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昭医生,一路走好,愿你来世不要再学医!

 渐近故乡时 2016-12-08

2016年12月07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王昭医生于下午8点30分,因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对于一个血液科医生来说一点都不罕见,但是才年仅45岁


事件一出,王昭医生以往的同事们纷纷表现根本无法接受事实:“明明前两天还在打招呼的人,以后却再也见不到他了.....”

“一条生命,他曾经多么积极努力的工作,任劳任怨、救死扶伤、通宵达旦、不计回报。”跟他一起工作过的同事在朋友圈表达了自己的伤感,“不知道要过多久才能忘记,身边离去的同事,留下了他的父母、妻子和孩子……”



为和蔼可亲的年仅45岁英年早逝的血液科医生王昭哥哥哀悼……




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究竟哪个会先来?甚至有人这样说道:一路走好,下辈子别再当医生了

 

“下辈子别再当医生”


 “医生猝死”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不相信,第一反应就是“医生怎么也会猝死?”但现在,医生猝死似乎成了常态......特别是频繁传来中青年医生猝死的消息。


我们先来看一组网络上不完全报道

关于猝死”的医生的数据

2012年安徽省立医院骨科王姚斐医生猝死35岁

2014年积水潭医院骨科丁易突发心脏病去世48岁

2014年9月同仁医院神经内科医生路阳猝死48

2015年4月13日,北京友谊医院心脏中心心外科李大连医生猝死48岁

2015年3月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26岁女麻醉科医生厉熔英夜班后在宿舍内被发现昏迷,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2015年7月中日医院ICU医生宋韩明猝死31岁


作为公众健康的“守门人

医生的健康却濒临“失守”这值得引起高度警惕


案例其中的一位医生,2015年3月2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医生闫润栀猝死,年仅28岁。“闫大夫去世前忙了一个多月,同事说压力大有些郁闷,但工作重没时间缓解,科里的活多。3月2日凌晨抢救了一个病人,写完病历都快4点了,早上交班查房之后回去,下午在急诊就没过来。”


“闫大夫死之前当完住院总,没怎么休息。活活累死的。”而去世前,“他还未结婚,是家里的独子。”“活活累死”,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慨念,还有一个数字。

 

中国全国去年的病人麻醉死亡率为万分之五到十,中国共有不到八万麻醉医生,按这个死亡率,医生的死亡率是病人的十倍。

 

这个死亡率正常吗?正常吗?


“医生”是一个高危行业,而不是别人眼中穿着白大褂,拿着报告,每天光鲜亮丽的,他们时常加班,工作繁杂,即使见到多么血腥的场面也要硬着头皮上。甚至于这么多猝的死事件也告诉他们一个当好一个医生需要明白一个道理:


只有关注身体健康,积极锻炼,有一个好体魄才能更好地服务病人,守护生命。


不管怎么说,斯人已逝,我们能做的只能感恩,王昭医生,一路走好。


医生也是普通人,也有生老死痛,多点理解和关爱。在健康面前,医务工作者并没有豁免权,患病风险并不比普通人群低。由于生活不规律,医生的健康情况比同年龄组人群还要差。超负荷的工作是一个原因,爱岗敬业的心可能是医生这个群体得不到休息的矛盾情节,即使自己辛苦劳累,也希望能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驱使着他们不断的为他人服务,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


如果看到病房走廊外疲惫的他们在缓缓走着,请先不要怒目相斥,也许他们现在需要一刻的喘息,不仅是身体上...更是心灵上。

每一个当医生的都应该有一段传奇。

医学生誓词的第一条即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受人之健康所系,受人之性命相托。这是怎样的责任和重担,恐怕只有医务工作人员们才能深感其中奥义。

但重责之下,希望各位医务人员们牢记:


适当的休憩是因为志在千里

良好的体魄才是革命本钱

 

——时刻健康同行与大家共勉


来源:沈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