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耐心的,你直接跳下一段吧,我懂得。(来自官方的吐槽) 《汉书·朱云传》载: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注解:颜师古注《汉书》本段的“尚方斩马剑”曰:“尚方,少府之属官也,作供御器物。故有斩马剑,剑利可以斩马也。” 汉成帝时,丞相、安昌侯张禹因为曾担任汉成帝的师傅,退休后仍以“特进”的身份享有极高地位。每有大事,都要请张禹入宫商议。话说这个张禹,本是儒学者,曾著有《论语章句》,进而成为帝师。但张禹在政治上投机献媚,逢迎当时掌权跋扈的王氏家族,在经济上贪赃敛财,名声不佳,故《汉书》评价其“持禄保位,被阿谀之讥。” 汉成帝长得真磕碜啊...... 对这种情况,朱云表示看不下去了,他上书汉成帝,请求召见,于是,汉成帝当着众公卿大臣的面召见了他。等等!这个朱云是什么人?为什么他说见皇帝就能见?说来话长,因为朱云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既是钻研经书的学者,又是孔武有力的游侠,因入宫驳倒了精通《易经》又能言善辩的五鹿充宗,被授予博士之职,后迁杜陵、槐里县令。汉元帝时,朱云上书揭发丞相韦玄成、中书令石显专权不法,被诬陷下狱,处以禁锢(禁止出仕任官,对当时的读书人来说是十分严厉的惩罚措施)。汉朝时还没有后世的那种奴才思想,对具有凛凛风骨、敢于仗义直言的人,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因此,执政者对朱云的处罚越严厉,反而越是提高了朱云的名声。到汉元帝崩、汉成帝即位时,朱云已经是名闻朝野的政坛大咖,汉成帝不得不解除了对朱云的禁锢。 朱云一放出来就不得了,马上上书要求见汉成帝。这时候,您想想汉成帝能避而不见吗?不但要见,而且见的规格要高!这样才能显示新皇帝的开明。于是,汉成帝就召集公卿大臣集体接见朱云。然而,汉成帝低估了朱云,他原以为朱云不过发些针砭时弊的议论,自己只要虚心接受、坚决不改就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