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尚志:如何正确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美文云中飞 2016-12-08


导  语

新一轮课改高中课程标准最根本的变化是提出总体与各学科“核心素养”。对数学学科而言,主要是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六个方面的核心素养。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呢?请看王尚志教授的权威解读。


王尚志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主编。现任教育部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材审查委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副组长,北京市数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数学建模与数学应用委员会委员。


什么是核心素养?林崇德教授及其团队做了这样的描述: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那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不严格地说,数学核心素养不仅包含外显能力,还包含内在思维品质。例如,在数学方面,可以解决一个问题或解答一个题目,但对解决问题思想的理解深度是有差别的。前者体现出能力,记忆或模仿也可以帮助解决问题,后者反映出思维品质,内在地、持续地发挥作用。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重要的基本组成部分。发展学生六个核心素养,有助于他们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有助于他们掌握“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有助于认识、理解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思维习惯、理性精神。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每一个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认识,主要从内涵、价值(数学、教育)、表现(数学、教育)、水平等方面阐述。每个数学核心素养通过“情境与问题”“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表达”“交流与反思”四个方面表现出来,这四个方面也是描述核心素养水平的四个维度。

每一个数学核心素养都有自身的独立性,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在发现与提出、分析与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中,各自在不同的环节发挥不同的作用,但我们更需要强调整体性,六个核心素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们不是两两“不交”的独立素养,而是相互“交着”相互“渗透”的,在直观想象中,蕴含着抽象、推理(运算)、模型;在抽象概括中,也离不开直观、推理、模型;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更需要直观、推理、模型交互发挥作用……

数学核心素养不是独立于知识、技能、思想、经验之外的“神秘”概念,它综合体现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数学技能方法的掌握、对数学思想的感悟及对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数学核心素养不能离开数学的学习、应用、创新,综合体现在“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的过程中,综合体现在“发现与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本文摘编自《中国教师》2016年5月上半月刊。

点击此处了解更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