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强传统技击武术之一 ——【戴氏心意六合拳】

 太极通臂 2016-12-08

 

传心意拳之鼻祖为隐士牛道士,传之陈希夷,希夷先生传周侗,周侗传岳飞,其后弘扬于姬龙凤,南支定型于马学礼,北支定型于戴龙邦。再其后,高手辈出,如戴魁、直隶李洛能、山西车毅斋、河北郭云深等,皆是本门巨匠,其与形意拳其实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目前全世界练习太极拳和各种内家拳的爱好者已达数亿,但绝大部分老拳师恪于保守,通常是传艺不传意,而有部分中青年拳师则因自身尚未达到功夫的真正境界,也很难给学生指出真正的窍要。故而,有部分练习太极拳武术的人,花了五七年功夫,仍在盘花架子,不但没有练出真正的功夫,还出现膝盖损伤、腰椎劳损等亚健康情况,这就是戴家拳论中讲的“武艺虽精窍不真,费尽心机枉劳神”。

有句话说:“太极十年不出门,一年形意打死人”,当今市面上的“太极操”已经成行成市,被太多人作为谋生捞钱的工具,所以练出来的多为花拳绣腿;而形意拳、心意拳保持的风貌仍较为古朴,其传承的锻炼方法、拳理学说也来得更为直接简捷,出功夫较快;故而研究心意拳、八卦掌等内家武学,用以印证我辈所习练的太极拳,触类旁通,也不无裨益也!

 

    本次摘录的内容出自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陈振家《原传戴氏心意六合拳》,书中菁华较多,本次摘录整理只是一小部分,公诸同好,以供大家交流参考。

 

【阐要】

 

根据中医学说,人身左为血分所居,其行也缓。右为气分所居,其行也速。所以练心意六合拳均先动左而后动右,此为调整气与血的平衡耳。

 

心意之束抖,练阴阳鱼两眼;八卦之捷变,练阴阳鱼外圈;太极之方圆,练阴阳鱼头尾。

 

束展呼吸,束身吸气,展身呼气;吸气则气升内合,呼气则气降外开。

 

进步似槐虫,起身如挑担,若遇众人多,三摇与二旋。

 

攻与顾,束而钻,钻提足,不提膝,束身提肛不提腹,进身提气不提肋,提足束钻随势击,提肛打人不用力,提气进身胜虎扑。身似弩弓手药箭,把把鹰捉发雷声。上法首要先上身,手足齐到方为真。

 

 

【三动:易骨、易筋、易髓】

    三动谱称三易,指的是易骨、易筋、易髓。易即改变。

易骨的改变以重动为主,指的是关节和原力的改变。

骨即力量,包括力的方向和气劲运动速度快慢、躯干和四肢用力配合的改变。练架入滚子诀,用定心守神去聚气合力,练出身躯吞吐,练成大圆。重动出,刚劲生,势汹涌,脆猛短疾。

[:一般市面太极拳老师,根本就不会讲膻中穴、命门穴、夹脊穴、玉枕穴等的开合吞吐,不懂得身躯吞吐,松柔走化就慢,劲路就不轻灵]

 

易筋的改变为轻动,轻动指的是肌肉和筋络的改变。其练法是在易骨的前提下,用易筋八法将连接身躯、肢体、头颅八大块的筋、韧带和骨肌拉松、拉开、拉长,特别是委中大筋、腰脊正筋,更需要首先拉开,为易筋的主要练法,也是轻动的内涵。练合入顺字诀,用清净无物,意领气随去练,练出筋脉吞吐,练成小圆。

[:筋长一尺力大十倍,当下太极拳都讲放松,却不知松开的前提是大筋拉长、骨缝脱开,松从紧中求;即便当师父的知道,也是秘而自珍,少有透露给徒弟,故而大部分学生的筋骨没有拉长,习练多年,照样松不开]

 

易髓的改变为灵动,指的是经络和气路的改变,练出虚实转换和关节旋转力度的加大。练一贯入借字诀,用绝象引气归根,练气催音发,练出骨髓吞吐,练出直圆达到滚豆成圆之圆。

这三动均须同时体现百会、劳宫、涌泉穴和浑身毛发也能吞吐。顶心沓手心,手心沓足心,一沓到底后,气起到天门。

[:气能生血、气能运血、气能摄血,气血足则骨髓充盈,才能肌肉如婴儿、骨骼生棱,才能棉里裹铁]

 

关于裹劲——运用裹劲还须用横劲配合。运用时根在步中,劲在腰中,转换在胸中,裹挤调向在尾闾,所以在用裹劲时不能单凭上肢运动,二是在臀、胯、腰的拧摆中才可缠沾旋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裹而不丢,包而不漏。

 

关于竖劲——竖劲又称顺劲,从上肢来说,是从肩井穴、曲池穴到神门穴,三者相合为一,并向外发,谓之竖劲。从身躯的上部来说,上至百会,下至尾闾,纵向发出的劲也称为竖劲。从下肢来说,从环跳穴至涌泉穴相合发出的劲也叫竖劲。

 


【内功小周天】

 

人体先天生理规律是离开母体后手脚一蹬蹦,肺功能启动,胎呼吸宣告关闭,阴阳二气从胞中经窍而出,前面沿着任脉向下流注胸腹,滋养阴面而消失;后沿督脉向上流注腰、背、头等部位,滋养阳面而消失,这样犹如江河之水入海不回头,损失甚多,不利于养身固本、延年益寿。道家发现如果将前任后督二脉贯通,让督脉的真气经承浆穴与任脉媾通,让督脉真气随任脉下降回到出处,再将下锁打开,任脉真气再沿督脉上升成为周而复始的任督二脉真气循环,滋养全身后将剩余的气血复归出处,更有利于养身固本和武术锻炼。

