关注置顶。


看完了本文,对文初的九斗市盈率比照还有印象,请接着了解二条的冬令营九斗版教学大纲,下周五开课,报名截止12/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