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容器苗有着便于管理,便于运输,节省起苗包装的时间和费用,在一年四季均可移栽,苗木品质好,景观应用效果好等优点,苗木容器栽培在国内迅速发展,尤其在珠三角地区,苗木容器栽培已成为最主要的一种栽培方式。 这里以灌木的容器栽培为例讲述一下苗木容器栽培的要点: 1、 苗圃地的选择 圃地的选择是容器苗圃建设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到苗圃的生产管理和出圃销售。因此,苗圃地应选在交通便利,离城市较近的地区,以利于机械化操作,电力方便充足,同时,它和田间栽培不同,不用考虑土壤的结构、肥力等方面的因素,可充分利用废弃地,还应有缓坡,以利排水,通风及采光,附近需有充足水源,如河流、大池塘等,以保证苗木生长用水。 2、 设施的准备及圃地规划 圃地应做好分区规划,包括办公及休息用房、库房、基质堆放场地、装盆区、排灌系统等。规划原理应遵循节省用地,利于操作运输,减少劳力,方便苗木摆放出圃等原则。苗圃可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机械及设备。 3、 容器种类及选择 市场上容器种类有很多,有塑料盆,瓦盆,美植袋,胶袋等。一般绿化苗木生产多用美植袋,具有保水疏水透气,易装运,价格成本低,规格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目前在绿化苗木容器生产中多采用美植袋,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苗木可选择使用塑料花盆或者瓦盆等。 容器选择应根据苗木品种及目标规格大小来选择,并且要根据苗木生长适时更换容器。以灌木球的生产为例,如要生产1m*1m的红继木球,美植袋规格应选用口径35-40cm,目标规格为1.5m*1.5m的,应选用50-55cm的。 4、 容器栽培基质 绿化苗木容器栽培的基质应考虑到重量,透气性,保水保肥性和无毒无害性。同时要根据容器的大小及苗木的品种来选择合适的基质,应尽量选用轻质,疏松,排水良好,保肥性好的基质。 配制基质时应特别注意基质中是否含有对植物生长不利的有害物质,也应根据植物的种类选择相应PH值的基质,在绿化苗木容器栽培中,可充分根据实地情况,将利于收集的如稻壳,花生壳,中药渣,落叶等资源,他们经过充分发酵腐熟后,配以一定比例的原土及腐熟的有机肥料或者长效肥料,即可配制出优质的绿化苗木容器栽培基质。各地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培养基质,绿化苗木通常对于基质的要求相对较低,比较容易配制出,有些人甚至用原土直接装盆,加强后期肥水管理,也能培养出质量不错的苗木。 5、种苗选择 培育出优质的容器苗,种苗的选择尤其关键,同一批次的苗木应选择大小均匀,一致性好,健壮且生长势好,没有病虫害的种苗。 对于生长迅速的品种,可用小规格种苗直接上盆培养。而对于一些生长相对缓慢或者为了实现圃地快速周转,可以选择一些相对整齐,健壮,没有病虫害的半成品苗木,这样成本会上升,但可以大大缩短苗木出圃的周期,上袋后可以相对快速达到目标高度和冠幅,实现土地和资金快速周转的目的。 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在合适的季节也可以选择合适的地栽苗上袋培育。 5、 装袋(盆) 在国内的容器苗木生产中,多采用人工装袋,费时费力,如有条件,可通过合适的机械进行基质搅拌,装盆等工作,可大大提高装盆,运输和摆放的速度。 苗木装袋时,容器大小的选择应尽量选用口径比种苗大10cm以上的容器,保证植物根系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有相对足够的生长空间,同时也方便装袋操作和利于苗木根系生长。种苗装完袋后应及时浇透水,对于较大容器,还应在容器周边插管浇水,利于基质落实,基质跟苗木根系结合紧密,加快苗木恢复和生长。 6、 苗木摆放 苗圃地苗木的摆放应按照苗木的类型进行分类摆放,如大灌木区,小灌木区,中转区,半成品区等。在各区中按照苗木的特点进行摆放,对环境要求及管理措施要求相同或相似的品种可放置在同一区内,这样既便于管理,又有利于苗木的生长。 摆放的间距应根据培养目标规格来确定,确保苗木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保持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以及要方便平时施肥、除草、修剪等操作。一般来说,目标规格为1m冠幅的灌木球,摆放间距应至少大于1.2m,目标规格为1.2m的灌木球,摆放间距应不少于1.5m,不同的品种略有差异,应结合实际情况摆放。 有条件的苗圃可用园艺地布将圃地覆盖,防止苗木根系长穿透容器长入地下,也可以有效防止杂草生长,提高苗木质量,但同时对于苗木的肥水管理要求也就更高。 7、 灌溉 灌溉是容器苗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好的水质对于容器苗培育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中性或微酸的可溶性盐含量低的水为佳,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水中不含病菌、藻类、杂草种子就更为理想。 灌溉的方式主要有人工浇水,喷灌和滴灌。人工浇水费时费力,水量不均匀,时间长,容器内的基质容易板结,不建议采用。一般情况下,株高低于2m或摆放较密的苗木可采用喷灌,而摆放较稀的苗木可采用滴灌。 无论采用何种灌溉方式,通过管道的水应进行必要的过滤,以免堵塞灌溉管道以及减少有害物质的输出;时间应尽量安排在早上或傍晚,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有条件的苗圃,可采用喷灌和滴灌相结合的方式,以获得更好的节水效果和水分供给。对苗木的生长促进尤为有利。 目前国内自动控制灌溉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成本大幅下降,有条件的苗圃可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灌溉,不仅可以节约用水,灌溉均匀,还可以实现水肥一体化,省工省力,且施肥效果好。从长远来看,灌溉设备的投入远远低于减少的劳动力成本,而且,由于实现水肥一体化,灌溉效果好,节水效果好,可以充分满足苗木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苗木生长迅速,出圃快,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8、 施肥管理 苗木的生长与施肥管理关系密切。容器苗与地栽苗不同,不能通过土壤充分吸收养分,主要靠人工施肥来补充养分,要定期追施肥料,肥料的养分要均衡,以免造成单盐毒害,追施的肥料不能过量,否则易引起烧苗。 施肥有很多种方式,一是可以在基质配制是混入长效肥料或者一定比例的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二是可以在生长期进行多次根外追肥,根外追肥应根据苗木品种不同及天气变化进行,施肥后应补充浇水;根外追肥也可用长效控释肥料,价格虽高,但可避免单盐毒害及烧苗等情况;且出圃前的整个生长周期只需要进行很少次数的施肥即可。 有滴灌设施的苗圃,可以将可溶性肥料按一定比例混入水中,结合滴灌施入,可达到施肥均匀,肥料利用率高,省工省力,苗木生长迅速的效果。 9、 容器苗的固定,修剪与造型 容器苗由于初期通常摆放较密,或者因为没有足够多的根系扎入地下,所以相对于地栽苗来说,培育期的抗风性会差很多,一些高度较高、冠幅大或者需要特定造型苗木则需要进行绑扎固定,以免造成倒伏等情况,通常用竹竿支撑为主。有少数品种为了更漂亮的树形,也可通过绑扎枝条,调整新枝的生长方向形成完美的树形。 要想培养出树冠紧凑,树形优美的苗木,修剪造型则必不可少,一般在苗木的快速生长时期进行。对于容器苗来说,相对适宜轻剪,通过多次的修剪即可。如树形变化太大,如树下烧枝,长期缺乏修剪,徒长明显,则需要相对重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