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毛姆小说《面纱》与同名电影的两种结局

 rongma 2016-12-08
[摘 要] 毛姆的长篇小说《面纱》是最受读者欢迎而最为评论家所诟病的一部作品。该小说于1925年问世之后,曾多次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2006年,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和耶瑞电影发行集团联手,再次将这部经典之作搬上银幕。虽然电影版《面纱》改编自这部小说,但两者结尾却有很大不同。作为两种完全不同门类的艺术,电影与小说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本文从揭示人性和艺术感染力两个角度审视和探讨两个结尾所引发的思考。
[关键词] 毛姆;《面纱》;揭示人性;艺术感染力
毛姆的长篇小说《面纱》是最受读者欢迎而最为评论家所诟病的一部作品。该小说于1925年问世之后,曾多次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2006年,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和耶瑞电影发行集团联手,再次将这部经典之作搬上银幕。与前几次改编不同的是,该影片获2007年第64界金球奖最佳原创配乐奖、2006年美国“国家影评协会”最佳改编剧本奖和“年度十佳电影”,足见这次改编之成功。其实无论是电影和小说,开始的主题都差不多,以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为背景,说的是容貌姣美而又爱慕虚荣的英国女子凯蒂,为了逃离伦敦浮华却又空虚的社交圈,也为了反抗家人对她命运的刻意安排,答应了瓦尔特?费恩的求婚。瓦尔特在把凯蒂带到香港(电影里改成上海)后,便迅速地投入到了他的细菌学研究中去。孤独的凯蒂和迷人的已婚男子查理发生了婚外情,当瓦尔特发现时,他羞恨交加。为了报复,也为了重整自己的生活,瓦尔特决定孤注一掷,带着凯蒂远走霍乱肆虐的偏远城镇。在异国美丽却凶险的环境中,他们经历了在英国家乡的舒适生活中无法想象和体验的情感波澜。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电影版《面纱》改编自这部小说,但两者结尾却有很大不同。
一、小说的结尾
书中结尾处,半夜里骤然的敲门声将凯蒂惊醒。瓦尔特染上了可怕的霍乱。凯蒂的意识处于狂乱之中,瓦尔特就要死了,她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消除他心里郁积的怨恨,让他安安静静地死去。如果他原谅了她,那么就是原谅了他自己,也就可以心平气和地瞑目了。
然而,他没有发出声音,好像根本没有听见凯蒂的话。她看到两滴眼泪从他干枯的脸颊上流了下来。
瓦尔特死了,有身孕的凯蒂先回到了英国。在那里,大家都对她改变了印象,把她当作从疫区回来的英雄。查理的妻子也改变以往对她鄙视的态度,把她接到家里。面对查理的花言巧语,她再次动摇,又和查理重新上了一次床,凯蒂为此极端嫌弃自己,匆匆料理一切后,回到伦敦,此时母亲已去世,她就随着父亲一起去了巴哈马群岛。
凯蒂不知道自己将来出生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如果是女孩,她希望这个孩子在成长中,不要走她的路,依附于男人,失去自我。
二、电影的结尾
电影《面纱》是一部爱情文艺片,讲述乱世中对真爱的寻找。电影结尾处,同样是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将吉蒂惊醒。当得知沃特染上了霍乱,吉蒂柔肠寸断,万分焦急。她不顾被传染的危险,坚持守候在爱人身旁,不分昼夜地悉心照料。但上帝并没有因此而眷顾这对刚刚体会到生死相依的真爱就面临生离死别的爱侣,无情地夺走了沃特的生命,纵然哭干一生的眼泪,他也不会回来。当女主角终于在瘟疫之中撩拨开面纱,看清真正的生活和爱情的时候,那个帮助她揭开面纱的人却死去了。影片最后的结尾是小说里没有的,相当耐人寻味,伦敦街头她带着遗腹子遇到了昔日品德低下、背信忘义的旧情人。她冷静而又庄重地对他打招呼,旧情人有意用柔情蜜意再将她引诱,暗示旧情复燃的可能性的时候,而她却牵着小沃特的手,毅然地说了声再见,断然拒绝。
