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美国是依靠发战争财起家的,这个逻辑在一战中讲得通,但是在二战中是绝对说不通的。美国加入战争以后,同时与两方面死磕。它是二战战后格局的大赢家,但是并没有发战争财。在二战中确实有国家发了战争财,这个国家就是瑞典。它和西班牙一样都是见风使舵,从德国的手里获得了37吨多黄金。 一、瑞典国内的纳粹势力很大,也处于各方面的考虑 在二战爆发之后,瑞典第一反应宣布中立。由于瑞典特殊的地理原因,一旦遭受德国的进攻,它很难得到来自英法等国的支援。为了自身的安全,瑞典选择了中立。苏联入侵了瑞典的邻国芬兰,这对瑞典的刺激很大。瑞典担心苏联会对自己动武,英法已经自顾不暇,此时也只能依靠德国。德国是一个战争资源匮乏的国家,它的战争资源需要盟友们提供。石油主要进口自罗马尼亚,而铁矿石就来自于瑞典。瑞典的铁矿资源很丰富,在二战期间,瑞典究竟想德国出售了多少铁矿石,现在已经无法统计。瑞典因为出口这些铁矿石,而得到了37.3吨黄金的报酬,这是在瑞典国家银行查得到的。也就是说,瑞典在名义上中立,在实际上暗中倒向了德国。 瑞典倒向德国也有自身的原因,在30年代,纳粹主义几乎席卷全球,英国和美国也都出现了纳粹。瑞典是德国的海洋邻国,受纳粹势力的冲击很严重。瑞典国内的纳粹虽然没有获取政权,但对政治也是有影响力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他也渴望独裁统治。这个人和德国空军元帅戈林的关系不错,他甚至与希特勒通过秘密书信。由于受夫人的影响,古斯塔夫对俄国十分仇视。德国进攻苏联之时,古斯塔夫要求议会同意德军通过瑞典境内进攻苏联,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惜用退位的方式威胁瑞典总理。最后北路的德军还是通过瑞典境内进攻苏联,古斯塔夫以私人的名义向希特勒表示祝贺。 二、瑞典还是德国与英美之间的传话筒 美国加入战争以后,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从表面上看英美苏三国是盟友,似乎亲密无间。但实际上美英两国与苏联的矛盾很深,它们是因为对付德国才走到一起的。由于苏德战争的持续失利,希特勒急需将西部占领区的军队东调。但他担心美英会趁虚而入,因此德国开始与美英秘密接触。公开接触当然不合适,毕竟是正处于战争的双方,此时瑞典就是一个传声筒,负责将双方的意见相互传达。对于美英来说,只有瑞典不直接参战,对于私底下那些勾勾搭搭就当做没看见。当时所谓的中立国其实没有几个干净的,包括土耳其、西班牙都是这样两头下注。那些小国通常都是这套战术,它们圆滑的外交手段,通常把自己置于不会输的局面。 到了战争的末期,德国的战败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苏联军队已经占领了波兰,即将攻入德国本土。英美联军甚至已经直接攻入了德国西部,此时的瑞典中断了对德国的铁矿石出口。到了这一步,瑞典已经没有必要在勾勾搭搭。由于瑞典终止了铁矿石的供应,德国的武器生产速度大大降低,这等于是瑞典无形的插了一刀。1945年5月,苏军攻克了德国首都柏林。在此之后,苏联要求将瑞典也按照战败国处理,因为瑞典曾允许德军过境。对此,英法美表示反对。其实英美等国是为了遏制苏联向北欧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保住瑞典是重要的一步。由此可见,什么信仰和自由都是虚谈,所有国家最关心的还是安全和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