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一)

 昵称3810856 2016-12-08

 古典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一)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古典诗歌表达技巧的种类。

2.学习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来解决有关试题的方法

二、方法指导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表达技巧的种类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它的含义非常广泛,简单说包括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作手法)的使用。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析。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或何种技巧。

(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3)运用这种手法有何效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1、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3、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

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描写可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另外,还有实写虚写、动景静景、近景远景、点---面、远、近、高、低的区别。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4、抒情 可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直抒胸臆   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吴钩:刀名。关山五十州:指当时唐代中央政府不能控制的地区。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若个:哪个。

解析:李贺一生不举进士, 抑郁不得志,卒时仅27岁。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又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急切救国的愿望。后两句,诗人不用陈述而用设问句,问道: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这就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了

间接抒情  就是把情感寄予在描写景和物中,间接含蓄抒情。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这类题答题思路是: 先要解说诗句写什么景(抓住意象),然后分析这景中有什么情,最后,简单评价一句情景效果。

1:下面是杜甫的诗作《倦夜》,请具体分析。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答:本诗的突出特点是融情于景,全诗通过写竹凉、朗月、重露、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这些意象,实际上是用空间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表明诗人担心政局和现实而夜不能寐,达到了物我为一的境界。

托物言志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写柳树独处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托物言志诗一般都是选取一个具体的事物进行描写,读这类诗我们必须抓住诗歌所描写的事物的特点来看它与社会生活有什么联系,从中理解其象征意义,从而解读作者的心志。

这类题答题思路是:首先分析事物的特点,再概括出其意蕴,然后指出其中的思想感情。

请具体分析这首诗是如何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的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 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 更添波浪向人间!

答:诗歌通过刻画云水的逍遥自由、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形象,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表现诗人厌倦世俗、清静无为归隐的思想。

三、真题解析

1、(05  全国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

(2)四句诗一句一景,通过写城下的茂盛的野草,随意流淌的泉水,无人欣赏落花和鸟鸣,营造出寂静、空旷、荒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感伤之情。

答题要点

1)该诗采用了……抒情方式

2)作者通过写……内容,营造了……氛围,抒发了……感情

3)起到了……效果或有……好处

四、课堂反馈

1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试析此诗描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一个又开封,将万重意绪无从表达又恐表达不尽的复杂心态婉转表现出来,耐人寻味。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10年(全国卷1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来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3                    从 军 北 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

    具体分析本诗"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及妙处。(3分)

参考:这首边塞诗运用了"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抒写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首句勾画了一支远征军队活动的广阔背景:雪后的天山,刺骨的寒风,浩瀚的沙漠。景物雄阔苍凉,有力烘托出了行军的环境气氛。第二句以一曲《行路难》及一个""字,丰富了首句的内涵。而笛声的哀怨与环境的荒凉,更能撩起征人的惆怅和愁思。三、四句承接第二句,由笛声引出了"回首月中"的典型动作。士兵们在月光中望什么?也许是遥望永远也回不去的故乡,也许是望着笛声传来的方向,也许他们相对而视,热泪夺眶而出……全诗是一个壮阔而又悲凉的行军场景,诗中将景色、动作、声音、感情四者融合在一起,寓情于景,情在景中,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06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1分)。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景、色的描写,(1分)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2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