三、两个结尾的对比
作为两种完全不同门类的艺术,电影与小说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本文无意评价孰优孰劣,只想通过不同的角度审视和探讨两个结尾所引发的思考。
从揭示人性的角度看,尽管电影里沃特和女主角“先结婚后恋爱”式的爱情很是感人,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和原著比起来,电影在人性的探索上显得力不从心,可以说除了沿用其框架之外,编剧和毛姆先生并未在表达主旨上达成共识。影片为了迎合首映之时的情人节档期,特意强调了沃特医生和妻子后来在瘟疫中产生的感情,这两人的感情线明显被强化和突出了,成为故事的主线。原著里则不然。不仅沃特只是个配角,而且就算他怀着报复的心态带妻子去瘟疫区,直到死他俩也并没有真正产生和谐的爱情。电影中也点明了“沃特从不看他的妻子”,而是习惯看着墙壁,看着书本,年轻漂亮的妻子虽然极力伪装出婚姻美满的样子,但仍被洞穿“并不快乐”。原著里毛姆对结尾的处理是很现实的。明确地说,沃特是希望妻子死的,而且他希望妻子得瘟疫而死,在生命的最后36个小时尝尽苦头,以对她犯下的不忠罪行赎罪。沃特死之前刚刚得知妻子怀有身孕,然而他并没有像在电影里说那么一句“是谁的都无所谓了”,而只是笑着,复杂地笑。紧接着就是妻子在熟睡中得知沃特染病,恐怕只有数小时的活头,于是匆匆赶去丈夫病榻之前。沃特死前,妻子希望能够换得他的原谅,但直到死沃特仍没有看她,而是盯着墙壁,最后还说了一句:“死的却是狗。”为什么沃特会说:“死的却是狗”呢?“最后狗却死了”这句话来自于诗歌集《挽歌》,大意为,一个好心人在城里领养了一只狗,起初人和狗相处融洽,但是有一天二者结下怨仇,狗发了疯病将人咬伤。大家都预料被咬的人将死去,但是人活了过来,最终死去的却是狗。其实沃特是希望不忠的妻子死去的,或者在他爱恨交织的心里有很大程度是这样期盼着,所以才会带着她来到瘟疫重灾区,然而最后他却死了,为这样的命运,他应该是感到相当的不值。到死都没有看妻子,是因为他还没有原谅她,在他心里,爱是过去时,而恨却难以平复。沃特死后,原著中妻子和电影里正好相反,并没有表现出多么伤心,甚至她自己都觉得自己应该痛哭的,因为那位中国军人于团长都流下了眼泪。毛姆在小说结尾处对人性的揭露还有一处。在电影里,女主角断然拒绝了旧情人的蜜意,一副改过自新的样子。然而在原著里,女主角在回国途中路过香港,和情人重逢,还是陷入了情欲当中,和旧情人纠缠的时候一丝一毫也没想到死去的丈夫。直至后来因为怀孕而受到情人的嘲讽,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愚蠢,多么不值得。因此在故事的最后,她回到父亲身边,答应和父亲相依生活,才会说:“我希望生的是个女孩,这样我会教她不要重蹈我的覆辙。回顾我少女时代,我是多么后悔,我会让她好好谋一个生计养活自己,而不是整天想着和谁睡觉,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这个男人。”最终,凯蒂在经历了自己人生中的巨大变局之后,开始告别原本世俗、轻佻冷漠的人格特质,开始独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华丽的面纱终究得以揭开。这是原著比电影的高明之处。电影将人的爱和善放大了,放大到夸张的地步,让沃特像一个沉默的天使。而女主角像一个沉沦的天使,其实人的本性都不是这样,就像沃特评价那些修女时所说的:“每个人来这儿都有他们的目的”。女主角涤荡掉自己灵魂的污点而成为完美女人的过程之中,有太多不合理的地方,使得她的性格看起来是多变的、奇怪的,甚至前后不一,这是电影要附和原著、又要附和自己的立意和设计所带来的奇怪结果。而原著中则把女性的欲望、软弱和觉醒真实地表现了出来。女主角是不完美的,她陷入情欲而红杏出墙,她贪慕虚荣,她结婚都出于赌气而不是为了爱情,典型的交际花。在原著里,情人也好,丈夫也好,都只是女主角的配角,以至于沃特的“戏份”不多。因为有这些男?