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想平日多“积福”,先知道什么是“五福”

 不可思议道自然 2016-12-08

要想平日多“积福”,先知道什么是“五福”

“福”文化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文化的文化主流之一了,因为文化熏陶的影响,中国人自打出生以来就对“福”情有独钟,过春节要贴福字彰显喜庆;给老人家祝贺要说一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吉利话;侄子结婚生娃而且还是双胞胎,这叫多子多福;隔壁老王家平时一声不吭的王小明据说秀才高中了,我的天,那叫祖上积德,后人享福;就连某某闺蜜摇身一变成土豪身材也随之变形了,也得走婉约路线的道一句“哟,最近发福了您?!”

可见,“福”文化一直萦绕在我们身边, 可我们寻常人张口闭口的谈福说福,真正知道“福”是什么,又分几何的可谓少之又少,真的就如老子说的“百姓日用之而不知”。还记得小时候过春节帮忙大人们刷浆糊贴春联的嘻哈事么,其中的横批肯定有一张红纸黑字的写着“五福临门”四字,没错,福有五福之说,最早提及五福的要追溯到《书经·洪范》这部书,书中记载五福具体分为 “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要想平日多“积福”,先知道什么是“五福”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按照现在的话来说五福就是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长寿’是命不早夭且福寿绵长;

‘富贵’是钱财有余且身尊气贵;

‘康宁’是身体康健且心神宁适;

‘好德’是生性善仁且德恩于物;

‘善终’是老无疾恶且寿终正寝。

要想平日多“积福”,先知道什么是“五福”

可见言简意赅的“五福临门”四个字包含着如此厚重的文化内含,请收下我的膝盖……

要想平日多“积福”,先知道什么是“五福”

在道教看来,福是人活于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修道人来说也是一样,修行之途路漫漫,没有足够的福报是很难有十足的进步的,许多福报不够的修行人在修行路上会经历各种各样的魔考,也就是所说的磨难,倘若一着不慎就有满盘皆输的可能,所以,道教修炼家尤其注重福报,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不忘培植福本,以期福德具足,进道无魔。针对五福来说,道教认为有五种不同的修福方式,可以让人生少受阻碍,日臻圆满。

欲求“长寿”福,当施茶舍饭,放生护念;

欲求“富贵”福,当捐财赠衣,救度贫苦;

欲求“康宁”福,当施药戒杀,慈心于物;

欲求“好德”福,当广结善缘,读书研义;

欲求“善终”福,当涵养静默,修持无为。

道教认为,福不远人,人自远尔,倘若我们普通人按照这五种修福方式日复一日精进不断的修持下去,五福自然而来,灾障自然远去。

(文章为道山不老原创咸鱼老道专栏,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