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顺势而为”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心态
2016-12-08 | 阅:  转:  |  分享 
  
“顺势而为”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心态

说到“顺势而为”,会有很多人以为我在谈技术,其实不完全是。“顺势而为”从技术上讲,当然是顺趋势的方向交易,不要企图和趋势对抗。但我觉得它更是一种心态,这种心态简单概括为两句话:赚了钱向市场感恩;赔了钱向自己问责。市场中有相当部分的人,不但做不到上面这两句话,还经常搞反了。赚了钱便趾高气扬,自认股神;如果赔了钱,那别人的罪过可就大了,埋怨市场,责怪政策,痛斥专家股评,甚至是大洋彼岸的美股都能成为他们亏损的理由,总之是

不怪自己。这些人终究会成为市场的过客和营养液(比较敏感的朋友别上火,我是在说自己)。能够做到“赔了钱向自己问责”的投机者,只要足够的勤奋,积累足够的实战经验,假以时日,成为高手当不在话下。但这些高手往往只会成为“某一阶段”的高手。市场中存在最多的是亏损的投机者,第二多的便是众多“流星”般的

高手。当然有人会说“华尔街没有新事物”,但那是站在“现在”看“历史”得出的结论,如果我们处在“当时”那一刻,恐怕我们就只能感叹“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市场之所以如此让人欲罢不能,是因为“结果”经常来自同样的原因(

这使很多人产生了投机很容易的错觉),同时市场又经常让人欲哭无泪,就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偏偏不产生同样的结果。K线鼻祖“本间宗久”曾经援引《孙子兵法》告诉我们,在市场中要做到“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对于高手来说,最难的恐怕就是“不动如山”。投机者首先要搞明白“投机”的真正含义。投机就是寻找机会而获利。既然是“机会”,就不可能随时随地的存在。任何植物在阳光和水分适合的时节都能充分展示其灿烂的一面,但时令一过……,只有松柏才能四季常青。市场如此复杂,使得人们完美了解市场的愿望只能是幻影。人们所掌握的理念和方法,只能从某些角度揭示市场的秘密,而不可

能完全解释市场。当市场的运行恰好与操作者的理念和方法能够和谐共振时,一批高手便诞生了。当然,误会也随之产生,这些高手从此以为自己可以无往而不利,但很快,市场便回复了它变化多端的本性(关于这一点,在市场中待过

几年的肯定有深刻体会)。于是,前面的高手被送走,紧接着,市场又迎来另一批高手。许多高手最终翻船的原因大致有两条。一是误认为自己是“全天候”特种兵,可以应对任何情况,进而不想放过任何机会。二是“面子”问题。有了成绩,面子的保有便成了大事,这时候认错就成了“大问题”。当然,市场终究会让他

们明白谁才是“老大”。“穷人算命,富人烧香”。不知道是不是懂得感恩的人更容易成为富人。不过现实中,越不努力的人牢骚越多却是不争的事实。保持“赚了钱向市场感恩;赔了钱向自己问责”的心态,才能真正的尊重市场,谦虚的对待市场,才能不遗余力的站在市场的角度思考问题。当我们能够读懂市场时,那就不用客气,进场放手一搏,充分享受市场带给我们的快乐,当我

们觉得迷茫时,退到一边,静静地等待就是。记得JesseLivermore在《股票大作手操盘术》中有这么几句话:“在你袖手旁观时,其他那些觉得自己必须一天不落地忙于交易的投机者正在为你的下一次冒险活动铺垫基础。你将从他们的

错误中获得利益。”在家庭中感恩家人,在生活中感恩社会,都将使我们活的更快乐。在股市中感恩市场,将会使我们在市场中的脚步更稳健,走得更久远。



思索自己:投资是孤独的修行

一个人的思想会决定一个人的行为,而行为体现人格。所以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思路,也有不同的行为。那么,在股市中航行,我们是应该从技术方法入手还是从思想上规划又或者是从心态上调整自己呢?牛拉车,车不动了是打牛还是修车呢?我认为炒股也是如此,思路重要还是方法重要,又或者两者都不重要OR都重要?我觉得只有在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归纳、整理、分析、总结,才有机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因为每个人都是完全独立的,绝没有完全一样的想法,也绝不会有一模一样的成功范本。自己的道才是王道。