人——丈夫、情人、父亲——女主角才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和心路的转变,而那些男人具体怎样其实都不重要的。小说的最后一段里说,“过去结束了,让死去的人死去吧”,死去的沃特在女主角的心中到最后也并没有多么重要,关键的是女主角看清了自己的生活的意义。作为一个女性,她决定“无论未来发生什么,都用轻松乐观的心态去接受”,沃特带她走过的是一条“通往安宁之路”。这样的结尾可能让人觉得很寒,为沃特感到不值,但现实的人性就是这样。电影《面纱》虽然也是一部好片,但在人性的探索上偏离了这一点,比原著的思想差了好多,仅仅是告诉人们:或许这一对爱侣可以天长地久的,但瘟疫夺走了生命,而爱情却在生命离去之后永恒。从艺术感染力的角度来看,那毋庸置疑的是电影更胜一筹。影片讲述了男女主角经历生死寻找到真爱的过程,虽然最后沃特感染病毒死去,吉蒂已经决心终生守候对丈夫的爱。他们之间的感情由陌生到貌合神离,由背叛到最后的生死相依。没有煽情的哭哭闹闹,有的只是脉脉相望,连痛苦也变得隐忍克制,丝毫不张扬。只有这样的电影才能在结尾处轻松地达到一个高潮,爆发出无限的情思和怅惘。这就和炖汤一样,要用文火慢慢煎熬,不用刻意,那香飘四溢的感觉最后自然就出来了。影片最后的情景更符合大众的期望,当吉蒂多年后在街头碰见旧情人时能平淡而毅然地说再见时,观众看到了一个自私娇宠的女孩到成熟稳重女人的成功转变,自然而流畅。这部影片对爱情的叙事模式并不新鲜,所讲述的爱情都是由不完满到完满,双方由隔膜到理解,互相之间的爱由短暂到永恒。电影的结尾虽然沃特的死带来了很强烈的悲剧感,其实反过来想,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类型的“大团圆”结局。通过沃特的死,妻子确认了对丈夫的爱,所以在伦敦偶遇旧情人的时候才能如此无视和平淡。真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只要人类存在就会不停探索爱的真谛,所以银幕上的爱情叙事永远不会丧失其艺术感染力。而小说的结尾让凯蒂和老父亲相依为命,而且要独自抚养即将出生的连她自己也不知道父亲是谁的孩子。这个结尾实在不够公平——没有人应为自己的错误永远背负十字架,没有人为自己曾经不小心犯下的错误而永远无法翻身。一般人看书看电影,总是希望看些美好的画面美好的故事,生活本来就已经有压力有苦难,娱乐还是开心些好。尽管电影《面纱》也不是开心的娱乐影片,但是总体氛围的平和与内在感情的起伏变化形成一种张力,使观众真正从情感上受到震撼。
毛姆作品的结局常常是开阔明朗的,总是在一片混沌的音响中给出了一个坚定的大调和弦,指出一条明确的康庄大道。他自己的生命也许正是以这种低开高走的方式行进的,童年的不幸并未使他放弃找寻和表达。因为生活在疾苦之中的幼年,使得他对人性有深刻的理解和领悟,所以他笔下的主人公都不乏既丰满又矛盾化的个性,他们不是高尚的、完美无缺的,因而更具有真实性,但他们无一例外具有一种人性上的完整,尽管他们中的大半都只是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
[参考文献]
[1] 黄佩君.出轨与救赎——解读毛姆《面纱》[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8(02).
[2] [英]W?S?毛姆.面纱[M].阮景林,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孙怡(1978— ),女,河北沧州人,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石家庄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研究;崔鑫(1977— ),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硕士,河北大学外语教研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及英语教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