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难见巧说集联

 五音清韵 2016-12-08

在对联百花园中,有一类对联颇为独特,这就是集联。

集联分集字联与集句联两种形式。集字联,顾名思义,关键在字,多与书法有关,针对某一碑刻或墨迹,用里面的字组成对联,特征是对联内容与碑刻或墨迹的文字内容可以有联系也可以没联系,是独立的创作,只是用字要从某碑刻或墨迹里来,这就提高了撰写的难度,而“因难见巧”,故此历代联集、联话都有各种记载。最有名气的要数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也称《禊帖》)的集字联了,数百年来,联家、书家几乎都曾集《兰亭序》成联或书写《兰亭序》集联,大名鼎鼎的王文治、何绍基乃至现代于右任、启功、沙孟海等都有《兰亭序》的集联书法佳作。《兰亭序》全文324字,用字206个(重复不计),从这有限的字里,据不完全统计,已经集成楹联超过2400副,让人叹为观止,其中一些佳作早已脍炙人口。其他集汉碑、集《圣教序》、集《心经》等等,也都有各有数量不等的集联流传。



何绍基书法


同样,集句联的关键在句,多从古人不同的诗(词、文、赋等)中撷来现成的、本来不相连属的单句,组成对联。情况比较多,有的是原封不动地拿来,这是最常见的,有的则稍作删减(如句首、句尾尤其词曲里的领字);严格一点的,有明确要求,要同一作者,宽些的可以是同时代不同作者的,更宽的则不限时代(可以上联是唐诗、下联是宋诗,比较灵活)。通常要求越严格也越见巧思,但过严又太受限制,所以一般还是以集同时代的、不同作者的、同一体裁作品中的句子成联更为多见。

集字联的意义主要为书法学习创作提供方便,因为受“字库”限制,对学习楹联写作虽然也有增强难度、锻炼思维的作用,但毕竟束缚手脚,如果不是兴趣所在或有意尝试,没有必要难为自己。集句联就不一样了,因为上下联都是现成的,关键在找到最“般配”的另一半,这方面的精彩故事在联话中多有记载。实际当中,每个成句都可以有多种对句方案,但效果自然高下有别了。如何“众里寻他千百度”,找到精彩的对句,就很见功夫了,有时甚至需要缘分呢。好的集

句联常让人击节,其浑然天成的效果,有时甚至胜过它们在原文里的“原配”。



梁启超书法


与诗钟一样,集字联、集句联这因为规则限制,对作者有一定挑战性,多少带有游戏的性质,所以一般不主张在这上面下功夫。这当然有道理,但对于楹联写作,集联尤其是集句联的积极意义也是不该忽略的,应该给予以客观评价,简单地以“投机取巧”来定论未免有失公允。依拙见,集句成联起码有以下作用:一是增加阅读量,二是锻炼思维。增加阅读量对于楹联写作是极为必要的,大量的阅读、反复的玩味历代诗词曲赋佳制,对积累词汇、涵养性情都是极为有益的;而在寻找另一半、反复斟酌对比的过程中,可预见的和不可预见的各种情形,对熟悉格律、拓展思维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单从这两条看,如果对集联弃之不用,是否有些可惜呢?当然,立志成为集联专家没有必要,对更多作者,在更多情况下,练习集联只是训练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如果本末倒置,才真是得不偿失了。

近年各种楹联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无论是征联活动还是报刊媒体,总是难觅集联的身影,被人遗忘得甚至连角落都没有了,不免让人惋惜。初学对联大可不必把功夫放在集联上,但寝馈经典之余或学有余力之士,稍作尝试,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呢。



陆维钊书法


附:

《兰亭序集字对联大观》,陈凤桐著,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年版。

《兰亭序集字对联大观》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名誉理事、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陈凤桐先生积二十余年的辛苦努力,搜集、校订了明、清、民国及当代联坛诸大家所撰制的《兰亭序》集字对联2438副。按上联的领字笔画依次编排,同时收录何绍基、王文治、于右任、启功、沙孟海等数十位清代、近现代书法家手书集《兰亭序》对联多件,并附录《兰亭序》集字对联的相关研究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