市场是不能被预测的,世间万物都有定数与变数之分,掌握定数,规避变数,就是我们需要做的。并非你做的每一笔操作都要赚钱,但你需要有一个买入和卖出的计划,这个计划定制的基础是完全基于个人的,不管是从技术面还是从基本面、消息面等等考虑,最起码要能说服自己去买入这只股票。在自己买入那一刻,你要清楚,为什么这个地方可以买入,而这笔交易需要在什么时候卖出,是达到了我的盈利目标了么,还是到了我的止损位置了,还是大盘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不管因为什么,你这些应该在做计划时就考虑到,一切按计划执行。考虑清楚这两个问题,哪怕是按计划成功止损跑路,那你的这笔交易也是完美的。

人的潜意识占据大脑92%的大小而显意识仅占剩下的8%。所以,和潜意识相比,?显意识迷你得多。潜意识透过情绪建立价值系统,而显意识则透过理性分析经验,建立价值系统。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精确的计划,比显意识的技术强大11.5倍的潜意识中的负面力量,会在关键时刻出来,打败你的意志,表现为,该卖不卖,该买不买的行为,而且,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所以会有经常所说的“买了就跌,卖了就涨”的情况发生,因为绝大多数人和你一样在这个点位买入(或卖出),而这个点位却又恰恰是传说中的主力的卖出(或买入)点位。买卖没有计划,被情绪所干扰,造成各种失误操作而不反思,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亏损,并且持续不断亏损的原因之一。

有些人说,投资是一门艺术,因为很多股票的表现体现的是机构、主力的如梦如幻般的表演,但我想说,投资首先是一门科学。只有依据科学方法的分析,大量数据归纳整理后呈现的清晰的路线,有了扎实的论证基础之后,才会有艺术性的上涨,才会有机构与主力的翻云覆雨。机构投资者早已摆脱了人为操作市场的低级手段,已经用一个又一个眼花缭乱的科学数据模型,通过量化交易来攫取巨额的利润,我们所看到的美丽的表演,也许只是冰冷的机器在执行那些一条条早已完全设定好的指令而已。既然投资是科学,那么必然有迹可循,我们作为个人投资者,在中国股市这个不完全成熟的市场中,小散们恐怕还无法将投资作为一门艺术来参与,但我们能够通过科学的思路来分析和判断我们需要走的路。

在投资这条路上,没有人能帮你,只有做好自己。说起投资方法,我想很多人都能讲自己成功的操作讲的神乎其神,来证明自己拥有绝佳的投资方法,但很少有人会告诉你失败的事件,如果说学习这些方法就能实现盈利,那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亏损呢?因为那是别人的方法。拥有一套自己的投资体系是一件很难的事,但这件事没人能够帮你,你只能靠自己,所以投资是一场孤独的修行。佛说:修行是走一条路,一条通往我们内心最深远处的路。投资的修行也是走一条路,一条克服自己心魔,理性看待亏损和盈利的路。

止盈和止损,是个永恒的话题,但又有谁真正能做到?投资的过程就是不断犯错,不断纠正的过程。但如果你每次犯错都是“以后我改”的态度,那你会永远走在不停犯着同样错误的路上,直到万劫不复。有些时候犯错并不可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你并不是要一错再错,而是要在错误中总结经验,完善自己的思路,修正自己的行动。

《道德经》中讲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而在投资世界里,你就是王,以无事取天下,顺势而为,不要胡乱折腾,将一切早早计划好,令行禁止,一切按计划来,来赢得你自己的那份收获。



献花(0)
+1
(本文系少数派韩叔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