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相信吗?古代中医是这样为妇女治病的

 为什么73 2016-12-08

纪录

·

故事

·

发现

儒家思想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古代的主流价值观,“男女授受不亲”是最广为人知的儒家礼教之一,原意指男女不能互相亲手递受物品,这种意识形态下给姑娘把脉基本上相当于公然耍流氓,既然儒家礼教如此严苛 ,那么古代的妇女如果生病了要如何为她们进行望闻问切的接触性诊断呢?


古代的医生男性居多,女性极少。即便是妇科疾病,绝大多数要靠男医生诊治,古代讲究男女授受不亲,所以医生为避嫌也要采取一些非常手段。


 
普通老百姓可能还可以忽略些礼节,但尤其是需要严苛遵守封建礼教的官府贵族女性病人是如何配合医生进行诊疗的呢?

 

传说中高大上的“丝线号脉”

孙思邈


传说唐代药王孙思邈能悬丝诊脉,皇宫里的人把丝线拴在树根、铜鼎、鹦鹉身上,都被他一一识破,最后拴在皇后手腕上,他断定皇后要临产生育了。这个方法被后世很多医家效法,尤其是太医。御医不能手触手地给妃嫔们诊脉,只能让太监把一根丝线递到挂着帷帐的房间里,系在妃嫔们的手腕上。


清朝末年,有一次慈禧太后患病卧床,让一名陈姓御医为其诊治。于是,陈御医牵线切脉,叫宫女将一根彩色丝线的一端拴在太后的手腕上,陈御医牵着另一端隔着帷帐为慈禧太后切脉开药方。

慈禧太后连续服了几剂,没想到药到病除,不禁大喜,亲赐“妙手回春”金字匾额给陈御医。其实,陈御医早已用重金贿赂了宫女和太监,切脉之前得知太后三天前因贪食田螺肉而引起消化不良的内情,经一番表演,开了消导利食、健脾和胃的药物,使慈禧太后服药即愈。


事实上能不能通过丝线切得脉象小编无从考证,小编认为悬丝诊脉更多的是后人对神医的崇拜而加以神话般的传颂,就像历代的帝王母亲在怀孕时都会有一个梦到金光、紫气、龙的梦境一样。


而御医们丝线号脉也只不过走了一个形式而已。他们知道要给嫔妃们看病,事先已经千方百计地通过贿赂贴身太监和宫女,把病情了解得一清二楚,此刻诊脉,只是在静思默想着如何下药。

昝殷用女体器具对应位置来寻找病根

昝殷为唐代著名妇产科学家,擅长妇产科和药物学。他精通医理,将数十年治疗妇产科常见病证的临床经验,效仿孙思邈《千金方》体裁,撰著成书,名《经效产宝》。《经效产宝》是我国现存最早、流传最广的妇产科专著,对后世医家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具有很高的文献学和临床学价值。

他对摄生、食疗也颇有研究,著有《道养方》、《食医心监》各三卷,都存世可见。昝殷生前行医常带一女体器具,诊断时就会拿出来,让女病人自己指出不舒服的具体位置,对症下药。

李梴覆薄纱诊治女患者

明代名医李梴在《医学入门·习医规格》中,总结出一套古代医生行医的行为准则,其中提到给女患者看病的如下注意事项——“如诊妇女,须托其至亲,先问证色与舌及所饮食,然后随其所便,或证重而就床隔帐诊之,或证轻而就门隔帷诊之,亦必以薄纱罩手;寡妇室女,愈加敬谨,此非小节。”李梴还特别指出,遇到女病人家庭困难,医生要“自袖薄纱”。



事实上古代看病,有“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就医模式。“走出去”就是去医生家里就诊,但女人生病了,更多是“请进来”,把医生领到家里看,以方便医生的望、闻、问、切。这时候,女病人仍不能直接给医生看,要用东西“隔”一下,以遵从“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数。即便可以出来见男医生,女病人也要用纱巾或扇子“蔽面”。


普遍的情况是,家人会在病床前设置纱帐,也有的在闺房外挂床帷,医生透过纱帐观察女病人的气色、舌象等,完成“望诊”的程序。光“望”当然不行,“四诊”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切”。切诊,即号脉,又称把脉,摸捏病人的手臂号脉象。而古代女人最忌讳手让别的男人摸,被陌生人摸了算是“失贞”。所以古代男医生给女病人诊疗时,是绝对不会直接触碰女病人肌肤的。

 


如果你以为古代医生对妇科疾病的治疗只有保守的一面,那你就错了,一枚简单的硬币还有正反面呢。小编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就发现了竟然还有下面这些好玩的治疗方法



“脱衣法”治疗女患者

清代骨伤科大家胡廷光《伤科汇纂》中,记载了这么一个病例:一位医生治疗一位腿骨脱臼的女病人,但只将妇女肢体牵引端固定,便匆匆离开,将女病人的腿部裸露在外。女病人因此很难堪,“羞恐异常”,她“猛然急缩左腿,不觉腿骨已入臼内”,一下把伤病给治好了。


元末明初时江苏地方志《武进县志》中也有同样奇妙的记载,有一妇人得了怪病,“仰而不能俯”,家人找当地名医徐迪诊治。徐迪不是开方,而是当着众人的面动手脱去女病人的衣服,此时“其妇不觉用手力护,因得俯”。


上述医生有意曝光女病人隐私,乃是心理疗法中的“羞辱法”,利用女病人害羞怕辱、看重隐私的本能,有意曝光患者隐私,让她产生耻辱感,激她产生短暂、强烈的自我防卫心理与行为,达到治病的目的。医生此举是让女患者服“心药”,采取的是“情志疗法”,这在现代叫“心理疗法”。


石头汤治病

现代人常说“爱能疗伤”,在古代真的被医生当作过治疗手段。清代魏之琇的《续名医类案》记载,明末清初儒医傅青主,曾治疗一位因郁怒而患眩晕卧床不起的妇女,药方是“软石汤”:让妇女的丈夫把一块石头煮软后,给妻子喝软石汤。丈夫煮了几天几夜,石头还没变软。妇女被丈夫的爱所感动,起床一道来煮石头。傅青主见此情形,便说石头是煮不软的,你们的恩爱已驱走了病魔。


脱衣能治病,羞辱能治病,恩爱也能治病。不论是古代还是当今,女性的身体健康水平都是相对容易受情绪影响的。所以如果想让你身边的女性家人保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很重要的。虽然现在女性看病比古代方便很多,我们还是希望女性获得更多的快乐和健康,因为有这样一种说法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男人的素质决定国家的现在,女性的素质决定国家的未来。

 

 (づ ̄3 ̄)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