 

“丹田的练法及意感”——首先用外象猴势内站丹田的方法,练时在外象猴势束身中,肋骨犹如鱼鳃闭合,肋骨闭合时先提肾心,然后紧撮谷道内提,猛勾尾闾上提,尽力撩阴上撬。用以上法则来搭通下鹊桥。

搭下鹊桥,还要有提肾心时,肾与心有靠拢的感觉,谷道内提时有如忍便的感觉,胯紧裹抽时有夹一物而不丢的感觉,撩阴上撬时有如忍小便的感觉,勾尾闾时有兜物不漏的感觉。此时全身呈弓形,同时还要将华盖穴处吞回,吞到胸部犹如瓦圆,丹田处扣回,扣到犹如卦象中的离中虚,猫的团中弓,这就是拳谱中的空胸实腹气贴背的具体势法。

 

【五行拳】

 

劈拳

拳谱曰:“劈拳似斧属金,非斧也,有捧盘掇碟之势,猛劲尔”,以内催外,阴阳翻转。借则裹、顺则旋、滚则进。

进时,身、步、膀、肘要体现出移劲,特别是小臂尺骨和桡骨起时的外旋,落时的内旋,内外二旋皆要有移劲体现;同时要打出硬崩摘豆角的劲道。无论练用都要束展吞吐一气,手脚连环,肩胯相随。

踩进时丹田上射,脚直射,腿直进,身直起。

劈拳起臂裹肘中,包含着拧、转、裹、旋、起落等劲道,能全面牵动手太阳肺经的“中腑穴”、“云门穴”,随着动作的延伸,尺泽、列缺、少商等穴位均阴阳大翻转,此动作不但能起到按摩肺经的作用外,还能激活督脉的大椎穴等,两经脉的大部分穴位都在无形中实现了自行按摩,可起到宣肺气和增加肺活量的作用,同时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效果,促进肺部强壮。歌诀有云“秋练劈拳肺安康”。

 

崩拳

崩拳属木,似箭非箭也,有舟行浪头之势,灵劲尔,动却猛。

崩拳梳肝,如练架势,无论一领、一起、一裹、一格、一摆,这些特定动作的运行轨迹大部分沿“足厥阳肝经”的走向而运动。

在劲道方面,由于崩拳无论练用皆为起升,所以在练崩拳的过程中可迫使两脚的两个大拇指用力扣地,拇指上的大敦穴和脚上的行简穴、太冲、中封等穴受到刺激。而膀在里裹时肋骨的合、拳起时肋骨的开,犹如鱼鳃的开合,可开胸顺气。同时,肘的挤、臂的摩,又间接的按摩到章门、期门穴,所以崩拳的一个完整动作便可以将足厥阳肝经的大部分穴位激活,有利于养身健身。

 

躜拳

躜拳似闪属水,有山倒岭塌之势,灵劲尔。要肩与胯合,步小势圆,不可大动,而是小动和微动。

前肩落,后肩起;前肩起,后肩落,才能不抽扯、不乖戾,才可势法大顺,劲力大增。

躜拳补肾。拳谱曰“躜拳似箭,属水”,水畅则肾气足。此拳主顺,顺则肾气裕。

肾在内五行属水,藏精,主人体发育,生津纳气,充实骨髓,滋养头发、开窍于耳。其位居于脊柱节十四椎,左右各一。

练躜拳时,脊椎骨一弓一展、一抻一沓、一斜一正的运行轨迹,间接地起到了按摩和刺激肾脏的作用,所以从武学角度讲,肾敌为抵挡,含深入向里夹靠的意思;从医学角度来讲,肾敌为引进来降下去,含下降的意思。炼精化气肾为本,久练躜拳滋补肾。

 

炮拳

炮拳养心,属火,其形似炮,有江水拍岸之势,拍岸者炸劲尔,又拍岸者向下,向下者威力甚大,有加浓之意。

起而未起,何用再起;落而未落,何用再落;起手闭日光,落手云遮月。

炮拳在练功中牵动最频繁的经络是手少阳经、手厥阳心包经,并以足太阳膀胱经为接壤,这三条正经在炮拳的出手、上捧、中顶、大翻、开排的一系列动作中得到了按摩,直接和间接的牵动了与心脏有特殊关系的穴位,如手少阴经的少冲、中府、神门、涌泉等穴,均有强健心肌的功效,而手厥阳心包经对心脏有减压的作用。

式式云领,闪电火烧。波浪拍岸,追风赶月。

 

横拳

横拳俗称凤拳,外形呈前滚,内劲合脾入。在五脏属脾,其拳顺则脾胃和,其拳乖则脾胃弱。

横拳属土,不走外门,无论练用均须先抢中央。发劲时要沉肩、沓腰、臀部下坐。本拳的运行轨迹均可刺激足太阳脾经,如肩下沉出拳可拖拉刺激胸乡、荣固二穴,此二穴是治疗因脾胃不和引起胸肋胀痛的大穴。臀下坐的动作可使腹结、大包二穴受挤压,而这两个穴位是治疗因脾虚而引起气喘的大穴。特别是放置拳头的地方是冲门、俯舍二穴的部位,此二穴是治疗腹痛、腹胀的要穴。以上诸穴皆有健脾功能,所以讲练横拳可以健脾。

 

五行拳是心意拳之纲,可以反复进行生克对练。此外还有十大形、七小形、十二小形等功法。

 

    喜拳者多如牛毛,学拳者多如牛角,学成者凤毛麟角。只要路对,不怕路远,着实磨炼,功夫千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